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张祥龙给儿子设计了一套儒家婚礼仪式。20日,经作者张祥龙授权,儒家网发布了这一儒家当代婚礼仪式的文案,引起轰动。该文原载于《复见天地心:儒家再临的蕴意与道路》一书,去年收于东方出版社的当代大陆新儒家文丛。
张祥龙,一九四九年生于香港九龙,后随父母迁居北京。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任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主要著有《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海德格尔传》、《从现象学到孔夫子》等。

张祥龙(资料图)
以下为原文:
说明:这是本书作者为其子结婚设计的儒家婚礼仪式,于庚寅年(西历2010年)举办,效果不错。它的特点是:一方面依据《仪礼》、《礼记》,特别是《朱子家礼》中记载的儒家古代婚礼,另一方面则为了适应当代人的实际生活境况而做出必要的减化和调整。力求保持住儒家婚礼的内在精神,也就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礼记·昏义》);换言之,上尊“天地亲君师”,下启“夫妻子女胤”,呼应阴阳生生时化,顺理家庭亲情伦理,既喜庆亲和,又神圣庄重、渊源有自。通过场地的布置、庆联的文字、音乐的选择、服装的配合,以及“祭神迎娶”、“祭神被迎娶”、“亲迎”、“告拜”、“礼成”等仪式环节,力求将儒家婚礼的精神曲折周致地层层展示和实现于当场。
此设计仅仅是尝试,还望同仁及行家赐教,以便改进。
宗旨:以儒为本[1],适中大方,敬慎正信[2],喜庆高雅。
时间:傍晚时分开始,因古时的婚礼都在“昏”(黄昏入夜时)。

婚礼程序:
一.先导:
堂前背景:中间贴大红双喜字,两边贴对联是:
“天地親君師[3],恩重源長;夫妻子女胤,情深意厚。
橫批:(待定。可暗喻新郎新娘名字)”。
[后面拜天地和拜孔子(师)即面向此对联的上联。]
男方父母在礼堂门口欢迎来宾;来宾入席就位;
双方父母入席;新郎新娘各随其父母入席[新郎父母的席桌在所有桌席的前边右侧(由于下面仪式中,新郎新娘要拜“天地”“师”的右联,所以此席只能在进门后的右侧),新娘父母的席桌在所有桌席的前边左侧]。
二.入场:
主持人宣布婚礼仪式开始(放音响代鞭炮,并奏一曲儒家乐曲,比如《宣圣颂》、《大婚颂》等);
主持人重点介绍在场的家庭和来宾。

主持人请新郎和新娘的父母离开桌席,各自就礼仪之位。新郎父母坐在全部桌席的前方右边或北侧(此仪式所举行的礼堂门朝东,故有此方向;不同朝向的举办场地当有相应的变通),坐北朝南;新娘父母坐在前方右边或南侧,坐南朝北。
主持人请新郎及男从者(古代称“从者”、“御”,现代从俗称为“伴郎”)[4]离开各自桌席,在新郎父母身后站好。
主持人请新娘及女从者(古代又称“媵”[5],今称“伴娘”)[6]离开各自桌席,在新娘父母身后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