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7509 31
2008-09-17
敚斨髁骶济学家们正穿着皇帝的新装<br/>  <br/>  Lin, Ershen<br/>  2008年9月16日<br/>  <br/>  最近,一位西方教授撰文指出主流经济学家们正穿着皇帝的新装给人们上课。他的论据是<strong>新古典经济学的整体平衡理论是十九世纪的经济学家借用当时 Helmhotz 描述热力学函数的方程式,武断地将物理参数置换成为经济参数而创造的一个怪胎。这种置换从一开始就受到质疑</strong>,尽管现在也不乏为之辩护者。不管怎么样,Helmhotz 的“力量守恒原理”(即能量守恒原理) 早已经为爱因斯坦的质量与能量的转换定律 E = mC2 所取代。从那时起,物理学界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思维革命:量子力学、大爆炸宇宙论、链条理论、E8,一个个如同焰火腾空而起,随即陨落,而经济学家们又如何缩在那个老旧的乌龟壳里面安然无恙呢?<br/>  当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危机曾经使得凯恩斯主义风行一时。<strong>凯恩斯主义是建立在经济的可预期性和可计划性的假设之上的,从它与苏联体制的差别仅仅是量的而不是质的差别。</strong>但七十年代的滞涨宣告了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寿寝正终。不过,西方各国始终在实行一种没有凯恩斯的凯恩斯主义,或者说是半个凯恩斯主义。纯正的凯恩斯主义理论要求某种计划经济式的管理,通过人为的需求面和供给面的双重调控来降低增长的波峰,提高衰退的波谷,以求抹去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以及由此带来的阵痛。在现实当中,没有那个ZF愿意以降低增长高峰来达到凯恩斯鼓吹的目标,但无一例外地积极采用刺激性政策甚至于过度刺激性政策来提高低谷。看来,高速增长是符合多数人的意愿的保险政策。<br/>  西方推行半个凯恩斯主义的结果是:<strong>与十九世纪相比,利率普遍降低, GDP增长普遍降低,而通货膨胀率普遍升高,预算赤字也普遍升高,美国更是长期依赖借债来度日</strong>。有趣的是,这种结果并没有引起很多美国人的恐慌。美国的主流经济学家们认为只要适度管理,赤字是可以无限膨胀的一种数字游戏,而美国公私各方债务人的还本付息的义务也会被通货膨胀所“净化”掉,只有那些需要大量储备美元的第三世界才会成为倒霉蛋。换句话说,<strong>美国长期以来坚持的贸易和财政双赤字是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劫贫济富的一个有力的杠杆。<br/></strong>  不过,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由次级信贷危机引发的 Lehman Brothers 的垮台以及由此造成的全球性冲击波又一次证实了主流经济学家是一帮穿着皇帝的新装的伪学者,而曾经红极一时的前美国联邦储备局主席格林斯潘正是这伙恶棍的教皇。从他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到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在后冷战时期的持续增长和全球范围内房地产市场的狂升给美国选民带来了吸大麻式的欣快感;谁也没有想到当热钱流出房地产和股市时必然流入生活必需品市场。从前的欣快感必不可少地以 Fannie Mae、Freddie Mac、Lehman Brothers、Merrill Lynch、AIG 为代表的金融危机和全球性的恶性通货膨胀带来的忧郁为补偿,并势必以全球性的房地产崩盘告终。<br/>  对于美国来说,主流经济学家并非完全没有功劳;在过去十几年里面他们帮助完成了多少从穷人到富人、从穷国到富国的财富转移啊!<br/>  无独有偶,后冷战时期的经济奇迹的结束是伴随着后冷战时期本身的结束一同降临的。美国要在波兰、捷克部署反导系统,俄国与格鲁吉亚开战,并且派战略轰炸机去委内瑞拉示威,不禁使人回忆起当年的古巴导弹危机。那些鼓吹历史终结论的文人同样是穿著皇帝的新装给人们上课。<br/>什么是新古典学派<br/>  A body of theory later termed 'neoclassical economics' or 'marginalism' formed from about 1870 to 1910. The term 'economics' was popularized by such neoclassical economists as Alfred Marshall as a concise synonym for 'econonic science' and a substitute for the earlier, broader term 'political economy'.[79][80] This correspnded to the influence on the subject of mathematical methods used in the natural sciences.[2] Neoclassical economics systematized supply and demand as joint determinants of price and quantity in market equilibrium, affecting both the allocation of output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It dispensed with the labour theory of value inherited from classical economics in favor of a marginal utility theory of value on the demand side and a more general theory of costs on the supply side.[81]<br/>  <br/>  In microeconomics, neoclassical economics represents incentives and costs as playing a pervasive role in shaping decision making. An immediate example of this is the consumer theory of individual demand, which isolates how prices (as costs) and income affect quantity demanded. In macroeconomics it is reflected in an early and lasting neoclassical synthesis with Keynesian macroeconomics.[82][83]<br/>  <br/>  Neoclassical economics is occasionally referred as orthodox economics whether by its critics or sympathizers. Modern mainstream economics (主流经济学) builds on neoclassical economics but with many refinements that either supplement or generalize earlier analysis, such as econometrics, game theory, analysis of market failure and imperfect competition, and the neoclassical model of economic growth for analyzing long-run variables affecting national incom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20 13:19:1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9-17 01:15:00

写的好,很激愤但是有道理。

纯粹的资本主义神话看来是要露出真面目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7 08:00:00

好文章!

只可惜还有那多人争着穿那“皇帝新装”,并以之为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7 09:42:00
也许LZ想谈谈半个凯恩斯主义与次级信贷危机的关系?
看来LZ对美国相当的不满呢-_-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7 13:31:00
看来这是Lin, Ershen的文章-_-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8 00:39:00

原文很烂,翻译的更烂。在学术面前用记者的写作方式,未免过于滑稽了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