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52 6
2015-03-28



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27日晚上的“对话林毅夫:中国的奇迹”的分论坛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名誉院长、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林毅夫在谈到“四万亿”问题时表示,从2008年到2010年我们(ZF实际)投资了30万亿,怎么ZF讲的是4万亿?实际投资的是30万亿,而且投资的比我们整个经济增长的还多。


以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名誉院长、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林毅夫的现场文字实录:


杨燕青:但是当时的四万亿的量是不是太大了?


林毅夫:我们投资的是什么领域?绝大多数是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一般要三年、四年才能建成,所以你在算投资回报率的时候,它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当然回报率低,TFP低。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基础设施的回报的计算里面,它的外部性是没有办法计算进去的,比如我把道路搞好了,民营经济在车上、路上的时间短,它的轮胎损耗小了。它的外部性在那个地方。你会分析不出来吗? 第三点,即使你把前面的时间因素跟外部性都做了矫正,你会发现基础设施的回报率比一般民营经济产业的回报率低,这种状况下,要不要做基础设施?如果ZF不做,企业是不会做的,它的回报率比较低,但是如果没有基础设施的改善,经济发展不是到处都有瓶颈嘛,那经济又发展不好了,你要想让经济发展好,民营经济又不愿意做,是不是就应该ZF来做?如果是ZF来做,什么时候做好?是经济非常正常,民营经济投资的积极性很高的时候来做好,还是民营经济不太愿意投资的时候你来投资好? 如果是民营经济的投资积极性很高,ZF再投资基础设施,那经济不就过热了吗?所以,就应该在经济下行的时候,来做基础设施的投资。虽然从回归分析来看,可能回报率是比较低的,但这是做基础设施最好的时机。 2008年的时候出现国际金融危机的,2009年2月份我就开始倡导在经济下行出现经济下滑、疲软的时候,是用基础设施的投资作为缓周期措施最好的时候。


杨燕青:是不是还有资金去了房地产,而不是去了基础设施?


林毅夫:那要一步步看。当时有很多人反对的。还有房地产,房地产是企业行为,不是ZF行为。 第二,出现房地产的问题,是不是四万亿造成的?


杨燕青:是一部分的作用,不是全部。主要一部分来自银行的贷款,因为当时四万亿的时候很多是通过银行的渠道放贷的。


林毅夫:这个是银行,不是ZF的缓周期措施。


杨燕青:当然银行自己也有冲动,但是银行得到了这个指令。


林毅夫:房地产的泡沫,我们中国是有的,其他国家也有房地产的泡沫。我们国家的房地产泡沫应该是跟银行管理体制有关的,因为这个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杨燕青:国有企业可能还是存在产权的问题。


林毅夫:美国也有房地产泡沫啊,2008年的金融危机不就是房地产泡沫破灭嘛。


杨燕青:所以国有和非国有都会有问题。


林毅夫:我想这跟银行的管理体制有关,从2008年到2010年我们投资了30万亿,怎么ZF讲的是4万亿,实际投资的是30万亿,而且投资的比我们整个经济增长的还多,主要是我们银行管理体制里面有一个很不合理的规定,这个不合理的规定就是,如果这个项目已经得到银行的批准和贷款,这个项目是1亿元,它第一天就把1亿多补给你,它不是受信,就把钱都补给你,第一年可能只用2500万,还有7500万,就放在银行里,贷款变成了存款,存款又可以变成贷款了,这里面为什么会讲4万亿,投资的是30万亿,就是因为贷款变成了存款,存款又变成贷款,这样不断地换。这样很容易导致企业做投机性的活动。为什么?


在国外一般是怎样的,如果给你1亿的贷款,第一年用2500万,你只借2500万,另外的7500万是一个受信,是成个承诺费,承诺费只要交0.25或者是0.3个百分点的利息,但是,我们国内是怎样的?我们国内是一下子1亿多的利息都要交,7%、8%,2500万,你要付1亿的利息,那就是20%、30%,你拿了这么高的钱放在银行里面,完全付利息,它就会有短期的炒作。 我参观了不少中国的企业,基本上每个大企业都有一个房地产部,因为它可以跟银行借到钱,但是要付那么高的利息,房地产是最好的投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3-28 15:31:30
莫衷一是。
每件事情都有辩证的观点。
中国在08年经济危机中没有倒下去,没有穷下来。
ZF的措施还是有效果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8 16:03:31
文化劳工 发表于 2015-3-28 10:55
在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27日晚上的“对话林毅夫:中国的奇迹”的分论坛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
很好的帖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8 16:55:17
当年的四万亿投资,在当时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发挥了重大的积极的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9 10:31:58
反正混吃等死就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9 11:06:18
林毅夫的话重点是下面这段话,小编搞标题党
主要是我们银行管理体制里面有一个很不合理的规定,这个不合理的规定就是,如果这个项目已经得到银行的批准和贷款,这个项目是1亿元,它第一天就把1亿多补给你,它不是受信,就把钱都补给你,第一年可能只用2500万,还有7500万,就放在银行里,贷款变成了存款,存款又可以变成贷款了,这里面为什么会讲4万亿,投资的是30万亿,就是因为贷款变成了存款,存款又变成贷款,这样不断地换。这样很容易导致企业做投机性的活动。为什么?

在国外一般是怎样的,如果给你1亿的贷款,第一年用2500万,你只借2500万,另外的7500万是一个受信,是成个承诺费,承诺费只要交0.25或者是0.3个百分点的利息,但是,我们国内是怎样的?我们国内是一下子1亿多的利息都要交,7%、8%,2500万,你要付1亿的利息,那就是20%、30%,你拿了这么高的钱放在银行里面,完全付利息,它就会有短期的炒作。 我参观了不少中国的企业,基本上每个大企业都有一个房地产部,因为它可以跟银行借到钱,但是要付那么高的利息,房地产是最好的投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