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企业文化
913 7
2015-02-22
羊年春晚已过,各界意见不断,总体来说,口碑不如从前。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呢?为何今年的春晚不好看?为何今年的春晚大家不认可?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一个事实,春晚是什么?
春晚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目的是服务于广大劳动人民,弘扬民俗,取悦百姓。但是随着计划经济的解体,文娱界中更为体现,春晚已经成为一个拍卖平台,其排出的商品就是文娱圈中最稀缺的资源,知名度。没有哪个平台能像春晚一样,能够迅速为某个个体提供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提高,所以,才有“春晚效应”这个名词。说白了,春晚是一种“商品”。

既然是商品,那么谁在消费春晚?
广大观众,不全对。观众实际是间接消费者,而非直接消费者。登上春晚的全是文娱界人士,但是背后的资金支撑还是商业人士。毕竟,创作、包装、人力、物力、协调等等环节都是需要巨额费用的,而演艺圈向来是个出力不出钱的地方。


如此来看,春晚的问题就很简单了:实体经济的持续低迷,已经无法维持春晚这个“奢侈品”,不是艺人不想成名,不是导演不努力,而是没有人来为此买单了。

现在知道为啥这届春晚“莫名其妙”的弄两个舞台了吧,节约成本。双舞台可以利用节目转换的空挡重置布景,大大降低节目对舞台的机动性的需求,从而降低舞台成本。

而所谓的“反腐”噱头,也真的只是噱头了,没了这个“噱头”,真不知羊年春晚还能让人记得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2-22 20:19:23
分析的有道理。
其实现在广大观众对春晚缺少好感不单单是“产品”质量问题,更是体制和模式问题。如今网络发达,各种段子随处可见,想要使劲想出有质量而又不与如此海量的网络资源重合的内容,不是一个导演和几个演员能解决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2-22 21:15:30
在这么大的国家,多元化需求是必然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2-22 21:59:29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 小时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 小时前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