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三十年(也许会有人提出不同意见,但不可否认,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三十年。我们在总结这三十年中国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考虑一下三十年的改革所带来的问题有哪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未来在哪里?
2007年,中国经济的基尼系数就已经达到了0.48.贫富比更是达到了55倍左右。
我们以前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特征是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中公有制经济比重连年下降(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中国经济中的公有制经济能否再继续下降下去,下降到多少才会威胁到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还是已经失去了主体地位)?如果不能保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中国的经济改革将走向何方?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一针见血!
但是,如果真的发展到撕去面纱,中国苦苦建立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何收场?
中国人民会愿意吗?
怎么做才能防范于未然?
国家征用农民土地,可不是一次两次了,农民朋友是心甘情愿的把土地交出去吗?
如果工业经济中的公有资产可以一点一点的变成私有,土地凭什么不可以?
况且,土地实际上只能由农民以私有制的形式世世代代的耕种下去。
任何一种制度都不可能传至千代而至万世。随着历史的前进总会有一种新的制度代替旧的制度,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找到一种适合我国的制度并在恰当的时机施行,只要把握好时机,而所施行的制度又确实对我们国家和人民有好处,就算是几种制度翻覆施行又有什么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