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一直认为货币资本家完全是一个寄生的阶级,他们没有对社会做出任何贡献,而只是从社会上拿走别人所创造的价值。这种观点,早已经被无情的事实证明是错误的了,而这次金融危机则再一次明确表明:只有那些其投资能够与社会需要相吻合从而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货币资本家才会得到相应的报偿,否则将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显而易见,形形色色的投资者皆是各种资本产品的提供者。可惜,这次他们的投资方向发生了错误,由这种投资所生产的产品没有其它可以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与之相对应,于是,这些产品的消费者最终无力支付价格——它相对于实际的购买力是过剩了。毫无疑问,国际市场因此而受到了打击,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了阻滞,而投资者个人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货币资本家是会毫无理由地获得回报的吗?如果他们把资本投向了某些最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方面,他们能够遭受如此损失吗?显而易见,只有满足那些有支付能力的社会需要,才能够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这是无须我们赘言的,投资者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得到积极的回报。不可否认,如果这种投资活动不是一种复杂的劳动,那也就不存在着投资风险问题了;而这种投资活动如果不是使他人乃至社会获得了利益,那么投资者的利益也就很难获得保障。而每一件普通商品的生产,难道不也完全是遵循着这样的原则吗?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所发生的最有讽刺意味的事件是:我们这个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竟然也打算到资本主义国家去剥削那里的人民了——她的主义此时到哪里去了?只是很可惜,偷鸡未成倒蚀了把米。那里的人民就是那么好剥削的吗?据称,中国在这次危机中损失了数千亿美元,而那位“股神”巴菲特则在几年前就已经抛光了次贷产品,并在近期使个人资产净增八十亿美元。中国是以国家面貌出现的货币资本家,巴菲特是以个人面貌出现的资本家,二者的高下在这次危机中是显而易见的。
一些人认为这次金融危机动摇了资本主义制度,更有人幸灾乐祸地说“市场万能论”在此次危机中被打了一记耳光。他们没有看到这恰恰是资本主义制度乃至其自由市场的自我修复机制的一个表现——它使阻碍社会进步者受到了惩罚,人们必将从中吸取教训。历史已经表明,资本主义在每一次危机中都获得了重生而并不是在这种危机中遭到毁灭;而恰恰相反的是,那些社会主义国家倒是在其国民经济濒临崩溃时选择了走向或重新走资本主义的道路。
不管今后资本主义国家将怎样调整其经济政策,无疑都不会改变其所有制性质——事实即是如此。对市场的限制从来就是必要的,也从来就是存在的;就如没有限制就没有自由一样,没有限制也就没有市场。只有恰如其分地受到限制的市场,才是真正万能的,难道一个唯利是图充满欺诈者的市场,会真实地反映社会需求吗?难道一个毫无远见充满盲目性的市场,会很好地满足人们的真实愿望吗?至于某种所有制形式,则只能是出于一种经济上的需要,而不应是一种政治上的标榜,从而一个社会的所有制如果不是由于一种政治上的限制,则只能是私有的。所有制只是人类的一种促进社会发展的手段而不是其目的,因此各种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只不过是在适应经济上的客观要求而已。一个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只能是出于人们的一种自愿选择,它不会排除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如果你愿意并有经济上的可能性的话。换言之,只要人们具有取得生产资料所有权的自由,这个社会就是私有制的——哪怕一个国家只有百分之一的企业是私有的,也同样如此。毫无疑问,在这种情况下,公有的企业事实上只是出现于私人不愿意开办或其开办的社会效益低下的领域——这一切都是为着人类的目的服务的。
关于货币资本家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本人在年初曾有一篇文章以之为标题专门过进行讨论,现附于后。
现在我们应当扪心自问的是:本次金融危机到底是打了谁的一记耳光?
------------------------
附:
货币资本家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
麦肯锡分析家认为,世界上每1000家破产倒闭的大企业中,85%是因为企业管理者决策不慎造成的。
——国际管理咨询顾问学会(IMC)
现在,当我们说资本家是分工的必然产物——从而是劳动的时,有人似乎不再如以前那样不加区别地提出异议;而是把目光由职能资本家更投向了货币资本家,从而仍旧坚持认为,货币资本家不是分工的必然产物——从而是不劳动的。
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货币资本家究竟是不是分工的必然产物,从而是不是劳动的。
当我们首先说到一个人手头有一笔可观的资金(或财物。下略)时,不知会不会有人要追溯这笔资金的来源,从而以这种来源的“正当性”来判断对其支配从而相应取利的“正当性”——不过,我不相信现在还有人会如此愚钝。历史的追溯,实在是大可不必,我们只须从货币资本家产生的必然性说起就可以了。
现在对我们的来说,一个问题便是:一个人应当怎样处理他的资金——显然,将资金存入银行与我们的问题是一致的,从而我们不予进行这样的考虑。那么,这个货币所有者有三个选择:一,把它放在家中,慢慢地花掉——如果他没有其他收入以支付其日常开销的话;二,借与他人,不收利息或收取利息;三,进行投资,由自己管理或委托他人进行管理。
对于第一点,诚然,这种选择不会对任何他人的利益造成侵害,但无疑却往往对所有者不利(我们在此不必在形式上作银行利息损失的考虑,而特殊的极端可能我们显然也要排除)。原因很简单,只要我们承认生产力无论如何是发展的,那么,任何不是与其条件相适的用于直接享受的生产物的不恰当的保存,都会在总体上降低其所有者的福利;而此时,若另有人恰恰需要这些资金,那么我们将会发现:人们的这种行为取向非但不利于所有者个人,同时也不利于整个社会。
这样,我们就可以进入到第二点的讨论。显然,此时把资金无偿地借与他人是有利于借者的。那么是否也同样地有利于所有者呢?
首先,我们且把由于生产力发展的因素而对所有者所造成的损失视为一种无法回避的现实,从而在表面上,如果借者能够按约定归还资金,则所有者似乎毫无额外的损失。但是,人们能够进行这样的保证吗?如果我们的知识是充分的,则显然能够进行这样的保证;但我们的知识显然是不充分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以所有者的自愿行为为籍口而认为他应当承担这种风险呢(注意,这时任何最终等值的抵押物的必然获得都是不可能绝对地预期的,就像风险并不是绝对的一样。而此时我们又不能设想一种超过一般水平的超额抵押,因为如果这样,就与我们的前提发生矛盾了,——这实际上是另外一个问题,它已经从属于正当利息的范畴了)?这时我们要注意到,这种借与关系是更有利于借者,还是更有利于所有者?就人们所面临的困难而产生的动机而言,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那么,是借者更愿意借入,还是所有者更愿意借出?答案也是显而易见的。于是,我们显然不能以之为籍口。
其次,对于这笔资金而言,如果我们仅仅从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则总是要以借与有能力归还者为宜;显然,这是不言而喻的——注意,这个问题在此与人们有无同情心无关。这样,所有者必须进行选择,从而他必须为这种选择付出代价——这同样是不言而喻的。于是,仅就我们前面设定的无偿地借与前提而言,所有者的行为,相对地——不利于自己。
这样,我们要进行两点考虑:
一,任何人是否有权利要求所有者做不利于他自己的事情?
二,所有者是否可能为任何人的利益而作相对不利于自己的事情?
如果我们从社会角度即人们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出发来考察,对于第一点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如果我们从自然角度即人们的生物本能出发来考察,对于第二点的答案显然也是否定的。而人,无非就是从自然存在到社会存在的这种双重存在的产物。
这样,就这种有利与不利以及各自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我们就会发现无偿借贷实际上类似于这样一种关系:即,张三为李四提供衣物,而李四并不为张三提供任何东西;从而这里只有李四是受益者。那么,为了使二人之间有可能存在着某种公平的关系,以我们最一般的常识:则李四应当为张三也提供什么——比如鞋子——显然,这个关系我们实际上是把其称之为交换关系。
于是,借入者必须为所有者在本金之外提供些什么,二者之间的关系才是公平的,换言之,惟如此借入者的借入才是正当的。而所有者的正当性则显而易见地在于:一是有利于他人个人的,二是有利于整个社会的。显然,人们在习惯上把归还本金之外而付与所有者的报酬,称之为利息。
毋庸置疑,无论是风险承担还是借贷抉择,都是人们行为从而行为的结果,而这种行为——根据我们对劳动的界定——是劳动的。
——我们要注意,虽然资金的表现形式——货币,具有一定的自然使用价值和社会使用价值,然而当人们以其为交换媒介从而以一种特殊商品的形式而为人们所支配时,却从来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它在运动中无时无刻不承载着其所有者加诸其上的劳动。如果我们仅从生产的角度而言,当借贷者需要一笔资金为其资本从而通过对其的使用以期获取利润时,他就需要首先获取这样一笔资金;但要获取的是这笔资金本身即对其的所有权吗?当然不是,他所要获得的只能是对这笔资金的一定期限的使用权。因为一定的使用权从属于一定的所有权,因而他要获取的是对这种资金的一定期限的使用权的所有权。也就是说,在资本市场上,成为商品的不是货币本身,而是一定资金的这种一定期限的使用权的所有权(对此,前人如康芒斯等曾有论述),也就是其所有者加诸其上的全部新的劳动。货币,从而货币的自然使用价值,不过是这种新的劳动的物质承担者。显而易见,由于货币即一定的资金所具有的特殊的社会使用价值原因,对于资金的需求也就成为了社会上的一种广泛需求。那么对于需求者来说,对这种资金的使用权也就有了社会使用价值——确切地说是一定期限的这种使用权的所有权具有了社会使用价值;从而一定期限的这种使用权的所有权也就具有了价值。那么,这笔资金的所有权从而其社会使用价值的来源在哪里呢?当然只能来自于其所有者的获取这种所有权的劳动和对这种所有权支配的劳动。就像一般商品的生产者对于如何生产商品以满足社会需要有多个选项从而会获得不同的社会评价一样,资金所有者对资金的支配从而通过这种支配或如何满足自己需要或如何满足社会需要也有多个选项,从而也会获得不同的社会评价。而这笔资金的任何一个需求者不过是这种社会使用价值的使用者之一,换言之,他不过是这种特殊商品的需求者从而使用者之一;从而他之所以为这笔资金支付价值,是因为他得到了对方的经过当时社会评价而确认的行为存在——劳动或劳动的结果,而不是因为他通过这种所有权而必定能在另一种场合的行为过程中创造出价值。假如情况不是这样,那么个人消费贷款的利息来源就是成问题的了。至于说这种社会使用价值的价值量的大小,则至少在表现形式取决于其相应的劳动在资本市场上——确切地说是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
现在,我们可以进入第三点的讨论了。
刘邦在总结其之所以得天下时说:“夫运筹策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及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显然,刘邦之得天下,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在于会用人;项羽之失天下则恰恰相反。我们可否设想让韩信与刘邦换下位置?如此天下将谁人得鹿?而如无刘邦,则彼三人可否聚集一处而共执牛耳?历史地看,这一切都未必不可知。
我们知道,一个企业从投资决策到产品生产及销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一个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正确与否,则又是其企业经营成败的必要前提。那么,什么样的决策才是正确的呢?人们自然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说:与人们的需要相吻合的投资决策才是正确的。诚然,最初的企业投资与经营活动往往是由所有者自己亲自从事从而人们是很难把二者区别开来的,但是如果我们承认人们必定是各有所长的话,那么,一个好的投资者同时也许是、也许不是一个好的经营者,反之亦然;如果我们再加上对分工之有利于劳动效率提高的这一规律性的理解,我们就会得出结论说,投资决策与生产经营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职能并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在某种程度及形式上发生分离——职业经理人阶层的形成与发展,就是最好的表徵(注:良好的经营行为,最后必然要表现在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优质的产品及其适当的价格上,从而这种行为毫无疑问地是一种满足社会需要的劳动);同时我们更要注意到,为商业企业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也早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换言之,对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所有者而言,其投资决策活动往往是通过其所选择的职业经理人实现的;从而选择并建立一个好的职业经理人队伍,往往是其投资成功与否的一个十分重要因素。因此,用人若刘邦者,方能成大事也。
显而易见的是:如果说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好的铁匠、好的缝纫工,那么,人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好的投资者吗?如果说没有铁匠与缝纫工的分工,人们得不到质价俱宜的铁制品与衣服,那么没有投资决策职能(请不要狭隘地看待分工的形式)与其他社会职能的分离,毫无疑问地就没有在既定科学技术水平下的对社会需要的最好的满足;如果说并不是人人都能够做出一种正确的投资决策的话,那么这个投资决策行为作为一种职能性社会存在就是必要的——一如铁匠与缝纫工之作为职能性社会存在是必要的一样。
一项正确的投资决策,从机会研究到详细的可行性分析,每一个环节都浸透着投资者那凝结着智慧与知识的汗水。有人天真地认为,只要有投资就有收益,从而忽视了投资行为是一种复杂而艰辛的劳动:典型一例是美国《时代》公司在其创办人亨利·鲁斯去世后,其任继者的投资决策便迷失了方向,他们投资一个项目就失败一个项目,最后导致“时代王国”的由盛转衰;而当年海南房地产业的由热转冷,则又给多少国人带来了深深的思考呢?显而易见,人们的这种天真的观念,如果是作为局外人,就很容易会认为投资行为本身是毫无价值意义的。如果是这样,那么,无数个失败者的失败就无从解释了。对于成功者,他们以所有者的身份为社会提供了满足需要的商品,他们是否有获得回报的正当性?有人坚持认为:商品从而商品价值并不是投资行为创造的,所以他们没有获得价值回报的正当性。对此,我们必然要产生这样的疑问:如果说一般的生产经营乃至直接的产品生产过程是价值创造的过程,那么没有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并面对什么样的市场等这样的投资者抉择,前者的存在难道能够成为可能吗?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其身体肌肉力量相同但之外的能力倾向不同的两个人,在做同一件事情时,可以取得同样的效果呢?答案毫无疑问是否定的。康芒斯曾说过这样的话:“体力劳动者本身必须是脑力的,否则猴子也能做他们的工作。”(315)显然,如果说一个人的头脑对于任何一个劳动者都是必要的;那么,投资决策过程难道不是对任何一种社会劳动过程也是必要的从而是这种社会劳动过程的内容吗?换言之,如果我们承认人们的投资决策水平是不尽相同的,那么我们的社会难道不需要那些有着相对高的决策水平的所有者吗?
我们已经知道,一个企业为社会所提供的商品是与其资本所有者的投资有着必然联系的,从而一个所有者的投资决策过程,也就是其着力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对于一个上市公司而言,它的很多股票持有人可能没有用手对其各种公司决策进行投票的权利,但是他们却有着用脚投票的权利。毫无疑问,在一个规范的市场中,这些所有者们的最终决策是与其公司的经营业绩分不开的,从而任何一个能够很好地满足社会需要的上市公司都会获得这些所有者们的青睐;反之,当然就会受到他们的抛弃——由此,经营者们的处境及其行为取向将可想而知。所有的企业,无不是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前提下才能完成其经营目标的。因此显而易见地,这些所有者们的决策在事实上也会影响到一个公司的生产经营与社会需要的关系,他们的正确行为总是促进着社会进步从而有利于社会需要的满足——他们会因此而得到奖酬;相反,他们的错误行为则必然会迟滞社会的进步从而使社会需要的满足受到妨碍——他们必定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无论我们对资金进行怎样的支配,都与利益二字相联系。显而易见地,你若想从他人处获得某种利益,则必须让他人获得相应的补偿;反之,他人如果从你这里获得了某种利益,那么就有义务让你获得相应的补偿。如果说是作为一个私人投资者,其投资的失败并不会侵害他人的既定利益;那么他的投资成功是不是会有助于促进他人的利益呢?根据前面的因果分析,答案显然是肯定的。因此,一切为社会提供资金的货币所有者,一方面他所执行的职能是社会分工的必然产物,另一方面他的行为必定有着获得价值回报的正当性(正当的界限是另外一个问题)。
--------------------------------------------
参考文献:
1, 夏禹龙等:领导科学基础[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
2, 谢科范:企业风险防范[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
3, 佘廉:决策失误解析[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
4, 托马斯·J·彼得斯等:寻求企业最佳管理法 [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
5, 汤姆·彼得斯等:赢得优势[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86。(注:汤姆·彼得斯即托马斯·J·彼得斯。)
6, 丹尼尔·科勒兹:麦肯锡分析[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
2008-2-8
另注:附文的红字为新加入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20 7:41:27编辑过]
严重与事实不相符合的论述。
你看哪个金融资本家受到惩罚了?
雷曼老总下台时候一年还是几千万美金。
如果这是惩罚,那就让惩罚来的更猛烈吧!
严重与事实不相符合的论述。
你看哪个金融资本家受到惩罚了?
雷曼老总下台时候一年还是几千万美金。
如果这是惩罚,那就让惩罚来的更猛烈吧!
高见.
看来你尚任重道远呢.
以下是引用leijy在2008-10-20 10:15:00的发言:
“马克思主义一直认为货币资本家完全是一个寄生的阶级,他们没有对社会做出任何贡献,而只是从社会上拿走别人所创造的价值。这种观点,早已经被无情的事实证明是错误的了。”
李先生:请你把马克思的论述引用出来。你将自己的滥竽充数强加给马克思,然后批评一通。缺乏起码的学术道德。
呵呵,果然引蛇出洞了.妙极,这么说,你认为马克思不认为货币资本家是一个寄生的阶级,他们是对社会做出贡献的,没有剥削剩余价值喽?那么,你找来一下马克思的见解如何?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thread-373588-1-1.html
不过,你是找不到马克思的相关论述的,因为你根本就是个不学无术.滥竽充数者-----本不想这以说你,可是,你总这样说别人,所以把这话再送还给你,也算是归了正位.
我倒可以按你的要求把马克思的话找来:
"货币经营者的利润不过是从剩余价值中所作的一种扣除,因为他们的活动只与已经实现的价值有关."
"要把自己的货币作为生息资本来增殖的货币所有者,把货币让渡给第三者,把它投入流通,使它成为一种作为资本的商品.....它不过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被转让:第一,定时期流回它的起点;第二,它作为已经实现的资本流回,流回时,已经实现它的能够生产剩余价值的那种使用价值."
"把货币放出即贷出一定时期,然后连同利息(剩余价值)一起收回,是生息资本本身所具有的运动的全部形式."
怎么样,你这个"不是"滥竽充数者,需不需要我告诉你这是马克思在什么场合说的话呀?
其实,根本不需要我找什么引文,对马克思理论稍有一点了解的人,用后脚跟想,也会想出马克思会是怎么一个态度,可是,我们这位经常指责别人指鹿为马,滥竽充数等等的曾经自称只有他自己才是我的真正敌手的"博学"的雷建炎先生.竟然连这一点常识都不知道----如果他知道将意味着什么?----我真不知道,你这是在贬低我呢,还是在抬高你自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20 11:14:36编辑过]
李登辉先生,你先界定了自己的劳动概念再批马克思吧。你所说的劳动与马克思说的是一回事么?我相信你的智商不至于那么低劣。那么你为什么还要大做文章呢?不能不让人怀疑你这个人的动机啊。
看看你自己的劳动概念:
“毋庸置疑,无论是风险承担还是借贷抉择,都是人们行为从而行为的结果,而这种行为——根据我们对劳动的界定——是劳动的。”
人们每天都在行为,行为都有结果。你吃饭消费还是行为呢。难道你能说吃饭也是创造价值?你不会说吃饭创造的粪便就是价值吧。混淆是非的本事你从来不缺少。你最喜欢用的词就是“毋庸置疑”,说明你心里是极端缺乏底气啊,想回避问题是不可能让别人接受的。其实这个问题就是你的软肋、死结。打到这里,你不死也发昏。
李登辉先生,你先界定了自己的劳动概念再批马克思吧。你所说的劳动与马克思说的是一回事么?我相信你的智商不至于那么低劣。那么你为什么还要大做文章呢?不能不让人怀疑你这个人的动机啊。
看看你自己的劳动概念:
“毋庸置疑,无论是风险承担还是借贷抉择,都是人们行为从而行为的结果,而这种行为——根据我们对劳动的界定——是劳动的。”
人们每天都在行为,行为都有结果。你吃饭消费还是行为呢。难道你能说吃饭也是创造价值?你不会说吃饭创造的粪便就是价值吧。混淆是非的本事你从来不缺少。你最喜欢用的词就是“毋庸置疑”,说明你心里是极端缺乏底气啊,想回避问题是不可能让别人接受的。其实这个问题就是你的软肋、死结。打到这里,你不死也发昏。
嘿嘿.先说点题外话.据网友说,你好像是个什么博士或在读博士生----不管它,反正有较高的学历就是了.根据你与我的对话及诸位网友的对话,可知----当然这是主观的,你这个人,一,人品不怎么的---如今在此已经是臭名昭著且成过街鼠目寸光之辈了,二,偏见极深且自以为是,正如有网友说你,以自己的无知来说明别人的错误.一个作学问的人,和上述这二样沾了边,估计这辈子也只能是属于混的那种了.而最为治学之大忌的是,你这个人不审慎,喜欢信口开河----这种个性的一个副产品就是缺乏逻辑性.外在表现就是前言不搭后语,说话漏洞百出而不自知,总是自掴耳光.当然,表现不仅仅这些,如脸皮厚,行为幼稚等等不一而足.那么再加上这一条,你这个人基本就是废物点心了,唉,只可惜了纳税人的银子了----也不知是那个导师这么有眼无珠.也难怪,这种现象,也算当今中国之一大特色了(巧了,我昨天在学术监督那儿刚转贴了一篇剖析中国学术环境的文章.感兴趣者不妨一观.必能知我言不虚)
好了,说正题.前面最后一点对你的评价是有原因的.你以为这天下你考虑最周全的了罢?可惜,你还是嫩了点.告诉你,我来此论坛发的第二个贴子,就是专门讨论什么劳动的.你既然想批评我,那么你就应当对我的观点有所了解才是,从而作到有的放矢,然而,你显然没有这么说----你既然知道我喜欢用“毋庸置疑”这个词---不错,你说的很对,那么你应当有所了解呀,莫非你是胡意混淆视听?如果这样,我倒要问问你的动机是什么了.
进一步地,你说马克思的意思与我不一样,这说明你对马克思的观点根本就不了解---这一点我早就领教了,要不怎么说你自以为是呢.你当然会申辩,那么就请你自己把马克思所界定的劳动的概念找到让我等学习学习罢.
最后,你说我喜欢说“毋庸置疑”,是说明我极端缺乏底气.好嘛,我倒想听听,你是以什么样的逻辑由前者推演出后者来的-----请!顺便问一句,你明白这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吗?
人们每天都在行为,行为都有结果。你吃饭消费还是行为呢。难道你能说吃饭也是创造价值?你不会说吃饭创造的粪便就是价值吧。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thread-373588-1-1.html&star=2#187945
补充一下,你的这段问话,说明你愚蠢透顶.至于我什么会这么说,你自己想去.
对于《关于劳动价值论的通俗评价》一文,因过于简要,今天想来,有一个问题需要补充一下,否则,将会使读者产生不应有的疑惑。
既然我们要研究什么是劳动的价值尺度,当然首先要清楚: 究竟什么样的人类行为才能算是劳动。
---------------
这是我那篇文章中开头的二段话.现在正无事,便找来贴这儿.这二段话正是对应了你的"你先界定了自己的劳动概念再批马克思吧"这一句话了.先不管界定的怎样,事儿是办了罢?那么,我对你的评价你觉得委屈否?   
  
[em05][em05]李登辉先生,你先界定了自己的劳动概念再批马克思吧。你所说的劳动与马克思说的是一回事么?我相信你的智商不至于那么低劣。那么你为什么还要大做文章呢?不能不让人怀疑你这个人的动机啊。
看看你自己的劳动概念:
“毋庸置疑,无论是风险承担还是借贷抉择,都是人们行为从而行为的结果,而这种行为——根据我们对劳动的界定——是劳动的。”
人们每天都在行为,行为都有结果。你吃饭消费还是行为呢。难道你能说吃饭也是创造价值?你不会说吃饭创造的粪便就是价值吧。混淆是非的本事你从来不缺少。你最喜欢用的词就是“毋庸置疑”,说明你心里是极端缺乏底气啊,想回避问题是不可能让别人接受的。其实这个问题就是你的软肋、死结。打到这里,你不死也发昏。
那你说说按马克思的定义什么是劳动?
按我的理解,马克思不就是循环定义吗——劳动是创造价值的人类活动;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
很多人对投资者的偏见就是类似于,只见贼吃肉,没见贼挨打。
投资那么容易吗?一个风险投资经理,平均10次投资中有一次成功,就属于非常出色的投资人。你只见他那一次成功,没见他9次失败,那是感觉人家的钱好赚啊!
我记得以前看到过统计,说社会上公司的平均5年存活率,不到10%。大多数公司撑不了5年,可见要投资搞成一件事有多难。
我一个朋友,白手起家,现在他的公司一年的现金流已经超过3000万。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管你干什么,如果不是每天都花16小时进去,那是不会成功的。事实上炒股都是如此,你不是每天花大量时间去研究,哪儿那么容易炒得比别人好?炒股也是一种投资,但是不要说每天花大量时间研究就不是劳动。其他的投资者也是一样,他要做出决定投资什么项目,就需要花时间去研究,这也是劳动。
就像楼主说的那样,投资人的劳动的价值就是:为社会指明方向:到底干什么是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更多的价值的。这个结果就是:更有可能创造更多价值的项目得到了支持。
嘿嘿.先说点题外话.据网友说,你好像是个什么博士或在读博士生----不管它,反正有较高的学历就是了.根据你与我的对话及诸位网友的对话,可知----当然这是主观的,你这个人,一,人品不怎么的---如今在此已经是臭名昭著且成过街鼠目寸光之辈了,二,偏见极深且自以为是,正如有网友说你,以自己的无知来说明别人的错误.一个作学问的人,和上述这二样沾了边,估计这辈子也只能是属于混的那种了.而最为治学之大忌的是,你这个人不审慎,喜欢信口开河----这种个性的一个副产品就是缺乏逻辑性.外在表现就是前言不搭后语,说话漏洞百出而不自知,总是自掴耳光.当然,表现不仅仅这些,如脸皮厚,行为幼稚等等不一而足.那么再加上这一条,你这个人基本就是废物点心了,唉,只可惜了纳税人的银子了----也不知是那个导师这么有眼无珠.也难怪,这种现象,也算当今中国之一大特色了(巧了,我昨天在学术监督那儿刚转贴了一篇剖析中国学术环境的文章.感兴趣者不妨一观.必能知我言不虚)
好了,说正题.前面最后一点对你的评价是有原因的.你以为这天下你考虑最周全的了罢?可惜,你还是嫩了点.告诉你,我来此论坛发的第二个贴子,就是专门讨论什么劳动的.你既然想批评我,那么你就应当对我的观点有所了解才是,从而作到有的放矢,然而,你显然没有这么说----你既然知道我喜欢用“毋庸置疑”这个词---不错,你说的很对,那么你应当有所了解呀,莫非你是胡意混淆视听?如果这样,我倒要问问你的动机是什么了.
进一步地,你说马克思的意思与我不一样,这说明你对马克思的观点根本就不了解---这一点我早就领教了,要不怎么说你自以为是呢.你当然会申辩,那么就请你自己把马克思所界定的劳动的概念找到让我等学习学习罢.
最后,你说我喜欢说“毋庸置疑”,是说明我极端缺乏底气.好嘛,我倒想听听,你是以什么样的逻辑由前者推演出后者来的-----请!顺便问一句,你明白这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吗?
说了一大通,都是骂人的,就是不敢介入实质问题。可见你的人品比谁都差!!用你的话说,这是“毋庸置疑”的,对吧?!
就算别人说的都不对,你说的都对。那好,你把自己对劳动概念的理解讲出来啊!你为什么连个屁都不敢放?!!
严重地缺乏自信,心理鬼太多了,怕美国鬼子来找你算账吧?!!
你要是真的有点水平,就把你的劳动概念讲出来吧。你骂人的本事是一流的,而学术水平啊,哈哈,算个末流都不入流。不相信,你就讲你的劳动概念,我等这你的回话,好不好?!
说了一大通,都是骂人的,就是不敢介入实质问题。可见你的人品比谁都差!!用你的话说,这是“毋庸置疑”的,对吧?!
就算别人说的都不对,你说的都对。那好,你把自己对劳动概念的理解讲出来啊!你为什么连个屁都不敢放?!!
严重地缺乏自信,心理鬼太多了,怕美国鬼子来找你算账吧?!!
你要是真的有点水平,就把你的劳动概念讲出来吧。你骂人的本事是一流的,而学术水平啊,哈哈,算个末流都不入流。不相信,你就讲你的劳动概念,我等这你的回话,好不好?!
呵呵,我的人品如何,那也不能由你说了算哪---不过你我也算一说,你不是喜欢弄个什么投标贴吗?你何不再弄一回?
你说:"怕美国鬼子来找你算账吧?!!"?????嘿嘿,说你语无论次了罢,哼,你倒说一说,你怎么会得出一个我怕美国人找我算账的结论?
我骂人的水平还行吗?谢谢夸奖.可是这也算骂人吗?我可是一个脏字也没有呀.不象你,张口闭口屎啊尿的,就好象在茅坑里生出来的似的.不过,我真正骂人的本事你还未见识呢,但我可不敢骂人,我怕封了我的ip或把我锁定.更怕斯文扫地.你好象是很好这口----你说你好点啥不行?走到哪多臭呀.
至于我的"学术"水平嘛,不用你说,我有自知之明.你看我何时自我吹嘘过?你说不入流就不入流呗.无所谓.只是,你似乎对我这不入流的学术--恐怕学术也谈不上---倒蛮感兴趣的嘛.俺俩不应在一个层次上啊.你是怎回事儿?不怕我这不入流的误了你的宝贵时间?
"算个末流都不入流。不相信,你就讲你的劳动概念,我等这你的回话,好不好?!"
,你难道可以根据我的劳动概念而判断我入不入流嘛?那么你认得这下面这几个字吗?
"告诉你,我来此论坛发的第二个贴子,就是专门讨论什么劳动的"
你何不自己找去---很容易嘛,你可以把它顶上来啊.然后专门开个贴子批判---你一向喜欢这样吗.正好我现在有时间.网速也算将就.我等着.
求求你了批批我罢.我好看看我究竟不入流在何处,也好反省反省.努力努力.争取入流啊---上进之心,人皆有之,不象你,专好于我等不入流的混在一起.
求求你了,批批我罢!
求求你了批批我罢.我好看看我究竟不入流在何处,也好反省反省.努力努力.争取入流啊---上进之心,人皆有之,不象你,专好于我等不入流的混在一起.
求求你了,批批我罢!
我为何要自己去找?我这个人很懒。其实我不需要去找我就知道,你根本就不懂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就你上面那一通废物就已经说明了问题。炒股是创造价值,什么都是创造价值,吃饭拉屎也是创造价值。你说什么不是创造价值?
我知道你很勤快,动辄又臭又长,逻辑混乱,到处歪曲马克思。你那么勤快,认为自己都对,干脆就引用过来吧。而且最好是一句和几句话概括,我没有太多时间看你的垃圾帖子,能和你讨论这个问题已经给了你较大的面子了,我的时间宝贵着呢。
对了,不知道你那些“又臭又长”有没有人给你发工资啊?我想肯定是有的,要不然你的经济人积极性怎么那么强烈?!就此而言,我声明除外。
我强烈声明:“李登辉先生的又臭又长的帖子因为有人给他发工资而创造价值”
10.人身攻击:反驳别人的观点,不是针对对方的观点发表意见,而是针对提出该种观点的人的出身、职业、长相、地位、道德品质等与论题无直接关系的方面进行攻击,这就犯了“人身攻击”的逻辑错误。例如:公共汽车站上。大家正排着整齐的队伍按先后顺序有秩序地上车,忽然来了一个抹着口红,衣着入时的女青年插队。 一个衣着朴素的农民拉了她一下,并说:“请你到后边去排队!”女青年回头一看,满脸怒气地说:“拉我于什么!乡巴佬,你也有资格来坐汽车?”
这位女青年正是犯了“人身攻击”的错误。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在辩论不过别人的时候便说:“你算老几?凭你这长相,狗嘴里哪能吐出象牙来?”“看你那德行。不知羞耻,还有脸出来讲话!”等等,这些说法都犯了人身攻击的错误.
换了多少马甲了?呵呵。
我有人身攻击么?
我只不过是用你的理论来分析你自己的行为而已,结果你自己不接受自己的理论,我有什么办法?!
搞双重标准?美国鬼子向来如此,污蔑别人是什么无赖国家更是厉害。你可不要再向它学啦,好不好?!
求求你了批批我罢.我好看看我究竟不入流在何处,也好反省反省.努力努力.争取入流啊---上进之心,人皆有之,不象你,专好于我等不入流的混在一起.
求求你了,批批我罢!
我为何要自己去找?我这个人很懒。其实我不需要去找我就知道,你根本就不懂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就你上面那一通废物就已经说明了问题。炒股是创造价值,什么都是创造价值,吃饭拉屎也是创造价值。你说什么不是创造价值?
我知道你很勤快,动辄又臭又长,逻辑混乱,到处歪曲马克思。你那么勤快,认为自己都对,干脆就引用过来吧。而且最好是一句和几句话概括,我没有太多时间看你的垃圾帖子,能和你讨论这个问题已经给了你较大的面子了,我的时间宝贵着呢。
呵呵你找的借口你以为会有人信吗?有打这些字的功夫,早就找来了.我已经告诉你了,我来发的第二篇即是,怎么,不敢叫真了吧?是你主动提出来的问题,当然要你来找.你的时间很多的嘛.曾经专门发贴子讨论我的贴子,看贴子的时间更不成问题了.你以为我和讨论是给我面子嘛?呵呵,你挺会提拨你自己的哟.这话由我说,倒差不离.
你说我不懂马克思的劳动概念,那好呀.你把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找到,你演绎可以,但我原文也得有啊.怎么样.试试罢,光说不练是假把式.你现在就如旧天桥那个卖狗皮膏药的,白话的唾沫星子飞溅,就是不想动真格的,原来是卖大力丸的.
我的文章长短都有,至于臭不臭,那不由你说得算了.不过,你说臭,很正常,你说香,那才怪了呢!因为什么呀?因为你久居茅厕之畔了呀(或生于此也未可知也),久而你也不闻其臭;恰恰是香的,你才会以为臭的呀.
而逻辑混乱与否,那得有证据说话.我可不象某人,把我的网名李冬会打成李登辉,竟然狡辩说是用拼音打的图省事所以这样云云(大意这样),嘿嘿,你说你是不是小儿科加逻辑混乱呀?退一步说,这点事都没有勇气承认---你承认了能死啊?你说你的人品如何罢?
你说:"对了,不知道你那些“又臭又长”有没有人给你发工资啊?我想肯定是有的,要不然你的经济人积极性怎么那么强烈?!就此而言,我声明除外。"
由这一段文字,就可知你这个人主观性极强,并且,由此也可知,你对于价值理论及人性的理解是极其狭隘的-----这话,你未必能够理解.
来罢,别费话了,赶紧去顶贴子.然后找毛病讨论.快点给我点面子罢,我等着你给的面子风光呢?切!你也不怕大风呲了你的牙!
来罢,别费话了,赶紧去顶贴子.然后找毛病讨论.快点给我点面子罢,我等着你给的面子风光呢?切!你也不怕大风呲了你的牙!
少废话,赶紧把你的劳动概念讲出来,你要不敢讲就是熊蛋!!
搞双重标准?美国鬼子向来如此,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dispbbs.asp?boardid=4&replyid=187834&id=373588&page=1&skin=0&Star=3
由这句话,可知你不过是个狗肉锅而已-----别告诉大家你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搞双重标准?美国鬼子向来如此,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dispbbs.asp?boardid=4&replyid=187834&id=373588&page=1&skin=0&Star=3
由这句话,可知你不过是个狗肉锅而已-----别告诉大家你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对了,我这个狗肉锅就是专门煮你这个狗肉吃的。一毛五一斤,普惠老百姓,降低通胀压力,大家都喜欢着那。不把美国狗都煮熟吃了,怎么会有中国人好日子过?!
对了,我这个狗肉锅就是专门煮你这个狗肉吃的。一毛五一斤,普惠老百姓,降低通胀压力,大家都喜欢着那。不把美国狗都煮熟吃了,怎么会有中国人好日子过?!
李连杰,姚明算不算美国狗啊?
李连杰,姚明算不算美国狗啊?
你没见李连杰演过美国狗么,那可是真的狗哎。给中国人丢尽了脸。你那么喜欢引用他,可见他对你的影响很大,你是不是也要学他去演狗?!
| 李连杰不介意套狗箍  | 
| 金羊网 2005-02-16 14:38:11  | 
| <script></script> <style id="FOUNDERSTYLE"></style> 由李连杰主演、洛比桑监制、袁和平担任武指的好莱坞新片《丹尼是条狗》(暂名),虽然早前因宣传海报问题惹来公愤,但却被外国影评人大赞李连杰于片中表现出色。网上也流传该片的制作花絮,李连杰被工作人员修剪发型时露出一脸趣怪表情。 李连杰已有3年没有作品在好莱坞上映。去年他接拍该片,在片中饰演一名只有7岁智商,但却练得一身好武功,后来被贩卖做地下黑市拳手的男主角丹尼。为求突出他被残酷对待,片方在电影宣传海报上要他戴上狗箍,没想到此举惹来公愤,法国发行商随即修改海报来平息风波。影片试映后,有外国影评人大赞李连杰在片中表现出色,相信影迷们得悉后一定感到安慰。 近日,网上流传该片的制作花絮,看李连杰在整理发型时露出的趣怪表情,已知李连杰对套狗箍也不太介意。(王尚) 李连杰新片表演有突破  | 
少废话,赶紧把你的劳动概念讲出来,你要不敢讲就是熊蛋!!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b4i373588s3p.html
---
呵呵,这一句"少废话"应当我说才对.既然是你认为我的文章有问题.我也告诉你你说的那个问题对于我不是个问题,那么,你不服气的话,这就应当由你来继续找才对.除非你只是虚张声势---你这样人的在中国目前大有人在,没办法,中国教育制度所结的歪瓜劣枣--大伙将就着下酒罢.你这种人属于眼高手低的那种,什么东西只能泛泛而谈.一个人一生能够做明白一件事儿就已经不错了,人的精神总是有限的,而你这种人却什么都想凑过去装一把明白人,但一叫真就瘪茄子了.你乃中国学术界浮燥病之感染者----这是中国学界的AIDS,你算是没治了----就等着嗝屁朝凉罢.
现在,我把那文章名及开头几句话(这已经告诉过你了)并地址给你,没不是说没有时间吗,这回一点总可以了罢?
[原创] 关于《关于劳动价值论的几点通俗评价》的补充讨论 .
"昨天发了《关于劳动价值论的通俗评价》一文。今天想来,有一个问题需要补充一下,否则,会使读者产生不应有的疑惑。
"这个问题就是:究竟什么样的人类行为算是劳动。当然,这个问题在此只能简单一谈,而不能面面俱到。主要是我们在此只要有一个一般的感性认识就足够了。"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thread-265799-1-1.html
另外, 巧得很,那文章中也曾提到过证券市场,意思与我这文章中的意思是一致的:
"读者可以想一下,在一个规范的证券市场中,什么样的股票或证券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你会回答,当然是市场前景最好的上市公司的了,那么为什么这样的上市公司市场前景最好呢?答案自然应当是,因为这样的公司的产品是最受消费者青睐或最能满足市场需要的。那么由此,你——若是作为一个投资者,便与消费者或市场联系起来了,你的行为,实质上就是满足了消费者或市场的需要,——上市公司就是你的最直接的消费者。"
你看,我什么都可以弄来,就是不弄关于劳动的概念的话.我倒要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想讨论这个问题.现在,你再推三阻四就毫无道理了.当心我把那二字大大地送还给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