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041 0
2015-03-28
英国人到云南寻觅珍稀花卉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 简•欧文

我们身边的常见植物如何经过“运筹帷幄”最终落户英国的故事,算是给我们的花园增添了不少曲折的内容。德国植物标本采集者菲律普•赛博德(Philipp Seibold)曾在日本因叛国罪被拘捕,他把樱花品种Prunus x sieboldii成功引到了西方花园。因成功引入花旗松树种而闻名于世的苏格兰植物学家大卫•道格拉斯(David Douglas),1834年因跌落于夏威夷的牛坑陷阱而命丧黄泉。1905年,其同胞乔治•福雷斯特(George Forrest)在云南时,帽子中了两箭,他侥幸逃脱,而随行的同伙均遭不测;福雷斯特从中国采集了成千上万的植物标本,其中就包括了早开花的怒江山茶。

在这些标本采集前辈历险故事的激励下,我加入了皇家园艺学会组织的植物探险旅游项目(RHS Plant Seekers),深入云南一座距离西藏及缅甸边境不远的小山村,这儿是西方花园约1万种中国花园植物与花卉品种的发源地。
时值金秋十月(此时鲜花已不盛开),但即便暮春时节亲临此地(此时香气袭人的深红色野牡丹正争奇斗艳),也无法确保我们此行会“满载而归”。
我们乘坐的大巴在一条废弃小路边停了下来,周围则是一片荒芜,一个保安不知从哪儿出现在我们眼前,在核查我们携带的允许我们参观这片无论是政治还是植物资源都很敏感的地区的一大堆证明与政府签发的许可证后,态度才似乎稍微好了些。他极不情愿地让我们这伙由业余植物学家及园艺爱好者的旅游团队步行约一英里进入保护区。
这儿属于玉龙雪山(Dragon Snow Mountain),从丽江黑龙潭公园(Black Dragon Pool)眺望玉龙雪山美景的照片时常出现在中国的日历与明信片上。今天天气比较阴冷,我们继续向上攀爬后,看到映入眼帘的山麓地带。“中国植物通”欧内斯特•威尔逊(Ernest “Chinese” Wilson)(他在此发现了芬芳的魄喇叭形帝王百合,从而引起世界轰动)对云南此地的评价立马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此地的荒芜与自然条件的险恶超乎想象。”他能得此印象,很可能是由于“找寻百合时大腿致残”的原因——此次受伤源于他在搜寻帝王百合时、遭遇山体塌方所致。帝王百合是全球最好看、也是最遭低估的百合品种之一。
顺着羊肠小道进入保护区后,我们一头扎进了漫漫浓雾中。小道两旁,各种熟悉与不熟悉的植物花卉掩映于橡树林与杜鹃花丛中:飞燕草、长着小绒球的翼首草(Pterocephalus hookeri)以及成片的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淡黄色的花朵长在类似大戟的叶子上)。
我们继续前行,穿过一座亮白色黏土质的湖床。此时迷雾渐浓,万籁俱寂,好似穿行于厚厚的棉絮之中。在海拔3200米的地方,旅游团队有些成员因高原反应而不得不吸氧。浓雾渐渐散去后,在巍峨的群山与远处冰山之间,显露出一片开阔平地,我们旅游团队的其他成员于是选择继续前行。
在这与世隔绝的深山幽谷间,极目苍茫世界,毫无任何生灵之踪迹。
我们看到的第一堆龙胆长在湖对岸灌木丛生的草地上,在凉凉秋意中,其花朵紧紧收作一团。来自昆明植物研究所(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的吴志昆博士(Dr Zhikun Wu,音译)就轻易区分出真龙胆与大花龙胆,他是此次行程的三位专家导游之一,另两位专家导游是克里斯•贝尔斯(Chris Bailes)与吉姆•加迪纳(Jim Gardiner)。前者是RHS Rosemoor与切尔西药用植物园(Chelsea Physic Garden)的前主管,后者则是英国皇家园艺学会常务副主席。不知疲倦的中方导游George Pu带领服务小组,让整趟妙趣横生而又疲惫不堪的漫长行程变得舒心愉悦。
在两边林木森森的陡峭深谷上,不时有牡丹、飞燕草、绽放的唐松草(thalictrum foliage)、龙胆、委陵菜(potentillas)、马郁兰(marjoram)、火棘(Pyracantha)以及刺檗(Berberis)映入眼帘;一些说不上名字的植物品种与常见的窄叶鲜卑花(Sibiraea angustata,一种长着绿灰色叶子的灌木)及吉祥草(Reineckea carnea)的叶子一起争奇斗艳。我老把吉祥草错看成兰花,都是贝尔斯帮我纠正了这个错误。冰川就在前面几百米远的地方,但我们只能选择折返,因为此时体力已严重透支,大家已是“斗志全无”。我们返回之时,太阳才刚刚出来。紧挨着草丛生长的一株龙胆,开始以每隔30秒的时间依次打开紧闭的花朵。我们全部16名团员都驻足观赏,很快云层又遮蔽住了太阳,龙胆花立马停止了张开动作。
随着阵阵寒意袭来,我不由得想起了福雷斯特、威尔逊、澳籍奥裔的洲植物学家约瑟夫•洛克(Joseph Rock)以及英国植物标本采集者雷吉纳德•法瑞尔(Reginald Farrer),他们都曾在此风餐露宿过。下面是法瑞尔1918年的一段日记内容:“在寒冷的深山幽谷中,经过多天的找寻,傍晚时分坐在小木屋里的温暖炉火边,身穿中式厚长袍,甭提有多惬意……我背对着火炉站立……感觉热气顺着双腿升腾而起;烛光似乎也特别暖意融融……我正沐浴着这幸福时光,突然升腾的火苗惊醒了我这个梦中人……我的厚实长袍已是烈焰滚滚。”

与法瑞尔相比,洛克的境况则要稍好一些。上世纪20年代、30年代以及40年代,他在云南采集植物花卉标本时,住在距丽江约20英里远的一座偏僻小山村里。如今,前往洛克昔日简易石屋的小路已无任何标识。走进石屋,只有卷皱的《国家地理》杂志(National Geographic)与发黄褪色的照片仍记录着他的艰辛历程。我觉得应该筹措一笔资金以拯救这些珍贵的档案资料。洛克的陋室依然保持着他离开时的样子,因不幸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他家里不再给他寄钱,他不得不离开云南。
翻过几座山谷,就是当年福雷斯特在探险队其他成员遭遇不测后、向当地纳西族人(Nakhi)寻求住所的地方。纳西族如今依然在此生活,而如今的纳西族年轻人领着一群群游客参观当年福雷斯特以及其他西方探险家大肆采集植物标本(如紫背杜鹃花(Rhododendron forrestii)以及云南鸢尾(Iris forrestii))的地方时,身上穿的则是仿制的部落服装。
福雷斯特最钟情的地方是在丽江附近高山上一块青苔密布、牦牛如织的森林,如今则可乘坐缆车直接抵达。尽管中国政府专门用警戒线把生态脆弱的草地围了起来,但过度放牧导致福雷斯特当年亲眼所见的珍稀植物花卉如今已难觅踪影。但我们切切实实地看到了长着簇簇修长松针的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开着紫色花朵的松叶青兰(Dracocephalum forrestii)以及黄葵报春(Primula forrestii)。
我们在昆明周边地区(距离中越边境四个小时车程)进行的植物探寻之旅,气温则要暖和很多,而且植被花卉资源更为丰富。石林(The stone forest)就好比内陆版的下龙湾(Ha Long Bay),是山玉兰(Magnolia delavayi)与窄叶火棘(Pyracantha angustifolia)等昔日名贵植物花卉的理想生长地,而小木通(Clematis armandii)与栀子(Trachelospemum jasminoides)则顽强地攀爬生长于岩石上。就在昆明城外的西山(Western Hills,中国国歌曲作家聂耳(Nie Er)最后就安葬于此),我们搭乘缆车上山,映入眼帘的是遍处生长的玉兰花、秋海棠(Begonia crispa)以及许许多多的野生小牡丹,这是一种长着淡红色叶片头、开着深紫色艳丽花朵的花卉。上世纪90年代,已故英国园艺大师克里斯托弗•劳埃德(Christopher Lloyd)曾赠与我一株野牡丹,本人算是首次欣赏了它的动人丰姿。

我们一路上经过了多座在悬崖壁凿刻而出的佛寺与道观,大家的激动心情溢于言表。就在离地面三米高的岩缝中,在层叠的绿叶上,开着几支异常娇嫩的花朵——此地的实际海拔是2000米。贝尔斯与加迪纳切磋后得出结论:这乃是曲柄报春花(Primula duclouxii)。
即便在得到精心呵护的公园,也不乏赏心悦目的植物,让大家获益良多:仪态万方的矮小女贞树(Ligustrum lucidum)以及豆科类的白刺花(Sophora davidii,属灌木、开蓝色小花)。贝尔斯认为白刺花“更应该大规模移植至英美花园”。
因此,尽管云南的牡丹开着与我们英国牛津郡花园一样美不胜收的花蕾,但要知道许多品种却原产于中国。牛津郡的牡丹构成了户外植物花卉拼图的一部分,这是非常典型的英式花园风格,而且与多数英式时尚风格一样,它也从世界各地汇集于此,尽管标本采集的方式如今看来可能有些不地道——甚至可以说完全属盗采。但那是另外一码事了。
早在中文悄然成为西方学生学习的语言以及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成为举世艳羡的目标之前,这些“绿色大使”早已在西方最时尚的花圃和草坪落地生根、蔚为流行了。


中国花卉资源危机重重
中国是全世界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本土约有3.1万种特有的维管类植物——约占全球总量十分之一。但过去三十年,经济飞速发展与人口增长严重威及到了该国的生物多样性,约4000-5000种高等植物濒临灭绝,约占全国花卉总类的15%。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The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 CITES)在全球范围列出了827种濒危物种,其中189种为中国特有物种。
《中国边陲地区的植被花卉资源》(Silk Road’s wild edges)由罗宾•莱恩•福克斯(Robin Lane Fox)所著。
简•欧文是《家居》杂志(House & Home)主编,她是英国航空公司乘客(British Airways)、RHS Garden Holidays(电话:020 3735 1855,网址:rhsgardenholidays.com)以及Wendy Wu Tours旅行社游客。下一次植物花卉探秘之旅由克里斯托弗•贝尔斯与雷蒙德•艾维森(Raymond Evison)组织,时间将是今年9月15-29日之间,每位游客最低游费为4990欧元——包括国际机票费、签证费、食宿、转机费、行程中全部花园的门票费、导游费、大多数餐费以及专业旅行社的服务。英国航空公司的波音787梦幻客机(787 Dreamliner)每周有五个航班从伦敦希思罗机场(Heathrow)直飞中国成都。
照片提供方:Andreas Brandl/ Robert Harding、Holmes Garden Photos/ Alamy、Arnold Arboretum Horticultural Library、JA Howard-Gibbon、Jonathan Buckley/ Gap Photos、Arrowhead Alpines、Alamy、Stefanie Gehrig/ Flickr以及Jerry Pavia/ Gap Photos。
译者/常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