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文转贴自香港文化人陶杰今天的文章。陶君有才子之称,但其专栏文章的错漏,以往曾被另一文化人潘国森篇辑成《修理陶杰》一书。这一方面反影出读者看陶君的文章要有批判性的态度,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陶君的文章在香港是有市场的。
这篇文章主要是说美国的金融海啸随了是由制度和贪婪的问题所引起之外,也有政治家好心做坏事的远(源)因。颇堪玩味,须然有不合国情的内容,也删节转载如下。
█:内容不合国情,故刪去。
==========================
金融海啸的原因
金融海啸是谁引发的?不是布殊,也不是华尔街,更不是一般人以为的贪婪的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前总统克林顿代表的美国█派。
还记得克林顿刚上台,就标榜为「战后的一代」,也就是所谓 baby boomers 的新总统吗?克林顿一上台,就要所谓大变,其中一项「改革」,是要让平民都拥有自己的房子。
一九九三年,克林顿提名了旧金山女性人权活动家艾婷堡进参议院。艾婷堡很维护同性恋权利,曾经主张要增加聘任同性恋者当童军教练。这一年,这个美国版的社民连女长毛,当了克林顿政府的房产与市政发展部的助理部长,专责「房屋机会平等」。
克林顿政府在这个女人影响之下,把房屋政策推向激进的「改革」:他认为,让黑人、墨西哥移民和工人拥有房产,可以减少街头罪案,令穷人的下一代更专心读书。
妨碍此一「改革」的障碍,是华尔街的银行。本来,银行是一个谨慎的行业:「银行家是这样一种人:天晴时,他坚持要把他的伞借给你,下雨了,他第一个把雨伞收回来。」听过这句名言吗?银行是很现实的,绝不会向他认为三年后有机会失业的、收入不稳定的人借贷买房子。
但克林顿政府却叫华尔街借贷得更有「创意」,艾婷堡亲自在全国设立办事处,监察银行对低收入者拒绝借贷的「歧视」行为,她认为,银行对黑人低收入者收紧借贷,是歧视他们的肤色。总之银行不对,一切是「歧视」,她还推动立法,认为房地产广告中「主人房」(Master Bedroom)一词有「歧视」意识,令黑人想起当奴隶的往事,应予废除。
好笑吗?在克林顿政府的行政淫威下,华尔街的银行界纷纷顺从放松借贷的「创意新银行学」,「创造」了投资银行和基金对外胡贷滥借的金融泡沫。布殊上台,想扭转这股劣势,叫银行看得紧一点,但一来已经形成所谓「市场」,二来困于反恐,如果我是布殊,看见这个烂局,我也会撒手不管。美国人还会选奥巴马,还要更多的 change?头号█仔总统克林顿已经把美国的金融学 change 成一座海啸的地狱了,傻仔们,继续追求民主党的 change 吧。
不幸中之大幸,是克林顿的老婆希拉莉输掉了,让这个██回朝,世界会更悲惨。今天的布殊沦为███,是克林顿逼他的,今天的金融海啸,不是证实了███对,罪魁祸首,除了克林顿,就是宣扬人人都要财富██的███。
==================================
younvtongju 按:
孟子曰:“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子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为政者当然没有可能精通经济金融(和所有其它学问)之道。但退而求其次,又有那个政治家是真知道谁是通暁现实世界经济金融道理的大师?知道了,他又会否请教受教?他请教受教了,他的下属又会否请教受教?
悲乎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12 10:10:27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