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木林 发表于 2015-4-6 16:30 
1、您怎么说话只说半截呢?
50年代初刚开始搞农业合作化,还立足未稳,还在三反五反杀“国×党残余势力” ...
第一,“三反”“五反”压根和国民党残余势力没有关系,其目的是整治自民国后期以来因长年恶性通货膨胀而被严重摧毁的国民经济(这才有了陈毅市长整治上海)。
第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破坏了农村经济,我并不否认。原因就像我所说的, 它的目的压根就不是服务三农,而是服务国家工业化的。
第三,你所谓“宣传工作做得好”,才有了人民大众的广泛支持。我只能报以“呵呵”了,谁都不是傻子。
第四,你提到的国家工业化的必然性和路径的问题,这才说到了点子上,也才是值得讨论的。窃以为,对于20世纪通过反殖斗争建立民族国家的后发发展中国国家而言,工业化是主题,至于是谁来稿,国家还是资本家,只不过是派生的问题,就像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也赞同民族资本家是工业化的主体,而且认为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当朝鲜战争打来了军重工业,毛泽东和中国当时最大的资本家荣毅仁、王光英坐在一起商量,都认为工业化是必然要搞的,因国家来搞更快,荣王都赞同”那还是听主席的”。若没有工业化形成的国防力量,主权独立只能是奢谈。
你谈到的工业化的路径问题,我来回答你。不论是国家工业化还是资本家的工业化,也不论是何种主义、何种制度,都不得不经历原始积累的问题。各国的实践也都证明工业化原始积累是带有“剥夺性”的(你说的“罪恶”也没错,但带有价值判断了),问题只不过是向外剥夺还是向内剥夺,西欧国家的工业化是通过奴隶制三角贸易进行原始积累的, 本国是通过向内部的三农转嫁成本而完成原始积累,孰优孰劣,不值一提。只不过,本国没有以国家名义进行反人类的血腥犯罪。这也回答了你的疑惑"资本主义工业化怎么没有饿死那么多人?"
第五,至于你说的“几千万农民饿死”,数字到底准确不准确,可以参考2014年孙经先对杨继绳的“三年困难时期饿死三千万”的谎言的驳斥。我只想说,不要轻易散布这种人云亦云、博人眼球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