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没有数学功底,对个人而言就无法升造,就只能是二等经济学学术公民,登不上大雅之堂;对中国而言,经济学水平就永远处于解释外国经济理论的阶段,外国出现一个理论,然后我们把它翻译过来,用来解释中国的经济。在我国数理化水平全面落后的情况下,经济学又该怎么发展?走什么路?</p><p>中国人这么聪明,为什么就没有自己的学派?中国经济学家,要么属于马克思学派,要么属于西洋某个学派,比如奥地利学派等等,其实都是外国的门派。难道就不能独立出中国学派吗?</p><p>一方面,中国ZF应该对中国的经济学者更加宽容、理解,不要再出现象马寅初那样的事件,应该允许中国经济学者标新立异。</p><p>另外,学术界应该多做实事,不要闭门造车,要积极做基础工作,不要好高务远,比如:在有条件限制的情况下,需要读哪几本数学书?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样样精通也不现实。基础打好之后,应该怎么发展?</p><p>笔者也就学过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但是,这些教材全是理工课人的作品,对经济学的解释太少,更谈不上应用了。有了这些基础,但是阅读中高级论文还是困难。</p><p>笔者感觉问题出在“由初级通往高级之路”断了,桥断了。中国经济学家太应该编写自己的经济数学书了。编出的书应该达到什么水平?这里以笔者最近读的《线性代数与应用》为例,David.L.C著,机械工业出版社;编出的水平能够达到这本书的水平就可以了。微积分、概率统计也一样要求。</p><p>(内容未完,待续)</p><p></p><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