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08-10-3 00:55:00
你似乎并没有逐条回答27楼的说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3 09:52:00
以下是引用林汉扬在2008-10-1 21:30:00的发言:

谢谢!但是你怎么会称呼在下这个“阳”而不是那个“扬”呢?莫非你老兄。。。。。。呵呵

因为拼音直接联想出汉阳了。。hanyang=汉阳 涵养 含氧 韩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3 09:57:00
话说这个题目赶快提供解答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3 10:20: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3 11:05:00

实际消费量/这个必要的标准量=满足率,最大为1即效用最大化。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thread-366925-1-1.html&replyID=154484&skin=1

那您可否赐教给大家 当效用最大化时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3 14:06:00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8-10-2 10:23:00的发言:

私下觉得此题给的条件不清晰。

 

1、生产率不清楚。例如:甲每天平均生产的青菜、肉类、大米分别是青菜8公斤、0.2公斤肉类、0.1公斤大米。我们要弄清楚的是,生产可否转换,意思是甲的任意时间可否用来生产任意一种产品。如果楼主列出的是最高产量,那么,我们说,无论如何,甲每天生产的青菜最高产量就是8公斤,哪怕他把生产肉类和大米的时间都用来生产青菜也于事无补。因此,我们的结论是:楼主给出的产量是极限产量。

林汉扬:可能的确不能够清楚表达,例如:“甲每天平均生产的青菜、肉类、大米分别是青菜8公斤、0.2公斤肉类、0.1公斤大米。”这句话可能会导致有些人会有以为青菜8公斤、0.2公斤肉类、0.1公斤大米是分别单独全力生产各自的产量,我应该更为:“甲每天平均生产的青菜、肉类、大米是青菜8公斤+0.2公斤肉类+0.1公斤大米。”即每天平均生产率是(青菜8公斤+0.2公斤肉类+0.1公斤大米)/平均每天,平均的强调就是生产不可转换,我正是暂时不想搞的太复杂怕人更加不懂,使其简单化了。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dispbbs.asp?boardid=4&replyid=154855&id=366925&page=1&skin=0&Star=3

 2、需求的数量是否是刚性的。依效用理论,效用会随需求的数量发生变化,从最低需求量到最佳需求量有个变化的曲线。不知楼主说的“必要”是何意思。如果说是最佳需求量,则应该给出最低需求量(生存必须的量)和需求的变化过程(也可以不给出)。在此,我们假设楼主给出的是最低需求量。

林汉扬:必要量就是最佳需求量,或者称之为“必要标准量”、效用标准量、使用价值标准量等等

 

3、必须要增加一个条件,即:三人协作并不能使生产情况改善。

林汉扬:上面已经强调了每天平均生产率就是固定不变的意思,三人协作也并不能使生产情况改善或者变坏。

 

4、如果以上三个条件符合楼主的意思,则有:

 

  a、因为青菜总产量为8.4公斤,总需求量也是8.4公斤,所以三人必须每天都生产青菜,任何想通过交换得到全部青菜的企图都会造成灭顶之灾。因此,在此例中,系统平衡非常脆弱,必须做到信息完全透明,否则,系统就会崩溃。

 

  b、由于三人互相依存,任何交换比例都是无稽之谈,有可能达成妥协的是,劳动时间的平衡。可以想见的是,无赖占有优势。

 

  c、由于只有大米适合储存,会有一些大米积存下来。

 

题外话:本题是很极端的例子,现实生活中很可能并不存在。

 

以上的问题不能回答你因为涉及到答案,所以,我只能说你说的有道理,但是,离我想要的答案还有距离。

  本题的确是很极端的例子,现实生活中很可能并不存在。但是,这是解决现实生活的跳板,如果我们还考虑交易费用、生产条件、生产成本、机会成本(或者三种物品的生产可转换性)、生产率、必要标准率(必要量/时间)的波动等等也加进入本题,那么,它就不是脱离现实生活的问题了,但却也就更加复杂了,怕是没有人能解决,这个模型虽然只有三个人,然一而二、二而三、三而多嘛!三人的问题能解决,多人的问题的解决就不远了,你说是吗?

好久没有与老兄讨论了,希望能继续下去。


 

[em10][em26][em25][em27][em10][em10][em26][em26][em25][em25][em27][em2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3 14:08:00
以下是引用ytaoxyan在2008-10-3 10:20: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ytaoxyan在2008-10-2 17:29:00的发言:

如果是这样,那么,他们应该从而实际消费的量就是必须需要消费的量----否则何谈理性?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dispbbs.asp?boardid=4&replyid=154484&id=366925&page=1&skin=0&Star=5

秃头上的苍蝇----明摆着的,那还用问吗?

呵呵!别卖关子详细些好吗?可能是你自己以为是那样也未定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3 14:09:00

maggie8670:

实际消费量=这个必要的标准量,引入时间即实际消费量率=必要标准率,当效用最大化时实际情况是类似于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状态但又有点不同,它是:一种健康的合理的状态,是整体的“自我实现”状态是一个人生理、心理、社会与自然的天人合一的和谐状态;整体的“自我实现”状态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类似于参佛悟道者所说的得道成佛的大境界;,常人不可能一步登天达到那个境界那只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可能永远也达不到,但是,可以有不同的阶段逐层次去实现,它们分别是:1生理—>2心理—>3社会—>4与自然的天人合一,从小我到大我的过程。我在这个例子以人与食物的关系,正是从生理的自我实现层次分析,从而心理自我实现—>从而社会自我实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3 14:10:2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3 14:14:00
以下是引用与圣光同在在2008-10-3 9:57:00的发言:
话说这个题目赶快提供解答啊!!

呵呵!不急嘛!还得与各位聊聊,学习学习他们怎么样想的呢![em2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3 14:16:00
以下是引用与圣光同在在2008-10-3 9:52:00的发言:

因为拼音直接联想出汉阳了。。hanyang=汉阳 涵养 含氧 韩阳

哈哈!我还以为你在现实生活中认识我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3 15:34: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3 19:05:00

林汉扬教授:

         呵呵 您说的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啊 恩 也蛮有道理的 看来甲乙丙仨人还挺麻烦的啊 不是简单的换换东西就OK的啊 最后的境界应该是三个人同时自我实现了  这个有点难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3 22:37:00

66楼:

1、基本没有疑义。

2、最佳需求量应该是个变量,只有最低需求量近似恒量。因此,我觉得此题存在疑问。

3、同1。

4、a、b、c是在假设需求量为最低需求量时的情况,似乎和老兄的意思相左,可暂不讨论。

由于2存在疑问,老兄解答此题时可能要费一番心思。

蛮期待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4 12:03:00

 

2、最佳需求量应该是个变量,只有最低需求量近似恒量。因此,我觉得此题存在疑问。

这个最佳需求量同1的每天平均生产率是(青菜8公斤+0.2公斤肉类+0.1公斤大米)/平均每天,一样也是“每天平均的"都是为了简单化。(其实,在下的研究已经可以放弃这些条件设定)可以参考我的《时空经济学的四个基本量它们之间的关系》一文(可惜该文的图表部分不能显现出来) 。

4、a、b、c是在假设需求量为最低需求量时的情况,似乎和老兄的意思相左,可暂不讨论

这个也是为了简单化,最佳需求量或者必要需求标准率现实中是个变量而且是一个范围值《时空经济学的四个基本量它们之间的关系》一文也有说。

[em1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4 12:25:1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5 13:43:00

给个答案看看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5 17:59:00
以下是引用ytaoxyan在2008-10-3 15:34:00的发言:

如果你真不知道,那不急.等你给大家公布完你的答案再说.不会令大家失望的.

呵呵!给大家公布完答案还怎么挑战所有经济学高手
[
啊?提示了那么多还要我公布完答案。一旦我公布完答案你又可能会说你的也是这样,那我的努力不是白费?还是你先来吧![em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5 19:04: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5 20:14:00
以下是引用ytaoxyan在2008-10-5 19:04:00的发言:

你这么想?那么我告诉你,我的答案就在你的主贴中,一切都是现成的.由我与你的对话,我已经一步一步地把证明过程做完了.

这回放心了罢?来罢,你没见人家都等不急了?

你的答案就在我的主贴中?一切都是现成的.由你与我的对话,你已经一步一步地把证明过程做完了.?在哪里???

[em45][em09]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5 20:26:0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6 01:03:00
甲每天平均生产的青菜、肉类、大米分别是青菜8公斤0.2公斤肉类、0.1公斤大米,

甲每天必要的青菜、肉类、大米分别是青菜2公斤0.5公斤肉类、1公斤大米

所以甲必须拿出多余的6公斤青菜,去换取不足的0.3公斤肉类,0.9公斤大米。

乙每天平均生产的青菜、肉类、大米分别是青菜0.2公斤1.8公斤肉类、0.1公斤大米;

乙每天必要的青菜、肉类、大米分别是青菜2.4公斤0.6公斤肉类、1.2公斤大米;

所以乙必须拿出多余的1.2公斤肉类,去换取不足的2.2公斤青菜,1.1公斤大米。

丙每天平均生产的青菜、肉类、大米分别是青菜0.2公斤0.1公斤肉类、4.2公斤大米;

丙每天必要的青菜、肉类、大米分别是青菜4公斤1公斤肉类、2公斤大米;

所以丙必须拿出多余的2.2公斤大米去换取不足的0.9公斤肉类。和3.8公斤青菜。

市场上青菜,肉类,大米的供给为:6,1.2,2.2,需求为6,1.2,2.0所以多余的0。2公斤大米会储存!或许会被丙消费掉!

设均衡时价格依次为X,Y,Z.

则有:

   6X-0.3Y-0.9Z=0

  -2.2X+1.2Y-1.1Z=0

  -3.8X-0.9Y+2.0Z=0

可知上述方程组是有解的,交换的结果是甲乙都生活在温饱线上,丙有些剩余!如果丙将所有的大米都用于交换,就已知条件单从数学来看是没有解的。但从经济学的意义来看,由于大米供过于求,价格下降,有人可能会消费过多的大米,而放弃一些其他东西的消费,但是这样的调整会使甲乙二人的必须基本需求结构被破坏,使效用下降,而丙可能会消费的更好!这是规律使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6 05:56: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6 11:54:00

79楼的解答只能说有点接近了,但是还不是我认为最好的。80楼你认为79楼的解答与你的答案相比如何?


大家可以继续关注:我的答案已经给大家准备好了,如果三天内还没有人挑战成功,我将公布自己的答案,到时大家可以挑毛病指点在下!

[em1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6 15:09: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6 15:18: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6 22:00:00

79楼:

哥们,你自己解了没有啊?

解:x=y=z=0

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7 13:47:00

84楼,

从最基本的线性代数可以知道,方程组是有非零解的,很明显,系数矩阵是不满秩的,r=2.而未知数的个数N=3,则方程有解!而且是唯一的!

z=1,y=218/154 x=自己算!

x=y=z=0是你自己算的?验算了没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7 23:35:00
以下是引用ytaoxyan在2008-10-6 15:09:00的发言:

用不着那么费劲.

我问你,你是把你的问题当成数学游戏,还是当成经济研究?

-----------------------------------------------------------------------------------------------------------------------------------------------------------------------------------------------------------------------------------------------------------------------------

你以为呢?我的许多文字表达的意义是单纯的数学可以表达的吗?数学从来就是手段或者工具形式,缺乏了明确的概念内容数学符号就是一堆没有意义数据。

我的数学水平只有小学水平,而且,我看到数学符号就头疼,我一般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应用数学符号,只是为了逻辑推算的合理和简明,因为文字表达是许多诡辩者容易偷换概念的手段,逻辑能力不强者是不容易区分的。绝大多数中国人之所以会被一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的《资本论》的阶级情绪倾向所误导直到现在还在死胡同里面打转正是在于此,任何先有结论才再来勉强推理的学问都不可能成为科学。

这位老兄,既然你自己认为可以给出答案,甚至“用不着那么费劲”,那么,我们在10月9号中午12点左右一同亮出答案任何.?

正这之前,你可以试一试回答我这个问题,因为你的能否回答它,我认为是能否回答这道题的关键。

请问丙个人必要剩余的2.2公斤大米与2公斤大米对应的使用价值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一样的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7 23:36:1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8 00:08:00

6X-0.3Y-0.9Z=0

  -2.2X+1.2Y-1.1Z=0

  -3.8X-0.9Y+2.0Z=0

z=1,y=218/154 时,代入1式,x0.221,代入2式,x0.272,代入3式,x=0.191
唉,兄弟,麻烦你算好直接写出答案好不好?

郁闷,真想说句粗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8 00:12:00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书非好辩;
不审视,即褒贬皆误,后来治学要深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8 05:03: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8 07:43:00

79楼:

   6X-0.3Y-0.9Z=0

  -2.2X+1.2Y-1.1Z=0

  -3.8X-0.9Y+2.0Z=0

1式+2式+3式=0,因此:其中一条方程式应该去掉。因此,此题解集是无数个的。但可求出x:y:z=0.2156:1.312:1

如果是三条独立的三元一次方程,它的解应该是唯一的。故一望即得出了x=y=z=0的答案。

在87楼,我有态度不严肃的地方,请包涵。另外,也请兄弟在解释问题时能够给出完整的答案。

尽管你的方程组有解,我还是不同意你的看法。

且静待楼主公布答案再讨论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