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663 9
2015-06-10
中国的经济学家在阅读《资本论》的同时,是否阅读门格尔、维塞尔、庞巴维克、熊彼特的著作,我们总记住马克思是革命导师,但却忘记了马克思是德国人,而且与门格尔是同时代人,基本上也都是德国人(或奥地利人)。如果贴上社会主义标签来阅读《资本论》,我们会得到的很少很少。如果把《资本论》与门格尔、维塞尔、庞巴维克等奥地利学派结合起来读,我们会真正窥见到《资本论》的天才逻辑。我们对马克思了解的还很少很少,尤其在经济学方面。马克思的经济学智慧不只是立于英国经济学,奥地利学派的智慧更是启发着马克思,尽管马克思对奥地利学派持批判态度。实际上,马克思与门格尔在追求人类经济真理方法论方面有很多的共同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6-10 12:56:5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6-10 13:06:04
马克思与门格尔在追求人类经济真理方法论方面有很多的共同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6-10 13:16:18
按照马克思的逻辑资本家利用工人这个“活劳动”来获取“剩余价值”,那么资本家就应该多多的使用工人。但,恰恰相反,资本家却在不断研发机器代替,减少工人的数量,岂不是在减少自己的剩余价值?

请问楼主:马克思的逻辑性在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6-10 15:14:14
clm0600 发表于 2015-6-10 13:38
这只能说明资本家很蠢,他们的确在减少自己的剩余价值。

减少工人数量,看似削减了成本,但同时也削减 ...
蠢的是你。
某个行业通过资本的使用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就为这个行业的需求打开了更大的门,创造了更多的需求(因为以前由于收入限制而买不起的人在更低价格下可以买得起了),这个行业就要扩大规模,增加雇佣的同时还提高着雇员的收入。这是一。英国工业革命前手工纺织业工人人数表面上减少,但是工业革命所创立的机器纺织业却雇佣了成十倍、百倍的工人。
二、这个行业向社会推出了更多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的闲置总是暂时的,这些劳动力会在其他行业的投资者引领下,向新的领域进军,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工人们也获得了相应的购买力。(电子商务的出现,减少着传统的商业工人,但是,伴随这一趋势的物联网,则在吸收着大量工人。还有,科学家相对人数在社会中所占比重的稳步增加,就又是一例证。这里还没有谈到服务业的人数比重的增加。)
三、即便全社会各行业都通过采用新技术和设备提高了生产率,那么,全社会的工人(广义的劳动者,不仅仅局限于蓝领)都会因生产率提高而获得更高的实际收入,从而一方面购买力充足,另一方面有更多的闲暇和提高文化知识水平的时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6-10 15:43:47
我怎么没见到门格尔或者庞巴维克对马克思进行过人身攻击!反而见到马克思说人家庸俗,还对约翰穆勒冷嘲热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