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美国
一个企业的劳动者用一部分劳动例如20万个单位劳动即20万元为资本家生产了一套饮料灌装线,灌装线的价值就是企业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20万元。在这里,灌装线的价值等于制造灌装线的劳动者的劳动。
另一个企业是生产饮料的,开始是手工灌装。后来老板花费20万元买了灌装线。用了灌装线以后老板的饮料(扣除原材料等费用)卖了100万元,再扣除购买灌装线的20万,赚了80万元。就是说,这80万元是使用灌装线的人的劳动代替了不使用灌装线的人劳动创造的。
结论就是:机器的价值是制造企业的劳动者的劳动创造的,等于制造这套灌装线的人的劳动。使用灌装线创造的价值是使用这套灌装线的人的劳动创造的,与原来制造灌装线的人的劳动无关。
但是,从整体上看,机器的价值和使用机器创造的价值都是由制造和使用机器的人的劳动创造的。进一步看,假设使用机器生产的产品还是机器,那么则可以说机器的价值是制造机器和使用机器的人创造的。
2.回到中国购买美国机器这个问题上来。
中国从美国进口机器,美国机器的价值就是制造美国机器的劳动者创造的,等于他们的劳动。假如机器是20万,则这20万都是美国人的劳动创造的,20万的机器价值等于制造该机器的美国人的劳动。
中国花20万买了美国的机器用于在中国的生产,生产的产品扣除20万元的机器价值赚了80万。这80万是怎么赚出来的呢?
这是由于中国使用机器的人的劳动的代替了不使用机器的人的劳动生产产品实现的。在这里,中国劳动者没有剥削美国劳动者,美国劳动者也没有剥削中国劳动者。而是美国资本家剥削了美国的劳动者,中国资本家剥削了中国的劳动者。
等量劳动等量资本,等量资本等量利润。在资本家之间进行的是等价交换。也就是说,中国资本家购买美国资本家的机器是等价交换。
结论:
机器的价值等于制造机器人的劳动。
机器不创造价值。所谓机器创造的价值不过是使用机器的人劳动创造的。
中国和美国之间的机器贸易发生在两国资本家之间,他们之间是等价交换关系。
无论是制造机器带来的利润还是使用机器带来的利润,依据的都是等量劳动等量资本,等量资本等量价值的原则。
附件:请看某人怎么拆东墙补西墙的
https://bbs.pinggu.org/thread-375744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