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奥肯定律_简介_对策建议
奥肯定律(Okun's law)失业意味着生产要素的非充分利用,失业率的上升会伴随着实际GDP的下降,描述失业率和GDP之间的这一关系的经验规律称为奥肯定律。
由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提出的,用来近似地描述失业率和实际GDP之间的交替关系。其内容是,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实际GDP便低于潜在GDP2%。例如,假定失业率为8%,比自然失业率高2%,那么按照奥肯定律,实际GDP就比潜在GDP低4%。
对策建议:
调整产业结构
1、调整产业结构,以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发展服务业为主来带动需求。对于传统产业,一是要积极扶持支柱性产业,特别是房地产业和汽车制造业,推动这两个能带动服务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健康发展,以扩大就业;二是要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深加工附加值,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延长产品链,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三是要加速制造业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的重组。对于服务业,由于目前其占GDP的比重少、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小,往往成为地方ZF倡导而不大力推行的产业。事实上,大力发展服务业,对长期经济发展和解决长期就业问题有着治根治本的作用。第三产业是就业增长弹性最大、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
适合国情
2、面对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相对稀缺的资本资源,在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要特别注意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及技术密集产业的协调发展、合理布局。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程度相对较高、资本密集程度和技术能力适中的产业,增加产业中的劳动含量,提高劳动投入的贡献率。
民营经济
3、推动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大力发展“三非”就业。首先,要培育非公有制企业,它可以为消化大量的国有企业富余劳动力创造环境。2001年中国平均每天就有4000多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入民营企业实现再就业。其次,提倡非正规就业。相对于正规就业而言,非正规就业是指未签订劳动合同、无法建立或暂无条件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一种就业形式。随着市场导向机制的建立,非正规就业比例逐步上升是一种必然趋势,承认非正规就业将有助于再就业问题的解决。第三,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密集型产业
4、发挥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根据要素禀赋学说,一国在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中,应生产和出口该国资源相对丰富的产品,进口资源相对稀缺的产品。中国现阶段的要素禀赋特征是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中国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发展国际市场所需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出口应成为中国现阶段出口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可以增加资本积累,在就业压力逐步缓和时,再逐步转到重点引进和发展技术和资本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达到技术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