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经济,最为本质的含义在于,一些生产要素组合以后可以转化为产品。例如土地,劳动和少量稻谷组合以后便转化为许多倍的稻谷。简单如农产品复杂如飞机都是如此。一些物品(如果把劳动也看作物品的话)组合以后转化为另外的物品。这种组合方式数以万计。谁来进行物品的整合以转化为其他物品呢?只有人。土地不会自己和稻谷结合。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使得各种物品在人的努力之下组合并转化为其他的物品。如果一些价值低的物品组合转化为价值高的物品,那么这种转化对于社会而言是有益的,如果转化为价值低的物品那么这种转化就是不合意的。价值是一个主观判断,不是某一人的主观判断,而是整个社会的判断。单个的人可以组织和转化物品,而更为常见的是以企业的形式在组织和转化物品。这种组织和转化的判断分散地由个人和企业决策。
当个人和企业发现了某些物品的组合之后可以转化为更有价值的物品之后,他们要实现这种转化,首先就必须整合这些物品(生产要素)。但是整合的方式只能是交换。在那个没有货币物物交换的时代,这些人只能用自己剩余的有价值的物品去交换别人的那些东西,然后来进行生产。例如,一个猎人可能会用自己积攒的动物的皮毛来交换别人的硬木和做弓弦的材料,然后制作一张更为有力的弓箭,从而射杀更多的猎物。当有了货币以后,这些人就必须用自己积蓄的货币来交换别人的物品。如果积蓄的货币不够用来交换这些物品,那么这种预期有利可图的生产就不可能进行。直到积攒够了货币才可能使潜在的有利可图的生产得以进行。有了银行以后,这些人就可以向银行借足够的货币来交换需要的物品,进行生产得到更有价值的产品,这些更有价值的产品出售以后换得的货币就可以用来还给银行并支付利息。而银行里的货币则是许多人的积累,这些存钱在银行的人是因为他们没有发现某些物品的组合可以得到更有价值的物品。所以通过银行的吸收储蓄发放贷款使得货币流到了那些能够把低价值的物品组合转化为高价值的物品的人或企业。这些人用这些借来的货币实现了经济的增长。
所以,货币对于经济增长的强有力的推动,一方面来源于货币极大地方便了交换,从而极大较少了交换的成本(如果物物交换,那么双方必须同时中意对方的物品才可能发生);另一方面,货币使得很多潜在的生产得以实现。当然后一种作用的发挥建立金融系统十分有效的基础之上。只有金融系统有效才能让那些发现有利可图生产机会的人能够容易地借到钱。而这就有赖于,掌握金融资源的机构和个人对于这些人或企业的判断能力。人们可以通过证券市场直接借钱给他们,也可以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借钱给他们。如果证券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是十分有效,那么可以想见货币对于经济的极大推动。但当他们有效性发生问题,借钱给错误的人或企业时,收不回贷款,就会产生问题。个人以买股票的形式借钱给他们,如果判断错误,导致的结果是股票下跌,个人的钱损失,但股市有数以亿计的人,有人判断错误有人正确,这种分散性决策是抗风险的,部分人赔了钱但多数人是不赔钱的。由于银行的货币乘数作用,银行对于贷款判断错误所导致的银行倒闭,带来的结果不仅是银行的损失,更导致许多存款消失而使储蓄者损失和货币总量的减少使得贷款更加不易。贷款的不易,使得很多可能的潜在的有利可图的生产不能进行。我一直十分强调这些潜在的生产,因为它们的发生不仅直接导致经济的增长,而且通过生产的乘数作用成倍地促进经济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