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1329 0
2015-04-21

     机器人的使用领域主要限于工厂,那里环境受到精确控制,降低了机器人与人接触的风险和感知周围世界的需要。所以,机器人制造本身就是很大的产业,发展方向将体现“三个更”。

    一是智商更高。机器人的智能性与人脑差距悬殊,假设人脑是一台电脑,每秒可以执行38千兆的命令,而世界上最强大电脑深蓝只能执行这个数字的0.02%。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有待提高,模糊处理能力也要有质的飞跃,具备一定的“情商”,更善解人意。


    二是灵敏度更好。“手”是机器人的短板,人的手有惊人的精密性,里面有超过1万个“传感器”,这是机器人望尘莫及的。今后的方向是模拟生物神经系统,继续改进机器人传感器和抓取系统,使机器人更灵巧。


    三是价格更便宜。工业机器人价格目前下降至13万美元左右。成本结构大致是本体22%、伺服系统25%、减速器38%、控制系统10%以及其他5%。今后,降低减速器和伺服系统成本是关键。


    机器人在中国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向高端转变、参与国际分工的新挑战,加之人口红利逐年降低、生产力成本上升,在高精尖领域和危险岗位广泛使用机器人是必然趋势。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到2016年,我国机器人保有量将超过13万台,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我国目前70%的机器人由外国厂商生产,减速器和伺服电机基本靠进口,价格居高不下,机器人创新及应用空间巨大。


    如今,在汽车、电子电气等产品已实现自动化的制造业领域,约有85%的工作可由机器人代劳。化工和金属等行业也会越来越多地运用最新颖灵活的机器人。而目前只有10%的可自动化岗位实现了自动化,发展空间十分可观。按照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分析数据,2014年,工业机器人的销售量为20万台,年增长近23%。所以,在精细化和标准化的高精尖领域,机器人具有常人难以比拟的长处。在全球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时代,机器人必将在众多行业大显身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