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那个发错了,对不起,对不起
一带一路:从愿景到行动的“五四三二一”2015-04-15 10:32:32 来源:人民网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一系列务实合作结出了早期的果实。由中国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宣告“一带一路”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
5个合作重点,即 “五通”。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
沿线国家要素禀赋各异,发展水平不一,互补性很强。建设“一带一路”,有利于我国与沿线国家进一步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和资源高效配置,“五通”是关键。
目前已经有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表达了积极态度。“一带一路”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都是开放的,欢迎沿线国家和亚洲国家积极参与,也张开臂膀欢迎五大洲朋友共襄盛举。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副研究员安国俊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部分。
4个理念
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
“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中国政府倡议,秉持4个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打造“3个共同体”
“一带一路”旨在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迈向命运共同体,体现了我国“坚持和平发展、共同发展、亚太合作发展”绝不动摇的决心,也体现了中国的责任与担当。“一带一路”建设构想覆盖亚欧非三大洲,连接亚欧两大经济圈。放眼世界,全球化、信息化改变了一切。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安全角度考量,丝路沿线国家都是休戚相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唯有成为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才能更好地实现共赢。
2个核心区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将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比较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强东中西互动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对东北西北地区、西南地区、沿海和港澳台以及内陆地区的开放优势和策略进行概括性阐述,并着重提出了两个核心区,即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福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打造两个核心区,一要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将其打造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二要利用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环渤海等经济区开放程度高、经济实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优势,加快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1项系统工程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指出,“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
细数“一带一路”从愿景到行动的“五四三二一”,就会发现一幅发展新蓝图正在绘就。
“一带一路”对中国经济帮助有多大?2014-11-12 16:42:38 来源: 华尔街见闻
本文作者文华泰证券(行情,问诊)首席宏观经济学家、华尔街见闻专栏作家俞平康。授权华尔街见闻发表。
中国推新版“马歇尔计划”支持中国经济的走出去战略,设立规模达400亿的基金,用于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以及我国相关西部、东南部省份的基建、能源、金融合作等方面提供融资支持,达到输出国内过剩产能,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及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的战略目标。
经投入产出模型严格计算后,我们认为:
1、中短期内,“一带一路”有助于消化过剩产能,但对推动本国经济增长效益不大。以投入产出模型计算,1单位的基建投资将拉动上游相关产业1.89单位的生产扩张,但更重要的是,作为上游产业,1单位的基建投资可以推动下游产业3.05单位的生产扩张。“一路一带”将有助于国内部分行业如钢材、水泥、煤炭等对过剩产能的消化,因为虽然1单位的投资走了出去,但是1.89单位的生产还是源自于国内的。然而在“基建走出去”的情况下,1单位的基建投资对下游产业所产生的3.05单位的推动效应就完全贡献给了国外,而不是推动本国经济。
2、中长期内“一带一路”助力亚太经济一体化,战略意义重大,且有助于我国外储投资方向多元化。中国将通过21世纪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促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带动区域间贸易活动的增长和更广泛的区域合作,通过充分利用各经济体的比较优势做到贸易成本的最小化,从而促进区域间资源的合理配置。此外,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着眼于能源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意义,对“一路一带”的投资将带来经济体外延的扩张。同时,此战略有助于我国巨额外汇储备投资方向的多元化。
3、与美国马歇尔计划不同,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对世界经济具有更广泛的经济效益。与美国的“马歇尔计划”不同,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是一种更无偿的“赠予”,对于区域经济的贡献更加显著。美国“马歇尔计划”的主要资金都用于购买最终产品进行美元)的服装能拉动美国上游产业2.57个单位的产出。而1个单位的服装仅能推动欧洲当地产业0.87个单位的产出。这于基建投资有天壤之别。
而中国的“马歇尔计划”采取基建输出的方式,基建投资作为上游产品,弱投资于国外,其产生的引致投资、引致消费并没有留给中国,而是留给了“一路一带”的沿线地区,因此可以说“一路一带”确实会繁荣一路、富强一带,这是中国赠予地区经济增长的外部效应。
“一带一路”须循序渐进地展开,加强危机应对保障机制,并增加海外援助中对中国下游产品的需求
“一路一带”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清醒地注意到san点。
其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基建投资收益有赖于后续军事保障。美国“马歇尔计划”有充分的军事保障,美国作为二战后第一军事强国,需保障经济的后花园欧洲与苏联对抗。当今中国面临的地缘政治形式十分复杂,从中国多年在欧亚开发的经验来看,必须对海外投资可能面对的多方面困难有充分的准备。
其二,循序渐进的原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对外的基建输出也应当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资金的投放上采取“试水”的态度,充分保障投资的回报率;在地区选择上,可以选择试错成本较低,国际关系相对良好的国家首先进行合作。
其三,借鉴美国马歇尔计划的经验,我们今后在海外的投资和援建计划中,可以增加对我国下游产品的需求的比重,用以扩大对我国经济的拉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