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754 0
2015-04-29

  

  自2012年教育部要求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以来,创业教育在国内高校正在大范围铺开。在此背景下,提出建立一套成熟的效果评价体系似乎恰逢其时。那么,这套体系应该怎么建立呢?

  该不该建立

  目前网络上存在一种声音,认为创业教育既不需要评价,也很难评价。因为创业教育属于能力型教育,而非知识型教育。简单的评价根本不起作用,而更具分量的应该来自于学生的行动——学生最终敢于创业、善于创业,那就是教育的成功;反之,也就意味着创业教育的失败。

  2012年,创业教育被纳入了高校必修课,在这之前,我们是没有创业教育学科的,目前大家还都在探索尝试之中。然而,即使一种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也需要包括评估部分,否则不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这门课程也就失去了教学意义。

  于是,该不该建立这样一套评价体系,似乎变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

  需要分清两个概念,那就是对创业教育整体的“评价”,以及对学生是否掌握一门课程知识的“考核”。我们当然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但在创业教育起步阶段,大家还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背景下,就通过评价的方式设定太多条条框框,显然为时过早。

  该怎么建

  基于现在建立一套评价体系为时过早,所以谈及未来这套体系该如何搭建,那么,在当下的教育背景下,一套成熟的考核体系又该如何建立呢?目前国内并没有统一的考核指标体系。现在大家还各自为战,一般评价标准也比较笼统。大多数高校一般采取创业计划书、创业实践等比较动态的方式考核学生,按照严格的学科标准进行量化则很难做到。

  而在学校层面,各种创业比赛的获奖数就成为了衡量学校创业教育水平的最重要标准。一次全国性大赛,一个省里只有两所学校获奖,那这两所学校自然认为自己就是最成功的。然而这样的考核标准显然过于单薄。

  那么,一个成熟的考核体系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至少在学生层面,应该包含以下几个要素。

  首先是学生的接受程度。对于学校而言,学生是服务对象,是顾客。其从课程中获得的收获和体会是最重要的。我们需要衡量学生主观上对课程的满意度。

  此外,在考评方式上,通常的商业计划书模式是否全面,是否涉及到了学生需要掌握的必要内容也是一个问题。仅仅这样还不够,创业有很强的实战型,我们也需要通过校园内的模拟式创业,如代购、微信创业等形式,培养和考核学生的创业素质。(源于千人智库,eww150430zyy)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