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一个名叫 cross-culture management 的 presentation。 我想为同学介绍中华文化对管理者管理方式的影响。
我个人认为,中国管理分为2类: 1. 旧式管理。 2. 新式管理。
旧式管理:主要受儒家文化所影响,就是我们所提到的儒商。儒商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结合内圣与外王,把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所产生的新的观念结合。儒商是指有文化的、讲道德、善理财、会管理、创效益,并且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综合创新能力的商人或企业家。
人与物的关系是管理的基点。 一种是以人为本, 通过调动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实现对物的有效利用; 一种是以物为基础, 用物来规范和激励人, 使人与物达到有机结合, 创造出经济效益。
儒家管理遵循的是前一种思路, 即以人为本, 把人当作经营中最根本的、能动的因素, 并通过对人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关心和激励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实现对物的有效利用, 创造出优化的经营业绩. 这与旧时的西方管理又有很大区别, 西方以物为基础, 以人为工具来赚取利益。
新式管理: 即我们大部分公司所采用的管理方法。“西 方 管 理 学 ”对 于 以 市 场 经 济 为 背 景 ,以 自 由 竞 争 为 特 点,以工商企业和公共事业机关 的法人组织为研究对象,以 法制社会为外部表征,以现代化为目标的任何文明样态都有 普适的价值。这是西方管理学产生、发展并发挥作用的“水 土”,也是其作为人文学科的有效性的客观条件。而且西方的管理是“企业属性”,它充斥着浓厚的资本色彩,它的诞生是为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冲着维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来的。所以西方管理目标的确立是以行动效率和经济利益为终极指向的。
这就是我所想到和查到的资料。如果有朋友有其他观点,请留言一起讨论。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