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985 0
2015-03-19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每隔一段时间,国内就会掀起一阵对美国企业创始人或者科学家的膜拜之风。先是比尔·盖茨,然后是史蒂夫·乔布斯,再然后是斯隆·马斯克,最近国内又有媒体请来了一位大神,被尊称为硅谷创投教父,他还是Paypal创始人、Facebook第一位外部投资者,名字叫彼得·蒂尔。与此同时,这位大神还带来了他的一本新书《从01》。显然,这只是一次商业活动,但是在媒体的过度吹捧和解读下,又为国内互联网创业者注入了一剂兴奋剂。

  与此同时,我们也不禁要问,为何国人会如此盲目的崇拜外来的和尚”?有时候想想,国内还真的是没有什么像样的标杆人物。或许马云算一位。无一例外的是,这些前沿科技的研究者和参与者全部都是来自美国的这些大学和企业当中,在先进的互联网科技方面,国内的顶尖专家是长期空缺的。

  事实上,在移动互联网的发达程度上,中国互联网甚至是领先美国的。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创新项目上,国内的一些互联网公司也是远远领先于美国的。基于国内庞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群以及中国的国情,能由此诞生出很多的商业模式。比如快递行业,在国内很多电商公司能够做到当日达,而在美国当日到达基本上不敢想象。还有在O2O的商业模式创新,甚至国内的互联网公司也已经远远领先于美国了。

  不过,在美国硅谷,创新可能更多的集中在新技术变革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上,而在国内,可能更多的是在商业模式的微创新上。就拿最为红火的打车软件来说,虽然滴滴和快的再国内发展迅速,并且都融到了巨资,但他们的产品创意还是拷贝硅谷一家叫uber的公司之嫌,只不过在国内,他们在产品上进行了微创新式的改良。而对于美国人还没有概念的O2O模式,其实更多的拼的还是线下商业的重模式,依靠地推吸引大量的用户到平台上,然后再通过打通移动支付支付,从而实现为线下倒流或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

  我想硅谷的精神和灵魂应该就是真正的创新。缺少了这一精神,硅谷就不称之为硅谷,而如果没有对新技术的追求和坚持创新的精神,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无论市值多高,地盘多大,都是虚胖,都没办法真正自信的傲立在世界互联网的舞台之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