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组织管理与领导力
947 0
2015-05-11
    仇人除了让人生恨还有什么用处呢?刘邦和曹操给了我们两个很好的例子。
   
    《三国志》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曹操与张绣战于宛城,张绣降而又反。曹操自己受了箭伤,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都被杀死。后来,张绣二次投降,曹操不记前仇,“执其手,与欢宴”,拜张绣为扬武将军,还让自己的儿子娶了张绣的闺女。后来张绣在平灭袁绍集团的战争中建立了很多功勋。此举还使得很多曾与曹操为敌的人放下了内心的顾虑,真心来归降,从而使曹操的实力得以迅速壮大。
    曹操的心胸气度确实令人钦佩。我们相信,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是不可能去爱杀了自己儿子的敌人的。用一个仇人而让人人归心,团队更加壮大,曹操这样做,完全是出于战略上的考虑。确实是胸怀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
    刘邦的例子更具有典型性。
    汉高祖刘邦定了天下,开始封赏功臣,大家都在争功抢功,局面很乱,稍不留神就可能出大乱子,而且刘邦已经注意到功臣猛将们开始私下拉帮结派了。于是他问张良怎样才能控制住局面。张良说,很简单,主公要先封雍齿。雍齿是刘邦的旧部下,曾经投降项羽,给刘邦造成了巨大损失,刘邦曾经说,等得了天下,第一个就把雍齿烹了解恨。张良说,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大王最恨雍齿,现在你先封雍齿,所有的功臣都会看到,连雍齿这样的仇人做了贡献都可以受封,更何况别人呢,这样大家就不会争抢了。后来,刘邦封了雍齿,果然争吵平息了。这叫做“封一人而安天下”。
    给待遇必须符合由远及近的原则。先要给那些和自己不亲密、接触不多、甚至有过矛盾的下属,给这样的下属应有的待遇,那么整个队伍就稳定了。相反,如果先给自己身边的、和自己关系比较好的下属,即使给得恰当公正,其他人也不会认可,大家会说领导心里只有和他自己亲密的人,没有别人,这样的想法一旦蔓延就特别容易招致祸端。
    有人觉得,用仇人比较难,因为心中的仇恨难以消除,而用亲人就比较容易了,因为心中没有仇恨只有亲切。其实,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因为人们都对自己的亲人怀有更高的期望,所以也就格外容易受到伤害。比如,走在大街上,如果被一个陌生人嘲笑一句,心中的不痛快很快就可以放下,但是如果被自己的至亲骨肉同样当众嘲笑,那份恨意很长时间都会无法消除。
    前边讲到汉高祖刘邦对许多跟自己有仇的人都给予了封赏,但是他惟独没有封赏自己的侄子。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刘邦在发迹之前,有一次到自己哥哥家去吃饭,刘邦的嫂子撒谎说没有饭了,不肯让刘邦吃,刘邦心里就记了仇。对外人,即使想取他性命的人,他都可以原谅;对亲人,一顿饭没有吃到,仇恨就牢记心中。这叫做“怨不在大小,在于伤心”。
    因此,亲人间是特别容易造成伤害的,同时,亲人的恩情又是比较容易忽略的。这就好比每个人都离不开空气,但是我们往往会忘记空气的存在,最常用最重要的,往往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外人为我们做点事情,我们可能很容易就感动了,我们的亲人每天都在为我们操心费力,但是往往被忽略掉,正所谓“亲人仇仇上仇,亲人恩恩下恩”。正是因为这一点,在工作中任用亲人,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需要保持理性,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行为。常拿亲人当外人,方使亲人似亲人。


书摘:赵玉平《青梅煮酒论管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