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802 11
2008-09-10
陌生人不是好人,你能理解这句话吗?我们做个假定,我的班上来了一位陌生的新同学,我呢,对他的人品一无所知,而且我判断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的唯一标准就是这个人是否干坏事。那么,由于我对他之前是否干过坏事的无知,我自然就无法对其做出是好人还是坏人的判断,我唯一得出的便是我认为他是好人和坏人的概率都是50%,因此我不能认为他是好人;而随着我和他日后的熟悉,只要他没干坏事,只干好事,那么我就认为他是好人的概率在增长,但是不会增长至一,也就意味着我永远不能肯定地说他是好人。但只要他做出一件坏事,我就可以说他是坏人了!那最终我得到的结论是我不能说任何一个陌生人是好人,好人是活在我的主观猜测中的意象,而非实在,也可以这么说如果我说他是好人,也只是相对意义上的。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无法结识一个绝对称之为好人的陌生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9-10 12:55:00

这真的像一种触发战略,只要有一次不合作,以后都不合作.....

个人觉得,这个牛角尖有点接近哲学的思考范畴,相对和绝对,好人是不是具有绝对的意义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0 13:06:00
用二分法,把人划成“好”与“坏”两类,下一步,要做什么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0 13:14:00

根据你的定义,把人分为好人与坏人,并不是合理的称呼。

两个集合应称之为,好人和“非好人”。

但这样就会造成一个问题,好人的比率,作为一个经验数据,不可能是1/2。

(对“好人”要求太高了。

主席语录为证: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换言之,你把“人品不确定”数值化为50%,已经错了。

 后面的所谓不断修正,也就没了“趋向极限”的理论依据。

你在不确定某人人品的时候,只能把某人做某件事时候的选择做好事,看成是1/2。

当大量数据(一辈子)积累下来,发现这个人从来没有做过坏事,只做好事,

那就至少说明了,他是一个“非好人”的概率已经非常低了。

[em0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0 13:22:5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0 13:26:00

顺带一提,我说的这个人是“非好人”的概率,是多少呢?

无限接近于1/2的上界。

[em01][em01]

这就是对别人“求全责备”的必然后果:世上没有一个好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0 21:39:00
本来的目的是现在这个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推论,这个世界上没好人,中间是通过世上的所有其他人都是“我”的陌生人来衔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