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666 2
2015-02-14

根据百度文库中的历史记载,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间,黄河受到近1593次泛滥威胁,而因泛滥令河道大改道共26次,决口一千多次。
    最近的一次黄河大改道是在1855年(清咸丰帝5年)。在那次黄河大改道之前,黄河下游流经路缐,按照现时中国行政区域划分,大体上经过河南的荥阳、郑州、原阳、延津、封丘、中牟、开封、兰考、濮阳,后经山东的曹县、单县,再经安徽的砀山、萧县、最后入江苏的丰县、沛县、徐州、邳县、睢宁、宿迁、泗阳、淮安、涟水、阜宁、滨海然后入黄海。但在改道后,於铜瓦厢缺口后,黄河冲破原有的河道,改东北走向,在山东境内借大清河入渤海。
    改道的原因:

其一为泥沙过多,下游形成地上河,河道宽浅,因此,河床很不稳定,主流经常摆动。   

其二为黄河暴雨多集中于中游,暴雨次数多,雨区大、强度高。下游又没有湖泊调蓄,洪水有暴涨猛落的特点,特别是发生于夏秋季节的伏秋大汛。遭遇大洪水时,很容易决口。决口以后,居高临下,难以立即堵复,就容易酿成改道。

黄河水患,根在泥沙。

这条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素有“斗水七沙”之称,每年携带16亿吨泥沙进入下游,其中有4亿吨淤积在下游河床,使之以每年平均10厘米的速度抬升,目前下游河床平均高出临河地面4-6米,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悬河”如同悬挂在下游两岸头上的一个大水盆,既严重威胁着沿黄地区的生命财产安全,又耗费大量的维护成本。

根治泥沙需要黄土高原植树造林,但这是一个长期工程,不能用于救急。
    医治黄河千年沙患最新的“良方”是水冲。

迄今为止世界水利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调水调沙原型人工试验2002年7月4日上午9时在黄河拉开序幕,小浪底水库出口洞群的闸门依次徐徐升起,喷涌而出的巨浪宛如群龙吐水,冲向下游河床。这次调水调沙的主调时间为6天,整个过程不少于10天。本次试验共冲刷了3600多万吨泥沙,相当于黄河一年含沙量的九分之一,黄河河道状况因此明显改善。同时,大流量下泄的人造洪峰并未造成有人担心的“冲河南、淤山东”的情况,黄河下游河道堤岸完好无损。试验还表明,黄河下游排洪能力仍然很低,有的河道还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下游防洪形势相当严峻。李国英表示,黄河调水调沙试验只是黄河治理的一个新开端,由于黄河及泥沙的复杂性,治理泥沙只有采取综合措施,调水调沙试验工作还会多次进行,这是探索黄河下游河床不淤积抬高、研究和维护黄河生态的必然任务。

显然,该实验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那么如何利用现有手段快速地解决它呢?

新宏观认为,自然已经给出了答案,即改道。

具体为在下游大坝处开辟第二条备用河道,与原河道交替使用。

比如以十年为一轮换周期,将大坝开闸放水至备用河道,而原河道在十年期间进行挖掘,可以解决当地的建筑用沙问题,以及利用滩涂种植。

十年一到,即切换大坝水闸注水该河道。

相比当前的治理方式,可大幅解决费用,并能化害为利,将不确定性转变成确定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2-15 18:02:21
额,为什么智力黄河能跟宏观拉上关系。。。。我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2-17 23:55:30
储备河道也可视为储备需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