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八区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3553 4
2015-04-03
2015年3月12日(星期四)是个大日子。这一天,英国向中国提交确认函,作为意向创始成员国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这一决定在西方世界引起震动,致使美国ZF公开表达异议,指责英国“不断迁就”中国。

但是随后,欧洲最主要的大国——法、德、意联袂宣布加入亚投行。欧洲国家纷纷加入亚投行,被广泛视为对美国的外交打击和中国国际影响力增强的产物。

亚投行由中国倡导成立,总部设在北京,2014年10月24日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在北京签约。亚投行的基本使命是向亚洲地区的开发项目提供融资,而这种角色,传统上是由美国主导的世界银行和美日共同主导的亚洲开发银行扮演。美国尽管没有公开反对亚投行,但它寄希望于它的盟友不要寻求成员国资格,理由是担心治理结构和贷款规则。

可以说,亚投行的背后是新旧金融秩序的结构性冲突。美国严阵以待,不愿意让渡任何权力。势均力敌之下,中国渴望得到英国等欧洲发达国家的认同和支持,关键时刻,英国带了个好头。英国入行,符合英中各自的最大利益。

英国加入亚投行的政治原因
首先,在当今世界权力结构中,大国、特别是超级大国的地位不可替代。英国曾是近代以来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大国,它的“日不落”地位维持了近一个半世纪,留下了丰富的“盎格鲁—撒克逊”世界治理遗产。

美国在二战后横空出世,接过了英国的权杖,不仅全方位继承了大英帝国的超强地位,开创了“美国治下的和平”,而且其权力所依赖的秩序(布雷顿森林体系、世贸组织、北约和貌似公允的“普世价值”)空前缜密,并誓言21世纪也将绝不放弃世界领导权。

相较而言,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尤其是中国的世界治理理念和国际政策,往往不能见容于美国。中国要维护自己的民族尊严,捍卫自己的国家利益,并在此基础上寻求与不断增长的大国责任相匹配的大国权利,必须另辟蹊径。

在金融秩序上,中国锋芒初露,英国则挺身而出,顺应了时代潮流。可以说,英国对国际秩序的权力游戏烂熟于心,深明世界权力交替的规律和奥秘,它深信自己做出了正确的历史性选择。所以,英国加入亚投行,显示了它深思熟虑的地缘政治洞察力。

其次,在英美特殊关系和英欧关系上展现出独立的行动能力。所谓“英美特殊关系”,即在英美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在经济贸易、军事行动、核武技术和情报共享等领域有着亲密无间的合作,英美关系由此被称为“独一无二的大国关系”。

突然之间,英国在一个极其重大的战略领域特立独行,坚定地把赞同票投向美国最大的地缘政治对手——中国,对美国不啻为晴天霹雳,对于世界历史也预示着一个新的转折点。

恰恰是这一看似惊世骇俗的决定,验证了大势所趋,给国际金融、全球经济和世界政治带来了冲击,也带来了活力和希望。通过这一决定,英国极大地改善了自己的世界政治大国地位,使自己立于未来世界的美、欧、中三角关系而不败。新兴工业国家、广大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自身,包括美国在内,都在品味英国决定的地缘政治影响,重新评估自己的国家定位。

第三,英欧关系凸显困境。英国与欧洲的关系,或者说英国与欧盟、与欧元区的关系,错综复杂、恩怨难分。但无论如何,英国都难以撼动德法共同打造的欧盟,以及德国主导下的欧元区。欧盟和欧元区都不符合英国心目中的世界蓝图,两者都在与英国渐行渐远。反过来说,英国既不能左右二者的进程,又不甘主动放弃,从而离它们而去。英国在自己的那部分世界,就是这样陷于进退维谷,进而被边缘化、被取代发言权的。英国的这种既愤懑又无助的状态,经常将自己置于在欧洲面前的尴尬境地。

进一步说,即便英国下一届ZF在2016~2019年间如诺就英国的欧盟成员国地位举行全民公决,选民也有很大可能性以微弱多数支持英国留在欧盟之内。一旦出现这样的前景,英国将彻底失去与欧盟讨价还价的余地。

西方不亮东方亮。正当英国既不满意英美特殊关系中的跟班地位、也不情愿任由德法掌控欧洲之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最大的增长引擎、在国际体系中快速上升的中国提出了新的方案,即新型多边国际金融机构——亚投行——破土而出,给英国提高自身实力、平衡诸强权力提供了一个决定性的战略杠杆。凭借高超的政治嗅觉和娴熟的外交能力,英国果断抓住了亚投行所带来的珍贵机会。

第四,英国国内政治需要。继去年爱尔兰独立公决之后,又一个决定英国前途的议会大选即将到来。2015年5月7日,保守党-自由党执政联盟组成的ZF任期结束。根据英国现在的政情,我们预计,在新的全国大选中,英国最大的两个政党,即保守党和工党,无一有望取得单独组阁权。可能的结果是,出现一个没有多数党的议会和一个不稳定多数的保守党ZF。

为了摆脱英国政治生活中令人厌烦的小党掣肘现象,亦即近年来日益得势的“尾巴摇狗”现象,现任首相卡梅伦若想保证自己当选连任,必须保证保守党稳居各党选票前列,而保证保守党领先,又必须保证经济能够持续复苏,保证英国作为世界政治大国的地位得以延续。

英国执政联盟发现,强劲的中国因素——中国增长、中国投资、中国游客、中国移民——可以明显带动英国经济复苏的态势不被逆转,由此扩大就业,增强选战能力;而中国重视的新金融秩序正是英国的传统强项,亚投行作为新金融秩序的开路先锋,英国只要加入,就能不费吹灰之力,在博得中国好感的同时,加强手中的政治权力。

英国加入亚投行对于中国的影响
好的影响,至少有四点:

一是适得其所的政治支持。在西方国家中,英国率先支持,使得中国在提供国际公共产品方面,初出茅庐即大获全胜,这体现了中国软实力和影响力的提升。但这种战略性举动,蕴藏着巨大的政治考量,而政治考量的原因和目标都是政治利益。可以想象,在适当的时候,中国一定会投桃报李。

二是对于亚投行本身意义匪浅。英国作为主要发达国家参与亚投行,为亚投行增添了更大的合法性、代表性、重要性。一方面解除了亚投行的未来评级压力,另一方面改善了亚投行的治理结构。亚投行获得AAA级即最高信用评级,对筹集资金有利。治理结构更加合理,有利于提高国际形象和风险管理能力。关于亚投行因中国主宰了其管理而不正规的论点不攻自破。

三是改变了国际现实。随着英国决定加入,法德意竞相效仿,卢森堡、瑞士两大金融中心国随后跟进,澳、韩摩拳擦掌,日本心猿意马,美国备感孤立。奥巴马ZF把一家地区性基建银行变成一个测试自身全球影响力的案例,但是现在看来,美国输掉了这场战略竞争,世界权力格局进入了新时代。

比如,美国处心积虑限制中国能力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可能被迫向中国开放;悬而未决的TTIP(跨大西洋贸易投资伙伴关系协定)可能转型;甚至对于AIIB(即亚投行)本身,美国也有可能不得不寻求合作。

四是赢得外交红利。现在,中国终于有了一个享有一定话语权的国际机构。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会永不停歇,权力争夺从来都是硬碰硬。从根本上讲,中国在经济外交上击溃美国一事表明,美国正在逐渐丧失全球影响力。中国由此收获的外交红利,必将在下一轮中美竞争中有所体现。

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美国在此丢掉一城,自然不会甘拜下风,并设法在别处扳回一局,在中国疏于防范的领域设伏,或在中国能力不够的其他方面继续较量。总之,断言中国已从美国夺走世界金融体系的主导地位还为时过早。

1中国不应妥协
在国际关系中,政治分歧压倒政治理性的例子屡见不鲜。在对华外交中,美国摆出事实上的遏制态度,经常阻挠中国提升自己国际地位的努力。


亚投行的争夺失利,不见得会成为美国陷入无可挽回的衰落的一个信号,反而可能会促使美国警醒,唤起它的“孤立国际主义”,要么竞争更加严酷,要么干脆搅局。

2后撤调整策略
亚投行被视为美国领导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的对手。英国在亚投行战役中一马当先,可谓对华结构性战略需求的产物。我们据此推断,英国是真心的,不会充当美国的“特洛伊木马”。形势比人强。哪怕英国对美国“背信弃义”的真实内幕更为复杂并且一言难尽,伦敦也没有动力为华盛顿火中取栗;哪怕英国和美国演了双簧,美国送给了英国一个“顺水人情”,英国依然没有能力兴风作浪,“吃饭砸锅”。


反观反派的主角,华盛顿已经意识到,美国加以阻挠的政策没有奏效,因为这些政策一开始就错了。它现在或许会后撤一步,调整策略。按照美国人的实用主义原则,最极端的做法是不顾颜面,转而加入亚投行,谋求一席之地,以便在维护美国利益的同时,充当内部批评者。

3凸显大国博弈的残酷
我们再次强调,英国入行的明智之举是一个地缘政治事件,“亚投行风波”则是当今国际关系的一个分水岭。围绕亚投行的斗智斗勇,预示了变革世界中新型大国关系的萌芽。


亚投行风波之后,有可能形成以全球视野看待问题的新思维,催生新的合作性国际体系,塑造“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关系。

4谨防掉入自我设置的陷阱
世事无常。一项战略的失败和一个国家的衰落,外交和内政通常互为因果,但内政是决定性原因。历史不乏这样的讽刺剧:有时候,机会在,但没有合适的领导人;在其他时候,有合适的领导人,但苦无良机;在另外一些时候,既无机会,也无合适的领导人——这就是历史上各国都屡见不鲜的平庸时代。在某个关键性的历史时期,即便是既有机会,又有合适的领导人,但重大政策推行的先后顺序发生错误,也会产生致命的后果。


在中国,社会变迁的速度和各项改革的出台,令人目不暇接。中国刚在亚投行打了漂亮的一仗,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美国在亚洲对中国的攻势。英国毅然决然支持中国,法德意对冲乌克兰压力,都是选择了正确的历史方向。但中国如果不能审慎配套政策,走放开资本市场的路,美国将不战而胜。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赵昌会)

来源:国防参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4-3 19:41:21
分析的挺好。只是中国现在就想出头,不知道自身过不过硬!
亮点:“(作者: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赵昌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4-3 23:35:26
中处于欧美夹板之中,投美债能随便减持吗,英联邦国家和前殖民地范围覆盖亚非拉,有英撑背,减持美债理所应当,减持美债势必打压美元,抬高人民币汇率,短期内刺激国内走出通缩,利好宏观经济面,长期内以基建拉动全球基建需求刺激通胀,与美先进制造导向的清洁能源、灵活制造、智能技术面壁,是传统保守与创新激进的较量,唯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大举并购欧企为最优选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3 13:12:56
分析真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7 17:36:43
罗远承 发表于 2015-4-3 14:31
2015年3月12日(星期四)是个大日子。这一天,英国向中国提交确认函,作为意向创始成员国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 ...
感谢楼主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