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会计与财务管理论坛 七区 会计与财务管理
6812 0
2008-09-12

浅析无偿划转资产的会计处理

《财会月刊》2008.8    北京  郭永昊


 

一、一般原则下的会计核算

        对于无偿划转资产的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制度讲解》(2001年)进行了规范:对于按规定无偿调入或调出固定资产的企业,应在“资本公积”科目下增设“无偿调入固定资产”、“无偿调出固定资产”等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当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并报经有关部门批准收到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应,


            借:固定资产(按调出单位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加上包装费、运杂费等,作为调入固定资产的原账面价值)
                    贷:资本公积——无偿调入固定资产(按调入固定资产的原账面价值)
                    银行存款(按发生的包装费、运杂费等)


    当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并报经有关部门批准无偿调出固定资产,应

            借:固定资产清理(按无偿调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
                    累计折旧(按已提折旧额)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按已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原价)

 

    若无偿调出时发生清理费的,应

            借:资本公积——无偿调出固定资产(按“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借方发生净额)
                    贷:固定资产清理


    然而,某些时候,无偿划转资产的会计处理并不能简单地按照上述规定处理,而应该分析具体业务事项的经济性质。


 

二、具体业务的具体处理

        例:D公司为C公司的全资子公司。D公司与E公司(H省国资委所属公司)于2003年在H省共同出资设立了F公司(发电公司),F公司注册资本49 000万元,D公司与E公司分别持有F公司49%和51%的股权。2005年4月16日,D公司和E公司签订了F公司股权转让协议,D公司向E公司支付58 000万元用于收购E公司所持有的F公司46%的股权,收购后,D公司与E公司分别持有F公司95%和5%的股权。同时,根据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厂网分开的有关精神,在H省政府的要求下,D公司与E公司同意将F公司拥有的由G公司(H省国有电网公司)无偿管理和使用的电网公用设施资产无偿划转给G公司。

 

        2005年4月16日,F公司所有者权者权益总额为75 000万元,D公司对F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余额为35 280万元(投资成本为24 010万元,损益调整为11 270万元)。2005年4月20日,F公司收到H省国资委《关于将F公司相关国有资产无偿划转到G公司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批复》要求F公司以2005年4月1日为资产划转基准日,以该基准日的资产账面价值8 004万元(其中,资产原价10 005万元,累计折旧2 001万元)作为账务处理依据。


    1.F公司会计处理:

      2005年4月20日收到《批复》,

            借:固定资产清理                      8 004
                    累计折旧                              2 001
                    贷:固定资产                        10 005

 

            借:资本公积——无偿调出固定资产      8 004
                    贷:固定资产清理                                    8 004


    2.D公司会计处理:

      2005年4月16日,支付收购款,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58 000
                    贷:银行存款                                   58 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     22 030(58 000+35 280-75 000×95%)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22 030


    根据F公司会计处理作如下处理:

            借: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7 603.8(8 004×95%)
                    贷: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准备     7 603.8


    3.C公司会计处理:

      2005年4月30日,根据D公司会计处理作如下处理:

            借: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7 603.8
                    贷: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准备     7 603.8


 

        表面上看,上述会计处理都没有问题,但实际上,问题直到2007年才得以暴露。

 

        由于F公司在无偿划转相关电网资产之后,其“资本公积”科目余额一直为 -8 004万元(在无偿划转资产前“资本公积”科目余额为0)。为解决这一问题,2007年F公司分别召开了董事会会议和股东会,做出了《关于公司负资本公积冲减实收资本的决议》,决定将该公司资本公积 -8 004万元调整为0,相应减少公司实收资本8 004万元,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保持不变。

 

        在F公司做出这一决定后,D公司有些犯难,其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呢?D公司向C公司发文,请求将本公司资本公积 -7 603.8万元调整为0,相应减少公司实收资本-7 603.8万元。对于这样一个请求,C公司觉得不可理解。

 

        原来,错误出现在F公司2005年4月20日的会计处理上。如果F公司不将该资产划转出去,D公司就无法完成该项收购行为。因此,对于F公司而言,其划转资产应理解为D公司为取得其控股全所付出的额外代价,故F公司不能将该项资产划转简单地理解为无偿划转资产,而应理解为公司股权结构变动的一部分,该资产的划转应该冲减公司实收资本而不是资本公积。


    F公司2005年4月20日正确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清理                      8 004
                    累计折旧                              2 001
                    贷:固定资产                        10 005

            借:实收资本                          8 004
                    贷:固定资产清理                     8 004


        同时,D公司收购该股权所付出的溢价(股权投资差额)应该为29 633.8万元[58 000+35 280-(75 000-8 004)×95%]。

    也就是说,D公司2005年4月30日正确的会计处理应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      7 603.8(29.633.8-22 030)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7 603.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