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6735 30
2008-10-22
<p>sixiangzhe:</p><p>你好,在该论坛上,我总想交几个朋友,你是其中的一个,因此有些话题是专门想和你讨论的,有空时请进来</p><p>踩一下儿。</p><p>还有一个人,我忘了叫什么了,原来被置过顶,他发表的一些论文一般都是一些左派教授的议论。值得学习。</p><p>我有一个问题,你对于中国出口导向政策的利与弊是如何认识的?</p><p>还有,能不能为掌握40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中投公司支几招,那个家伙天天亏损,和中国足球一样的没戏。</p><p>谢谢。</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0-22 10:05:00

那个人叫李昆华吧?也好久没见他了。人很好,谦虚好学,有理论水平,被这里的网络打手小混混连同某些垃圾斑竹给“欺负”走了。人大经济论坛,需要动大手术才行,否则就会变成右右大本营,就像猫眼一样,被某些有不良动机分子控制,这个不是危言耸听。

我们都曾经骂过苏联体制,说是重工业把老百姓害苦了,但苏联以那么短的时间实现腾飞,经济第二军事第一,这是连英国总统都佩服的。但我们仍然认为这种模式有问题。反过来讲,今天的市场体制有没有毛病?同样有毛病。说穿了,今天外向经济模式的形成,就是市场“自由选择”的结果。市场无非是哪里便宜买哪里,哪里贵卖哪里,是以短期利益——货币财富为核心的,而不是以工业体系,生产力为核心的。这个思想是李斯特经济学的基本思想,是德国鬼子和美国鬼子发家的圣经。但他们发家之后均放弃了这种说法,因为有了强大的工业,高端技术工业,他们翅膀硬了,不怕了,就开始叫嚣自由竞争了,目的就是将其他竞争国家强行压制于低端产业,永远做原料地和加工厂。而中国没有这种做法,尽管马克思的生产力决定论叫的很响,但没有人真正的理解,所以今天成了外向型,吃了大亏才开始反省。吃了亏才知道市场换技术失败了,只能自主研发。外向型经济?那是国际大资本们玩的游戏,我们玩不起,所以加入WTO有那么多人反对。

外向型经济的前提有两个:一个是劳动力成本低有竞争优势,一个是打开国门。而这两个前提都对中国经济是致命的。表面看来劳动力成本低有竞争力,但他使得国内工资水平多年了处于世界低端水平,工资低,就没有钱做 保障,当然国家也有责任,这都最终使得内需严重不足,只占所有产量的三分之一。内需不足,就要听天由命了,国际市场打个喷嚏,我们就要破产,这个已经开始了。打开国门,特别是金融国门,我们知道股市动荡,这个与外国热钱不无关系,特别是银行股份,开始大规模私有化,亏了多少呢?光银行股份就是八年GDP,很惊人的数字。一群没有实战经验的主流们这次都哑巴逼了。金融大门是不能完全洞开的,美国去年的金融立法就是保护金融的,所以中国只能买垃圾债券。

所以,外向型肯定是不长远的,是急功近利的,是自杀式的,等的我们的资源和老百姓血汗榨干了,也就该破产了。至于你提到中投的问题,说明你是个爱国者,关注老百姓的血汗钱。但目前我们一点有用的办法没有啊。有人提出来,用来购买国内美资企业股权,这个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至于买石油期货和黄金,存在同样的风险性。包括我们大量国家债券,那时美国政府信用担保的。美国企业在境内,好下手。但我感觉中国没有普京,就很难办,崇洋媚外分子从不少有,卖国贼从来不稍有,就很难办。除非打一仗,没收国内美资企业,注意中国外资企业约占GDP一半不是小数目,但这个就更难办,没有魄力和没有武器。而美国鬼子就要开动印钞机了,我们的血、全国人民的血在流。。。。改革开放的代价就是如此,不经过一次主流们不会清醒,国民不会清醒。最可恨的就是那些动机不纯的右分子和网络打手,还在继续掩盖事实愚昧国民。

大不了了,中国美元外汇全打了水漂,我们重新来,不就是一年GDP吗,相当于中国人一年薪水捐给美国猪了。问题是现在的政策没有根本转变,这就让人很费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2 10:23:00

对了,我说的人就是李昆华。那个家伙很倾向于马经。而且很理性,不向某些歇斯底里的马经者。很不错的。

你也不错。我觉得可以和你讨论问题。

其实我觉得外向型经济不适合中国。

如果说日本,韩国,等产业或者资源匮乏的国家,实施外向经济,那是情有可缘的。但是中国不同。

中国在最初的出口顺差,可以说是必须的,因为没有外汇储备。

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没有国际货币,你在国际上就行不通。

但是,后来的过度的依赖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恐怕是着了外国经济学家的道儿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2 11:44:00

我有个建议,就是说,咱们的讨论,能不能深入一些,谈到不能再深刻为止,我希望咱们的讨论能够成为经典,而不是泛泛,要有破有立。还有,最好是基于中国的国情。

我现在提出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出口?所有的国际金融,所有的出口措施,最终的方向和目标是什么?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出口的利在何处,弊在何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2 12:03:00
以下是引用万岁大中华在2008-10-22 11:44:00的发言:

我有个建议,就是说,咱们的讨论,能不能深入一些,谈到不能再深刻为止,我希望咱们的讨论能够成为经典,而不是泛泛,要有破有立。还有,最好是基于中国的国情。

我现在提出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出口?所有的国际金融,所有的出口措施,最终的方向和目标是什么?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出口的利在何处,弊在何处?

成为经典我没有这个把握,说实话。上面也说了,对于金融危机要多观察思考。我和几个老经济学家交流过,他们也是这个意思。

中国为什么会成为出口导向型经济,这个原因和日本是一样的,都是因为内部技术落后、资源禀赋和国际市场机制选择的结果.说到底是市场机制起作用。我上面已经说了,市场机制下,经营者以货币财富作为唯一追求目标——哪里便宜哪里买、哪里昂贵哪里卖。只要打开国门对外开放,就会如此。如果我们的出口导向不受美元霸权——美元结算的影响,那么我们顺差越大,创造的财富就越多。而之前国人都认为美元就是财富,受传统不雷顿森林体系观念影响。没想到美元越来越成为白条。吴敬琏敢于承认这个错误是很好的。如果美元越来越贬值。那么外向型经济的最终结果就不是在创造财富,而是在创造美元白条,最后贬值成废纸。从这里可以看出问题的两个方面:单纯的出口导向从货币财富——重商主义的角度看,未必就没有好处;但如果将国际金融秩序考虑在内,把美元贬值考虑在内,出口导向就有问题了,而且是很大的问题。

但我说了,我认同李斯特的思想,根本性的财富不是货币而是生产力。货币可以消费掉,但生产力却可以是可再生产的。所以重商主义的观念是有问题的。问题就在于只看钱,不看生产体系的升级,是近视的行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2 15:44: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