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融小不懂
文章来源:财金阅读
随着我国金融业逐步对外开放,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由于本土特色和政府扶植,中资银行占据较大的经营优势;而近几年来,随着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放宽,外资银行凭借其特有的全球化业务和灵活性也在这场竞争中占据重要席位。本文主要从网点布局、业务模式、薪资待遇和职业发展等四方面分析其主要不同之处。
网点建设与布局中外资银行在网点的布局上有着非常鲜明的区别,中资银行胜在数量,而外资银行则重在质量。中资银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星罗棋布、覆盖全国的机构网点和巨大的市场占有率。但同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分布不合理、定位重复,网上银行、ATM、电子银行不完善,有安全隐患,而排队服务体验也相对不理想。
外资银行在中国网点太少,四家主要外资法人银行目前在内地仅有网点100多家,而仅工商银行一家的全国网点就有18000多家。外资银行的网点集中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尽管他们加大中国布局,但出于成本、政策限制等考虑,不可能大面积铺设网点。不过,外资银行的网点环境非常雅致,服务网络一般是全球性的,海外网络发达,其国际汇款相当快捷。此外,如果有子女在国外留学须经常性汇款的话,用外资银行的国际汇款将非常方便。这会给出国留学移民和做贸易的中国人带来便利。
业务模式
外资银行业务主要集中在高净值客户群的retail banking;而中资银行有背景以及本地化的优势在对公对私业务上都可以算是碾压式的压制外资银行。中资银行立足国内经营,对于很多本土文化和国家政策都比较了解,对比外资,可获得更多的业务批准,理财产品、基金、外汇、黄金、保险等全面开花。目前,大部分的外资银行产品都相对匮乏,主要集中在投资海外基金等,而信用卡等多项业务中受到国家的限制,阻止了其业务发展。此外,由于外资的高门槛和缺乏对国内客户的认知,也使得其客户群体无法与中资相抗衡,其客户群体主要是高净值客户。
薪资差异
在年薪方面,同职位的中资银行员工要高于外资银行,主要是其各项绩效、福利的汇总,所谓“逢年过节就发钱”。而外资银行,主要就是一些购物卡。在年假方面,普通的外资银行员工一般都享有10-15天不等的年假,并且工会也会组织境外旅游。中资银行则是国家法定的5天年假,假期也很难得到批准,护照也通常会上交至银行。
职业发展
外资银行比较好的起点就是其管培生计划,一般是2年-2.5年的轮岗,其中会有半年的海外培训。除此之外,网点的岗位、后台和技术支持也会招聘应届生。相对来说,中资银行无论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大部分都是从柜员开始,只是“做柜”时间长短的不同,之后可以往客户经理甚至好的话往办公室发展。外资银行更喜欢海外回国的留学生,因为他们许多的客户都是外国人,而中资银行更偏向本土985高校,无论是看重学生自身的能力还是其在校期间的人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