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又看到有人拿印度人口结构说事,说是龙象之争印度耐力持久潜力巨大,中国不多生孩子的话肯定搞不过他。看完此枪稿,唯有呵呵二字。
年轻人有活力自不待言,但若以中国年轻人没印度年轻人多来断定中国将来不及印度,似乎就没那么靠得住了。当然,好像你没法说他错,因为人家说的是“将来”,将来还没来呢,何来证据?但问题是,不知道该文的作者是否承认人与人是存在差别的,1个高级技工的有用性是8个甚至10个文盲劳工都无法匹敌的,何况人于人之间的差别不仅在于智力,更在于其所掌握的各种资源。最近大理在搞丐帮大会,不知道他愿不愿意也加入这“天下第一大帮”呢?呵呵。
再从人口结构说,这位说“印度很牛”的人士认为年轻人占比多,则社会更具进步性,照此言说,此君应该属于落后范畴,俗称“垃圾”,这么自我贬低不知还有何底气大放厥词呢?已自我定义为社会的包袱还不自省,不知道珍爱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好的生存空间,反而为了一己私利,广种薄收,自己先爽了再说,不怕被后人戳脊梁骨甚至掘了祖坟么?
今日,英金融时报中文版网站上的一篇文章赫然入目——人口结构将进一步分化中国楼市,大意是年轻人少了,买房供房的来源就少了,房地产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嗟乎,我恍然大悟,原来是有利益在里面啊,赤果果的怎么就没注意呢?原来如此啊,不生娃,以后买房的就少,那房价永不落的神话怎么唱?不行,为了money决不能如此。100%的利润就可铤而走险,何况抹黑国策这种嘴皮子功夫?
对此君我开始理解了,呵呵。
随他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