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美国梦》编导保罗•韦茨经常谈到,:“我们想要的总比我们已经拥有的要多得多,人人都有梦想,但很少能如愿实现,即便你生在超级大国美利坚”
正如这外编导一样,美国仍然沉浸在大国梦,而美国民众们沉浸在世界一等公民的梦境中时,当清晨从梦境中醒来,很多一等公民失去了居住的空间,当美国人仍然以为这一次的危机是他们美国人一生经历的大大小小危机的一部分时,危机又一次让很多人失去了工作。即使到此时,美国人仍然认为在这场危机中美国人不会输,因为他们还有世界上最强的货币----美元,最强大500强公司。然而现实告诉我们,美国正一步一步失去一哥的位置。
当美国地产业经历他们最大风波时,美国人依然想着政府可以保护一切。然而清醒的人已经看到,这一次美国靠自己的力量是不是能救的过来。当我们国内为目前的楼市争执,政府该不该救的时候,美国已经开始怀疑他们能不能救过来。
也许对次贷,对金融危机我们分析了很多,消费过度,阴谋论等等时。美国的在全球的经济地位随着美元一次又一次的危机已经不断下滑,911以后许多人推断纽约将不会再是全球金融的中心。也许美国人不承认,但是时间告诉我们,纽约在金融届的地位终究会易主。在美国不断扮演世界警察这个角色可曾想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美国在美国执政的成员,在竞选时不许诺人们很多好处时,是无法当选的。在任内经济不能增长时,他们面临着下台。美国人太把自己的经济当回事。
当政府给予民众太多自由时,也就以意味着政府失去了太多的自由。人权应该得到尊重,人民的想法应该倾听,但是当人民的想法危及到国家长期发展时该怎么办。一个选择领导不是以高瞻远嘱作为选择的第一目的,预示着未来国家的发展总是会被短视的眼光而阻挠。
人民对于官员的选择太多依赖于自己喜好,而当美国的民选由实力选变为偶像选的时候。许多影星登场了,美国的政治开始成为一场选秀赛。外貌,谈吐,对民众的态度过多的被人民重视,而他们对于未来国家发展规划的思想成了没人关注的东西时。民选的结果是,一场好莱坞式的电影。在一场轰轰烈烈的枪战后,主角死了很多,然而死的更多是配角。美国人为自己的价值观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政府的选秀产生的结果就是每个美国执政人员永远开始关心报表,开始关心任期内的经济发展。而对于国家长治久安,越来越少的人关注这个问题时,美国经济在二战以后,不断爆发的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机做出了答案。美国很庆幸,每一次危机他们都安然无恙的度过了。他们依旧可以追求自己的梦想依旧可以追求人权,依旧可以追求平等和自由。然而为这些金融危机买单是美国政府以他们国际地位下降来弥补。
美国经济的下滑,欧盟开始有了想法也许是时候欧洲人该做主了,于是欧洲行的行长谢里夫发言说,我们先从布雷顿开始吧,或者接着他该说我们也经历一下美国的历史吧!也许美国人的历史没有很清醒的给一母同胞的欧洲人上了课,国家要追求强大,但是不可以显示强大。
“居安思危”,这句老话,无论那个国家真该好好学习。而中国要学习的不仅是这一句还要更要学习“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
当我们为美国的金融创新和制度创新过分陶醉时,可曾想过这些这些创新所基于的目的是什么,当我们过分迷恋于欧美国家人民生活的物质充裕时,可曾想过一个十万万人口的大国,全面复制美国社保是一场怎么样的灾难。当我们质疑政府的决策,可曾想过你是否客观的看待这个问题了。人最大毛病就是自私,建立政府的目的就是为了平衡公益与自私之间的矛盾,就是为了在长治久安和短视狭窄之间做出抉择。
美国人要反省,每个中国人也要反省,当我们为自己的生活境遇愤愤不平时,可曾想过你对社会做了什么。当我们为官员腐败而怒不可遏时,可曾想过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也许正如广告语所说:
“面对公益,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