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观点,我觉得值得商榷。是什么现象和数据支持这种观点呢?
西方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如果是减少对中国产品的需求。那么要看,减少了多少需求,以及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程度。如果出口对于中国经济的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是十分显著,出口依存度不是很高,那么“中国经济陷入困境”之说似乎严重了。
我经常向企业主了解企业生活经营情况,有几个现象可以支持我的观点:
1、我老家附近办了一家纺织厂,我骑车从厂边经过时,原先职工宿舍楼窗外凉晒的衣服少多了,感觉很冷清。我妈家隔壁一位妇女就在这家工厂上班,我专门去了解她,她说现在工厂开工严重不足,职工还没剩三分一了,还担心的说这个厂会不会倒闭,她说如果倒了一个月连一千多的工资也没得挣了。听一位老企业家说:“我办纺织厂有三十年,虽然其间也有起起落落,但今年是最困难的一年”
2、由房地产业陷入困境,但房价依然很高,大量房屋销售不出,因此房地产开发施工萎缩,造成钢筋销售出,钢价大跌,很多钢铁厂处于半停产状态。本人所在的地方很多人外出投资办钢铁厂,这个消息应该是比较可靠的。
3、最近听一位朋友说,以前很挣钱的媒碳行业,现在也不好挣了。
根据海关总署提供的数据:今年1-8月出口总额987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1-8月进口总额785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1-8月出口9877亿美元,预计全年将达1.5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0万亿元,而我国全年的GDP也就20多万亿元,可想而知我国经济对出口的依赖度有多高。
或许我们会问,出口不是增长了22%了吗,怎么还有那么多出口企业快倒闭了呢?我想如果海关的数据是真实的,并且是可比的情况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产能增长大大高于22%,所以造成企业销货困难。这只是猜想,没有数据支持,不知大家怎么看。
不过我认为:听听天天走菜市场的老大妈对物价的感受比统计局的数据要快得多,真实的得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20 23:57:20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