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论坛上很多人都在说货币战争这本书,一开始我惊讶地发现,我竟然听都没听过。我想是不是什么大师的作品阿,我感觉好像是被这个时代所抛弃,于是马上上维基上面查查这本书。我发现我还是真的被潮流所抛弃,这个竟然是中国最畅销的书。不过在维基上看到,也有人对本书提出批评:“这本书中有很多常识性的错误,例如说美联储是一间私人中央银行,但联储局的私人银行成员其实没有任何发言权,最高决策机构是由7名成员组成的董事会,这些人都是美国总统任命的,而且任命者不能与任何私人银行存在利益冲突。但他认为,虽然在中国热卖,而内容具有煽动性,但现在的中国经济决策者应该受过宏观经济训练,应该不会受多少影响。”
无论如何,我还是觉得应该一看,刚开始看时,我觉得语言挺生动活泼,嗯,不错。不过越看越发现,这个作者还真的把历史写得非常具有戏剧性,顾不得吸引人阿。至于真假我也没有仔细考察,不予评论,但是我发现作者的基本的基调就是说这些唯利是图的资本家的黑暗,也顺便歌颂下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优越性,而这些金融资本家让人民痛不欲生。我还真想问,如果不是这些政府贪婪,去打仗搞侵略,自己花钱不节制,能让这些资本家打发横财吗?作为一个正常的商人当然是唯利是图,难道还有专门赔本做买卖吗。
最可恶的是,这本书在写完一些历史事件后,作者自己来一些感叹和抒情,毫无根据地就说什么导致了什么什么,什么什么好,什么什么不好。 讲历史就好好讲嘛,还要对读者做出引导。
我完全相信诺贝尔奖得主Hayek在他的Individualism and Economic Order说的一句话:Social theories therefore can never be verified or falsified by reference to facts. All that we can and must verify is the presence of our assumptions in the particular case.
大意是说 社会学科的一些所谓的结论无法用来证明一些事实,只不过是用我们自己选的一些特点实例来证明我们的假设而已。
我觉得由于这个论坛的讨论方式的局限性,基本大家都是用自己选的一些特例来证明自己的假设而已。也包括社会上这些书。为什么会这样,其实我们从小的写论文的教育,就是错的,觉得我们的论文写作只不过叫我们找一些特点的论据来论证一些观点,然后就让读者信以为真。完全没有一般性,更不用提统计学意义了,起码也要学统计学告诉读者在多少信心下嘛。
书要在中国畅销,似乎根本不需理会讲的是真是假,是对是错,只用符合大家的需求,生动地攻击下广大无产阶级不喜欢的资本家,歌颂下国家,点燃下民族激情。
这也有点像民主选举阿,有一本书就叫
The Myth of the Rational Voter: Why Democracies Choose Bad Policies
理性投票者之谜:为什么民主选择坏政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28 12:19:28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