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21753 15
2015-03-13

你想成为牛人吗?

想的话,那就必须读!

(阅读版)


【牛人专题】推出以来,受到较多坛友认可,接下来,除了资料分享外,准备推出新的分享方式。

由于本人工作需要,需每天阅读大量金融投资类资讯,本人团队从众多高质量微信号文章中筛选,推荐给我,我会再选择其中认为有价值的文章,发布在此,可谓优中选优。

所有发布在此的文章或研究报告,我都亲自阅读过,现希望每天发布一汇总帖 与大家分享



该主题帖的几个功能
1:“每日福利”领取处,不定时发放回帖论坛币奖励,先到先得
(提示:3月1日开始,投资人版每天会有100论坛币主题帖幸运红包。只要在投资人版发布的有实质内容的主题帖即有机会得到)

2.每期2楼,发布个股研报,分3类
1)团队推荐给我的
2)其中被我选入观察池的
3)其中被我选入建仓池的

3.精彩投资文章分享


大家阅读时点击帖子上方【只看作者】就可看到所有汇总内容

需要该类资讯的朋友可以订阅文库,【想成为牛人必须订阅|阅读版]





了解|重装登场【首席投资人】
了解|招募【投资人助理团队

了解|倾情推出【是非黑白】投资人



想成为牛人必须订阅

想成为牛人必须关注


投资人版官方微信

(微信号:tzr_11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3-13 18:20:15
2.每期2楼,发布个股研报,分3类
1)团队推荐给我的
2)其中被我选入观察池的
3)其中被我选入建仓池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13 18:24:4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13 18:24:48
作为中概股思考的第二篇,我想说说中概股暴跌和创业板暴涨背离的粗浅观点。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在大约一年多年,中概股最火热的时候,大量的资本市场从业人员都在研究中概股。毕竟这些公司是中国最好的互联网企业。笔者有几次参加券商的策略会,大家都说A股没意思,还不如看看中概股。然而一年多以后,创业板互联网公司的火爆似乎摆脱了地心引力。笔者身边许多曾经热衷于中概股的投资者都已经一头杀入创业板。而经过这一轮的背离,许多国内创业板互联网的“小弟”公司,市值已经开始向中概“大头”大哥们靠拢了。比如,搜房市值25亿美元,而号称小搜房的三六五网市值102亿人民币;乐逗游戏市值5亿美元不到,而市场份额比其小得多的昆仑万维市值高达177亿人民币;教育龙头新东方市值32亿美元,而过去十个月才开始被人熟悉的全通教育市值192亿人民币;奇虎市值60亿美元,放在A股也不算大。到底这种背离是什么造成的呢?
笔者认为第一层的原因来自于稀缺性溢价。什么意思?就是A股由于真正的互联网公司很少,所以和互联网相关的公司都会有所谓的“稀缺性溢价”。A股真正具有互联网思维和商业模式的可能只有十多家公司。如果你不买三六五网,你就无法在A股投资地产电商概念股,如果你不买全通教育,你就享受不到在线教育的风口,如果你不买东方财富,同花顺,恒生电子,金证股份,你就无法真正享受互联网券商带来的高行业景气度。虽然过去半年以来,我们看到了大量的互联网+的公司(传统行业公司开始向互联网转型,一年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金螳螂),但是A股真正的互联网公司太少太少。一旦投资标的有稀缺性,就一定会出现稀缺性的溢价。笔者曾经说过,如果A股只有一家银行股,招商银行,那么其估值一定不是目前的水平,可能会达到20倍市盈率甚至更高的估值。相反我们看美股,这里有全世界最好的互联网公司,完全没有任何稀缺性。即使我不买中概股,我也可以买谷歌,Facebook,亚马逊,Netflix等。都是全世界最好的互联网公司。这就是为什么大量业务处于转型期的中概股,市场都以暴跌回应。因为投资者不会赌你是否成功,他完全可以买其他确定性更高的互联网公司。比如搜房,其要转型的地产电商是一个空间巨大的行业,一旦转型成功,其股价一定会超越历史新高。然而,在其数据还没有deliver之前,市场宁愿撤离,去购买更安全的品种。相反,如果这种转型发生在A股,笔者相信市场会以2-3个涨停来欢迎。
更深一层的原因还是两个市场投资者结构的不同。笔者曾经写过一篇文章,A股的投资者结构以散户为主,而由于中国人的本性中赌性更强,中国的资本市场更像一个赌场,博弈的成分很浓。相反,美国的资本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这导致中国资本市场更加感性,而美国则更加理性。股价=EPS X PE。我们看到美国的大量牛股都是依靠EPS的增长完成。即使像亚马逊这种没有盈利的公司,股价也随着其每个季度的基本面波动。这就是为什么对于美国互联网公司来说,其一年最重要的时刻就是每个季度的业绩发布和分析师电话会议。之前我们就看到互联网电视龙头Netflix由于前一个季度的subscriber数量低于预期而下跌,之后数据回升后,股价又重新上涨。美国的互联网投资在看公司的商业模式和远景同时,也非常在意每个季度数据背后的公司基本面。相反,中国的资本市场由于其博弈的本性,投资者更多把公司看做一种筹码。这个筹码是在什么位置拿的,未来是否还有更多的人来接这个筹码就变得更重要。对于公司的分析,由于资本市场的特性,大家更多是看行业空间,公司最终能变成什么样子。这就体现在,当大量的软件企业增加资本开支向互联网转型时(往往意味着短期业绩会比较差),股价都是通过大幅上涨来回应的。所以中国的投资者更多是寻找PE的提升,这也是A股大牛股弹性最大的一个阶段。从这点看,我们理解,美国互联网公司最终看EPS(或者盈利的提升),中国互联网公司赚的是估值提升(被市场认可,业务转型,关注度提高)的钱。如果理解了这点,笔者认为美国科技股能赚钱的时间更长,而中国互联网公司能赚钱的时间更快。
这种背离未来何去何从?笔者相信市场最终是有效合理的。随着注册制的推出,稀缺性溢价会逐渐消除,而随着转型的观察期过去,大量A股的伪互联网公司也会被证伪其商业模式。这种估值,甚至市值的背离逐步会回归正常,只是可能需要一些时间。


来源:点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13 18:26:56
齐鲁资管叶展:我在泽熙学到的七堂课(1-5)


来源:齐鲁证券资产管理 叶展

作者简介:原泽熙投资总经理助理,现任齐鲁证券资产管理公司总裁助理,齐鲁星空、星汉等集合理财投资经理。

三年前,我加入了泽熙投资,正式成为一名职业投资者。做职业投资者一直是我的理想。在股市中用眼光和头脑寻宝的游戏本身就足够让我痴迷,何况还有财富这个副产品。想到自己能近距离地观摩一名股市大作手的投资,确实令人兴奋。
泽熙的业绩已经不需要我再赘述了,这么多年来,它的一举一动都成为了市场的焦点,每年到年底盘点业绩的时候,排行榜上总少不了它的名字。掌门人徐翔被冠以“私募一哥”的称号,江湖上不知道流传了多少关于他的传说,但是他总是保持神秘低调,不愿过多暴露在公众面前。

幸运的是,在三年的泽熙生涯里,我经常和徐翔在一起工作,尽管他不算健谈,但仍然让我获益匪浅。以下是我在泽熙学到的7堂课。

第一课 专注

很久以前,我就知道徐翔是一位非常专注的投资者,但到泽熙以后,他的专注程度仍然让我吓了一跳。
通常情况下,他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每天一早,泽熙开始晨会,每位研究员汇报市场信息和公司情况,开盘后进入交易室,交易时间绝不离开盘面,中午一般与卖方研究员共进午餐,下午继续交易,收盘后又是一到两场路演,晚上复盘和研究股票。

他每天研究股市超过12小时,几乎没有娱乐和其他爱好,据我所知,这种习惯已经持续了20多年。毫无疑问,徐翔是我见过的最为勤奋和专注的投资人,没有之一。

相比起很多投资者,除了股票以外,还要关心足球,明星,旅游,高尔夫......徐翔可以算是股市里的苦行僧。

唯有无与伦比的专注,才有超乎寻常的回报,这是我学到的第一课。

现在,我也养成了盯盘的习惯,交易时间尽量不离开盘面,日复一日,市场的呼吸和节奏慢慢会在脑海中留下印记,直到形成交易直觉。

股市是一个胜者为王的丛林,充满了危险,如果注意力不够集中,很容易成为猎食的对象。

第一课:唯有专注,可以让人保持警惕。尽管过程会枯燥艰苦疲惫,但想要获胜,这是必不可少的代价。


第二课 长期投资

很多经典书籍强调长期投资,认为这是战胜市场的重要武器。我也同意长期投资,不过,我眼中的长期投资概念可能有点与众不同。

泽熙素以凶猛彪悍的投资风格著称,经常参与大量的短线交易,市场甚至以“敢死队”名之。那么,泽熙到底是一个短期投资者还是长期投资者?

我认为是后者。

如果以持股周期衡量,泽熙的仓位中有大量快进快出的品种,并不符合一般意义上长期投资者的概念。但是,长期投资者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呢?仅仅从持股周期上来衡量吗?

自从1993年入市,徐翔用20多年的时间在证券市场中搏杀,在实战中形成了快准狠的投资风格,并且一以贯之地坚持。这种坚持,才是长期投资者的根本特征。

投资之道,万千法门,只有找到合适自己的投资方法,并且长期坚持,才能在证券市场中存活。但是,很多投资人入市的动机,只是想短期捞一票,从未设定长期的投资目标,也不知道自己的立身之本是什么,跟风,赌博,这种短期心态,是造成损失的重要原因。

我所管理的星空、星汉两只产品,有着些许泽熙的风格,换手率较高,持股周期平均是2周,但是,我一直建议我的客户,希望他们持有产品的周期能够至少在3年以上,因为我会持续地用我的方法,去为他们创造长期回报。(未完待续)

第二课:长期投资,不一定是持有一只股票的时间有多长,而是你给自己设定的投资生涯有多长。只有把投资当成终身事业来做,你的心态才会长期,行为才会理性,才不会为了追逐一时的利益去冒无谓的风险。

第三课 绝对收益还是相对收益

到底绝对收益重要还是相对收益重要?见仁见智。但两者不可兼得是市场公认的真理:要想获得绝对收益,应当尽量回避风险;而要想战胜指数,又必须勇于承担风险。这本身就是悖论。

但在泽熙,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是放在一起的。泽熙的业绩最受人关注的有两大特点:第一是涨得快,长期远远战胜指数,第二是回撤小,即使在市场大幅下跌时,业绩也总能保持平稳。过去的5年中,净值回撤10%的次数只有3次。

如此锐不可当而又坚如磐石的业绩,着实让很多人大呼看不懂,其中的秘诀到底是什么呢?

有必要稍微披露一下泽熙对研究员的考核办法,主要有三条:推荐的股票要能涨,最好马上涨;涨幅要高过沪深300指数;买入后不能下跌超过10%,否则无条件止损,不允许补仓。

这被称为“史上最严”的考核办法确实残酷,许多研究员很久也适应不了,但这确实体现了泽熙的投资哲学,那就是以绝对收益为基础,以相对收益为目标,以严格止损为纪律。

要想达到泽熙的标准,既要对公司基本面有深入的研究,以挑选标的,又要对市场情绪有敏感的体悟, 以寻找买卖点。

所以泽熙的研究员非常辛苦,大部分时间都在各地调研,调研的密度和深度远高出行业平均水平,然后再加上徐翔对市场独一无二的敏感度,最终才造就了奇迹般的业绩。

我将泽熙的考核办法几乎原封不动地移植到了齐鲁资管,因为对客户来说,赚钱才是硬道理。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只有用最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才能迫使我们投入最大的精力,因为能力所限,业绩或许没办法跟泽熙看齐,但至少要对得起自己,才能对得起客户。

第三课: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都很重要。如果硬要划分一个先后顺序的话,我的选择是,先取绝对收益,再兼顾相对收益,但无论是哪种收益,都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


第四课 逆向思维

泽熙的研究员压力山大,除了严苛的考核标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们经常会发现自己的研究结论被徐翔否定掉,尤其是做了很多功课,征求了各方专家意见,满怀信心地阐述理由时,徐翔却淡淡地说:不。

但事后的实际走势证明,但徐翔与研究员结论不一致时,大部分时间,老板是对的。

我仔细观察了很多次这样的事情,发现多数时候,当研究员的意见与市场的主流意见趋同时,被否定的概率就显著增加了。

显然,被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徐翔是不认同的。

还有很多次,泽熙重仓持有的股票,在市场报告一片看好,股价凌厉上涨的时候,泽熙却在悄悄出局,而卖出的价格屡屡是市场的阶段顶部。

这种感觉,在反复多次以后,让我形成了现在的习惯,凡是市场中最热门的板块和股票,总是特别警惕;凡是行情最火爆,涨停板满屏的时候,总是心生寒意。有很多次,这种习惯让我错失机会,但更多次,它让我避开陷阱。

查理芒格反复强调,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就是告诫投资人,要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当市场的观点高度一致时,拐点也就即将来临了。

第四课: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这已经变成股市中的众所周知的俗话,但知易行难,克服人性的弱点,需要长时间的磨练。


第五课 谨慎使用杠杆

去年以来,随着市场的转暖,许多投资者眼见暴利在前,纷纷加杠杆,两融余额飞速飙升,分级基金抢手无比,还有很多杠杆极高的结构化产品诞生。

但是,我却没有见到泽熙加杠杆,相反,泽熙在年底大比例分红,将本已永远封闭的产品规模继续降了许多。

难道是泽熙不想赚钱?显然不是。

对于在市场中拼杀已久的徐翔来说,杠杆并不陌生,但随着投资时间越长,他对杠杆的态度越发谨慎。

杠杆有成本,杠杆有期限,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加了杠杆之后,时间不再是你的朋友,反而变成了你的敌人。

更重要的原因是,杠杆会使投资行为发生扭曲。在成本、期限和平仓的压力下,投资者要么变得更加激进,希望尽快赚取更多的利润,导致冒了更大的风险;要么变得更加保守,害怕因为下跌而导致平仓,从而失去一些投资机会。

还记得昌九生化的惨剧吗?有多少投资人因为加了杠杆,一夜之间血本无归,即使股价之后反弹,也因为被强行平仓而错失纠错机会。杠杆的代价就是,哪怕你成功99次,最后一次失败就足以让你回到起点,甚至连翻本机会也丧失。

我自己也曾经用过杠杆,有过暴利的经历,更有过惨痛的教训。现在,我想我是不会再愿意尝试这把锋利的双刃剑了。牢记巴菲特的话:稳健的投资者夜夜安眠。

第五课:在投资的长跑中,兴奋剂也许短期能让你跑得更快,但长远来看必将对身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13 18:35:27

三年前,我加入了泽熙投资,正式成为一名职业投资者。做职业投资者一直是我的理想。在股市中用眼光和头脑寻宝的游戏本身就足够让我痴迷,何况还有财富这个副产品。想到自己能近距离地观摩一名股市大作手的投资,确实令人兴奋。


泽熙的业绩已经不需要我再赘述了,这么多年来,它的一举一动都成为了市场的焦点,每年到年底盘点业绩的时候,排行榜上总少不了它的名字。掌门人徐翔被冠以“私募一哥”的称号,江湖上不知道流传了多少关于他的传说,但是他总是保持神秘低调,不愿过多暴露在公众面前。


幸运的是,在三年的泽熙生涯里,我经常和徐翔在一起工作,尽管他不算健谈,但仍然让我获益匪浅。以下是我在泽熙学到的7堂课。


第一课[size=1em]专注

很久以前,我就知道徐翔是一位非常专注的投资者,但到泽熙以后,他的专注程度仍然让我吓了一跳。


通常情况下,他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每天一早,泽熙开始晨会,每位研究员汇报市场信息和公司情况,开盘后进入交易室,交易时间绝不离开盘面,中午一般与卖方研究员共进午餐,下午继续交易,收盘后又是一到两场路演,晚上复盘和研究股票。


他每天研究股市超过12小时,几乎没有娱乐和其他爱好,据我所知,这种习惯已经持续了20多年。毫无疑问,徐翔是我见过的最为勤奋和专注的投资人,没有之一。


相比起很多投资者,除了股票以外,还要关心足球,明星,旅游,高尔夫......徐翔可以算是股市里的苦行僧。


唯有无与伦比的专注,才有超乎寻常的回报,这是我学到的第一课。


现在,我也养成了盯盘的习惯,交易时间尽量不离开盘面,日复一日,市场的呼吸和节奏慢慢会在脑海中留下印记,直到形成交易直觉。


股市是一个胜者为王的丛林,充满了危险,如果注意力不够集中,很容易成为猎食的对象。


第一课:唯有专注,可以让人保持警惕。尽管过程会枯燥艰苦疲惫,但想要获胜,这是必不可少的代价。


第二课[size=1em]长期投资

很多经典书籍强调长期投资,认为这是战胜市场的重要武器。我也同意长期投资,不过,我眼中的长期投资概念可能有点与众不同。


泽熙素以凶猛彪悍的投资风格著称,经常参与大量的短线交易,市场甚至以“敢死队”名之。那么,泽熙到底是一个短期投资者还是长期投资者?


我认为是后者。


如果以持股周期衡量,泽熙的仓位中有大量快进快出的品种,并不符合一般意义上长期投资者的概念。但是,长期投资者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呢?仅仅从持股周期上来衡量吗?


自从1993年入市,徐翔用20多年的时间在证券市场中搏杀,在实战中形成了快准狠的投资风格,并且一以贯之地坚持。这种坚持,才是长期投资者的根本特征。


投资之道,万千法门,只有找到合适自己的投资方法,并且长期坚持,才能在证券市场中存活。但是,很多投资人入市的动机,只是想短期捞一票,从未设定长期的投资目标,也不知道自己的立身之本是什么,跟风,赌博,这种短期心态,是造成损失的重要原因。


我所管理的星空、星汉两只产品,有着些许泽熙的风格,换手率较高,持股周期平均是2周,但是,我一直建议我的客户,希望他们持有产品的周期能够至少在3年以上,因为我会持续地用我的方法,去为他们创造长期回报。


第二课:长期投资,不一定是持有一只股票的时间有多长,而是你给自己设定的投资生涯有多长。只有把投资当成终身事业来做,你的心态才会长期,行为才会理性,才不会为了追逐一时的利益去冒无谓的风险。


第三课[size=1em]绝对收益还是相对收益

到底绝对收益重要还是相对收益重要?见仁见智。但两者不可兼得是市场公认的真理:要想获得绝对收益,应当尽量回避风险;而要想战胜指数,又必须勇于承担风险。这本身就是悖论。


但在泽熙,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是放在一起的。泽熙的业绩最受人关注的有两大特点:第一是涨得快,长期远远战胜指数,第二是回撤小,即使在市场大幅下跌时,业绩也总能保持平稳。过去的5年中,净值回撤10%的次数只有3次。


如此锐不可当而又坚如磐石的业绩,着实让很多人大呼看不懂,其中的秘诀到底是什么呢?


有必要稍微披露一下泽熙对研究员的考核办法,主要有三条:推荐的股票要能涨,最好马上涨;涨幅要高过沪深300指数;买入后不能下跌超过10%,否则无条件止损,不允许补仓。


这被称为“史上最严”的考核办法确实残酷,许多研究员很久也适应不了,但这确实体现了泽熙的投资哲学,那就是以绝对收益为基础,以相对收益为目标,以严格止损为纪律。


要想达到泽熙的标准,既要对公司基本面有深入的研究,以挑选标的,又要对市场情绪有敏感的体悟, 以寻找买卖点。


所以泽熙的研究员非常辛苦,大部分时间都在各地调研,调研的密度和深度远高出行业平均水平,然后再加上徐翔对市场独一无二的敏感度,最终才造就了奇迹般的业绩。


我将泽熙的考核办法几乎原封不动地移植到了齐鲁资管,因为对客户来说,赚钱才是硬道理。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只有用最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才能迫使我们投入最大的精力,因为能力所限,业绩或许没办法跟泽熙看齐,但至少要对得起自己,才能对得起客户。


第三课: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都很重要。如果硬要划分一个先后顺序的话,我的选择是,先取绝对收益,再兼顾相对收益,但无论是哪种收益,都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


第四课[size=1em]逆向思维

泽熙的研究员压力山大,除了严苛的考核标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们经常会发现自己的研究结论被徐翔否定掉,尤其是做了很多功课,征求了各方专家意见,满怀信心地阐述理由时,徐翔却淡淡地说:不。


但事后的实际走势证明,但徐翔与研究员结论不一致时,大部分时间,老板是对的。


我仔细观察了很多次这样的事情,发现多数时候,当研究员的意见与市场的主流意见趋同时,被否定的概率就显著增加了。


显然,被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徐翔是不认同的。


还有很多次,泽熙重仓持有的股票,在市场报告一片看好,股价凌厉上涨的时候,泽熙却在悄悄出局,而卖出的价格屡屡是市场的阶段顶部。


这种感觉,在反复多次以后,让我形成了现在的习惯,凡是市场中最热门的板块和股票,总是特别警惕;凡是行情最火爆,涨停板满屏的时候,总是心生寒意。有很多次,这种习惯让我错失机会,但更多次,它让我避开陷阱。


查理芒格反复强调,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就是告诫投资人,要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当市场的观点高度一致时,拐点也就即将来临了。


第四课: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这已经变成股市中的众所周知的俗话,但知易行难,克服人性的弱点,需要长时间的磨练。


第五课[size=1em]谨慎使用杠杆

去年以来,随着市场的转暖,许多投资者眼见暴利在前,纷纷加杠杆,两融余额飞速飙升,分级基金抢手无比,还有很多杠杆极高的结构化产品诞生。


但是,我却没有见到泽熙加杠杆,相反,泽熙在年底大比例分红,将本已永远封闭的产品规模继续降了许多。


难道是泽熙不想赚钱?显然不是。


对于在市场中拼杀已久的徐翔来说,杠杆并不陌生,但随着投资时间越长,他对杠杆的态度越发谨慎。


杠杆有成本,杠杆有期限,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加了杠杆之后,时间不再是你的朋友,反而变成了你的敌人。


更重要的原因是,杠杆会使投资行为发生扭曲。在成本、期限和平仓的压力下,投资者要么变得更加激进,希望尽快赚取更多的利润,导致冒了更大的风险;要么变得更加保守,害怕因为下跌而导致平仓,从而失去一些投资机会。


还记得昌九生化的惨剧吗?有多少投资人因为加了杠杆,一夜之间血本无归,即使股价之后反弹,也因为被强行平仓而错失纠错机会。杠杆的代价就是,哪怕你成功99次,最后一次失败就足以让你回到起点,甚至连翻本机会也丧失。


我自己也曾经用过杠杆,有过暴利的经历,更有过惨痛的教训。现在,我想我是不会再愿意尝试这把锋利的双刃剑了。牢记巴菲特的话:稳健的投资者夜夜安眠。


第五课:在投资的长跑中,兴奋剂也许短期能让你跑得更快,但长远来看必将对身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第六课[size=1em]股价有时与基本面无关

**啤酒一役,堪称泽熙的经典案例。在乙肝疫苗彻底失败,股价崩盘的时刻,泽熙却成功抄底,获取巨额利润,其中的一波三折,惊心动魄之处,比小说还精彩,而泽熙的投资逻辑,更叫人拍案惊奇。


2012年初,**啤酒发布乙肝疫苗临床揭盲结果,整个市场都傻了眼:被寄予厚望的疫苗居然基本无效,公告一出,股价从82元连续跌停。在股价跌至28元的那天,奇迹发生了,巨量买盘一开盘就横扫千军,股价扶摇直上,盘中一度涨停。没有人想到,在市场一片看空的时候,泽熙出手了。


第二天,股价继续跌停。更意外的是,公司当晚公告,将继续停牌,直至发布另一份临床结果。


这一停牌就是一个多月,结果出来后雪上加霜:疫苗再度被证明无效。市场最后一丝侥幸心理也破灭了,股价再度下跌,直至20元。


在此期间,市场对于事件的报道、传闻铺天盖地,结论基本一致:**啤酒将回归啤酒类公司的估值,按照同类公司比较,股价最多值15元,或者10元。


但就在此刻,股价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从20元开始,**啤酒股价快速反弹,一个多月股价翻倍。泽熙在35元上方顺利获利了结。


是什么造成了股价的大反弹呢?是基本面吗?事实证明,在此期间,公司没有发布任何利好,之后也没有。显然,股价此时与基本面已经毫无关联。


我曾经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泽熙能猜中这轮反弹?徐翔事后的一番话解开了谜底。


他说:“**啤酒不是股票,是彩票。第一次刮出来‘谢谢你’,第二次刮出来还是‘谢谢你’,这时候大家都把它当废纸扔了,但彩票还没刮完,或者说有人相信它还没刮完,万一后面是个特等奖呢?这就是反弹的逻辑。”


这个案例足足让我思考了三个月,因为它完全颠覆了教科书上的逻辑:股价是基本面的反映。它让我知道,有时,股价可以和基本面完全无关,而只跟群众的心理相关。


后来的昌九生化,獐子岛......屡屡重演了**啤酒的一幕,充分证明,在股市里利用情绪赚钱也是一种可复制的模式。


第六课:股市是多维度的,基本面只是其中的一维。正如巴菲特所说,股市长期是称重机,但短期是投票机。一个精明的投资人,既可以用扎实的基本面研究赚钱,也可以用精准的心理学赚钱。


第七课[size=1em]不要被黑天鹅打倒

泽熙并不是神,泽熙也有被套的时候。


**白酒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大约在40元的时候,泽熙重仓**白酒,但黑天鹅不期而至,塑化剂事件爆发了。


停牌,复牌,连续跌停,最低27元。损失惨重。


泽熙产品的净值受此影响大约回撤了0.1元,但不到一个月,便重新创新高。


实际上,在**酒跌停第一次打开的时候,泽熙基本出光了,然后是27元勇敢的抄底,直至反弹至31元,挽回了近半损失。如果算上同时抄底的其他白酒股,甚至还有盈利。


一般投资者碰到这样的情况,能够第一时间斩仓的已然不多,斩仓后还能抄底成功反败为胜者更是寥寥。没有钢铁一样的神经,很难做到这一点。


股市总是不缺乏黑天鹅事件,长期而言,想要完全规避黑天鹅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是区别就在于,有人被黑天鹅击倒了一蹶不振,有人在黑天鹅来临时面不改色,冷静认赔的同时,还在寻找反击的机会。


最后一课:不要被偶然事件打倒。在失误面前,怨天尤人无济于事,做缩头乌龟也于事无补,冷静,然后勇敢地面对,直至重新踏上正确的轨道,并把教训变成未来的财富。


总结[size=1em]

在股市中,我们永远是学生,向高手学,向前贤学,向市场学。


泽熙是我投资生涯的重要一环,有很多东西,不是上面7堂课所能概括完的。写下此文,不是为了揭秘,也不是为了鼓吹,仅仅是从投资的角度,与大家探讨砥砺。关于泽熙,请不要问我更多。


眼下,我也成为了一名资产管理人,在齐鲁资管开始自己的职业历程,我希望学以致用,帮助客户实现财富增值,同时也成就自己。路途遥远,望有缘者同行。


徐翔有句话,股市里只有不断进化,才能不被淘汰。让我们以此自勉。(完)


作者简介:叶展,原泽熙投资总经理助理,现任齐鲁证券资产管理公司总裁助理,齐鲁星空、星汉等集合理财投资经理。


(来源:齐鲁证券资产管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