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方向:
主要研究领域为计量经济学。他在理论计量经济学上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主要贡献包括计量经济学模型检验以及非参数和半非参数模型估计。
他的1996年Econometrica 文章(与范延勤教授合作)将一致模型检验问题推广到了半非参数和非参数模型。
他的1999 年J. of Nonparametric Statistics文章 (与范延勤教授合作)将独立数据U统计量中心极限定理推广到了相关数据的情况, 从而使得非参数模型的一致模型检验问题可以推广到相关数据的情况。
他的1999年J. of Econometrics文章将1996年Econometrica文章的结果推广到了相关数据的情况。
李奇2004年JASA文章,以及2007年R.E.Stat的文章(与Peter Hall和Jeff Racine 合作)将非参数模型估计问题推广到了离散数据的情况,而且这两篇文章首次证明了可以用由数据决定的方法选取光滑参数来自动去掉无关解释变量。
李奇2010年J. of Econometrics文章(与李东合作)又将非参数模型估计与检验的理论推广到了可以由数据来自动选取光滑参数的情况。这些结果大大推广了非参数计量经济学的应用范围。
李奇教授的学术专著(与Jeff Racine教授合著):《非叁数计量经济学理论》由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出版社于2006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将其译成中文出版。
近期李奇教授又开展了对因子模型的研究,他和他的学生将哥伦比亚大学白聚山教授和S.Ng教授确定因子个数的方法推广到了无穷维的情况。李奇教授还和清华大学的白重恩、欧阳敏教授研究上海和重庆试征房产税对房产价格的影响(已发表在2014, J.of Econometrics)。
自1991年以来,李奇已经在经济学及统计学的国际期刊上发表了130多篇文章,其中很多是国际一流经济学及计量经济学刊物,包括 Econometric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Jounral of Economic Theory,Jounrnal of Econometrics, Economtric Theory 以及国际一流统计学刊物,如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Annals of Statistics 和 Journal of Multivariate Analysis。
根据1989-1995理论计量经济学文章数目的个人排名,李奇的个人排名排在全世界第四(来源:表格6,Badi H. Baltagi (2003) “Worldwide Institutional and Individual Rankings in Econometrics, over the Period 1989-1999: An Update”, Econometric Theory, Vol.19, page 192).
根据1989-2005理论计量经济学文章数目的个人排名,李奇的个人排名排在全世界第八 (来源: 表格6,Badi H. Baltagi (2007), "Worldwide Econometrics Rankings: 1989–2005", Econometric Theory, vol. 23, Page 971). 李奇于1999 年在加拿大获安大略省(首届)省长杰出科研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