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785 0
2015-02-14
用市场机制抗击下一个埃博拉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吉莲•邰蒂

首先,让我们庆祝一个好消息:埃博拉造成的危害似乎正在逐渐减轻。不幸的是,非洲仍有大量的人不断死去,但疾病的蔓延已经得到了控制。

坏消息是:在达沃斯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上,越来越多的人达成了一个共识,抗击埃博拉可能不过是一场规模大得多的医疗灾难的前奏。
毕竟,我们经历过更惨痛的医疗危机:1918到1919年间,西班牙大流感在1年内使5000万到1亿人丧生,那还是人们开始乘坐飞机穿梭于世界各地之前。如今,疾病的传播和变异快得骇人。或者就像比尔•盖茨(Bill Gates)告诉英国《金融时报》记者的那样:“有很多病原体比埃博拉可怕得多,甚至也更具传染性。”
更令人担忧的是,全球性机制似乎无力应对。埃博拉爆发数月后,国际救援组织才真正展开抗击埃博拉的行动,当地ZF实施有效的控制措施则是更久之后的事情了。因为应对措施混乱无序,成千上万的人无谓地死去。

那么国际社会是否能够采取某些措施,以降低更严重的类似灾难发生的几率?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期低调展开调查,以弄清需要采取什么改革措施。但世界银行(World Bank)与非ZF组织、公共团体、以及慕尼黑再保险(Munich Re)、瑞士再保险(Swiss Re)、联合包裹(UPS)、埃培智(Interpublic)、三井集团(Mitsui)和联合利华(Unilever)等企业展开合作,在今年达沃斯峰会上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该方案包含两个关键性部分。第一部分(同时也是最简单的部分)是创立一个全球性基金会,在下一次灾难到来之前,就如何抗击传染病培训数以万计的医疗工作者。方案的第二部分,同时也是更有趣的部分,是利用资本市场来促使ZF、非ZF组织以及跨国集团在进行针对传染病的准备工作时变得更有效率。
最值得一提的是,世行行长金墉(Jim Kim)希望创建一个全球性基金,发行债券以筹集资金,帮助ZF和其他组织抗击传染病。这些债券可以由世行进行担保,或者采取其他一些形式的风险分担机制。不管怎样,重点是针对未来的灾难提供一种保险机制,正如巨灾债券(catastrophe bond,简称Cat Bond)针对自然灾害提供防护那样。
这能为资金短缺的ZF实施抗击疾病的措施提供资金。但以上想法还有一个潜在更重要的目标:将私营领域的缜密和市场纪律引入到全球医疗体制之中。
对于瑞士再保险和慕尼黑再保险这样的再保险集团,只有在首先能对传染病爆发的可能性进行精确评估,并了解ZF、非ZF组织和其他机构的行动意愿之后,他们才会支持这种债券。投资者需要的则是透明的风险评估。因此,发行这种“传染病债券”将把辩论的方向从ZF对人道主义救援的重视转移到风险管理方面。这将促使协调合作变得更有效率,比如在提前培训医护人员方面。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这是合理的;引入价格和概率有助于各方集中精力。而且,从理论上说,这种债券可能也是可行的。20年前首次发行巨灾债券的时候,一些观察者觉得这个主意听上去令人反感。但现在流通之中的巨灾债券总值达到了大约100亿美元。
假设把巨灾债券的想法复制到传染病债券上,传染病债券最初的发行量可能较小,债券总值仅有1亿美元左右。但一些再保险专家认为,传染病债券市场可能很快超过巨灾债券市场的规模。市场上有大量有社会责任心的资本,还有许多愿意对冲传染病风险的公司。
但是,在真正证明这个想法能有效抗击下一次类似埃博拉的灾难之前,需要解决两大因素。首先,需要有更好的市场激励机制,使制药公司迅速研发出抗传染病药物。第二,在传染病债券真正走上正轨(或者私人部门参与进来)之前,还需要多边机构相互合作予以支持。考虑到过去国际机构之间的相互争斗,这可能是一个关键症结。
不管怎样,埃博拉的少数亮点之一就是让围绕传染病的辩论变得紧迫起来。达沃斯的一大好处是让不同方面坐到同一个谈判桌上。因此,今年的达沃斯有机会让传染病债券的想法投入实施。如果能够实现,那的确是一个好消息,而且还能表明达沃斯(偶尔)也能够产生空话以外的东西。
译者/许雯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