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491 0
2008-10-17

似乎已经坚持不住的楼价终于迎来政策的关照。日前,一些地方政府纷纷推出各异的政策和措施以稳定当地楼市。据一些尚未证实的消息称,中央也在酝酿“放松”房产调控政策,具体包括取消对二套房的限制、下调房产税和延长个人房贷偿还期限等措施。

房地产业无疑是横跨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最大的集合领域,在多数经济危机之中,地产泡沫似乎都在充当“危机之母”的角色。因此,中国经济的稳定性除了受出口下滑的威胁外,作为拉动经济增长重要力量的房地产建设速度放缓以及市场价格下跌,不管是对经济增长还是金融健康都至关重要。因此,地产业是中国经济稳定的关键所在。当前的中国楼市经过连年的高速增长,大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都进入过高的区域,即泡沫阶段,分别只是泡沫大小而已。自2006年以来,中国针对楼市的调控政策都是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为目标的,当前各地楼市纷纷回落,应该是前期政策追求之目标以及市场周期的正常反应。

由于全球深陷金融风暴,各级政府担忧房价泡沫破裂破坏经济稳定也属正常,而当前中国楼价尚无明显大跌,只不过处于消费者与市场持续对峙的停滞期。随着全球衰退趋势日益明朗,中国楼市已经初具“堰塞湖”形态。在趋势和时间上来说,楼价必然下跌,若刻意维持泡沫不破,未来骇浪冲击之危害恐怕越甚。因此,在楼市还没有出现崩溃之前,政府确有必要做一些工作,及时疏导以防止出现最坏的情况。

但这种安排并非是刺激消费以维持现状,目前来看,各地政府出台的政策都是刺激住房消费为目的,甚至希望重新放行第二套房等投资行为以托住市场。这是一种无效的努力,因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经济正在陷入衰退,中国消费者不可能为了些许利好而贸然冲入市场,相反,我们看到的是更多高位买房的消费者要求退房,他们因在短期内遭受亏损而感到愤怒。各地政府希图通过此类无效政策托市往往耽搁了真正救市的最佳时间,可能出现危害极大的“硬着陆”,错过救市的时间之窗。因此,我们不反对救市,但是反对各类无效的救市,这种救市不仅仅可能会蛊惑少数消费者盲目入市而承受损失,对整个市场来说更加危险,因为它会让真正的危险在各类救市喧嚣的掩护下得以慢慢逼近。

稳定市场必须承认一个事实,即房价一定会回归理性,我们需要防止楼市崩溃而不是拒绝价格合理回落。防止崩溃一般需两个前提:经济增长不会大跌以及住宅价格有合理的底线支撑。因此,中央政府不能听之任之,更不能试图通过放松货币政策或者减税政策支撑楼市泡沫,而应大规模兴建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廉租房及针对特定收入阶层的中低价楼房,来救赎这个已经“泡沫化”的地产市场。这些建设可以拉动经济增长,而且有保障性质的住宅价格可以为商业性住宅市场提供价值或价格的参照,设置底线,防止市场非理性崩盘。事实上,美国次贷危机已经表明,让穷人购置商业住宅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大力发展廉租房和中低价格住宅的政策由来已久,只不过由于土地出让以及房产交易税收是地方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如果推行,不仅会减少未来土地圈钱的资源,还须支付一定的财政埋单,因此,地方政府执行很不积极,反而乐衷于通过控制土地供应节奏来获得高收益,并客观上推高了地方住宅价格。因此,中央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并制定详细、严厉的政策要求各级政府推进这项大规模的建设,既确保穷人的居住权,又可以通过建设度过目前需求减少的难关,更可防止楼市非理性的崩溃,而目前各地的无效救市政策应该休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