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BBC总裁霍尔共进午餐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
乔纳森•福特
霍尔(Tony Hall)悄无声息地坐到我的长条形软座时,我首先了解到的就是他此行并非真的是来吃午餐。“我更注重早餐,”BBC总裁快人快语道。“午餐期间需要处理的事通常太多,没完没了,所以一般吃个三明治之类的东西就OK了。”
他斜视着窗外对我说:“实际上,马路对面就有个很棒的三明治小店;里面意大利伙计做的熏肉火腿三明治超赞,不去那儿的话,另外一个小店的沙拉味道也很不错。”
我顿觉诚惶诚恐,以为霍尔会把我从座位上拽起来,硬拉着我直奔马路对面他喜欢的小店,于是本能地抓紧了餐巾。但谢天谢地,今天的霍尔似乎愿意屈尊,遵守《金融时报》“客随主便”的访谈规矩。
我俩最后没去马路对面的快餐小店,而是在伦敦市中心一家名为Riding House Café的时尚餐馆共进午餐,它距英国广播公司广播大厦(BBC Broadcasting House)很近,这幢公共广播公司的总部大厦总耗资达10亿英镑,最近刚刚完工。
Riding House Café有点像BBC风格的餐厅。周围很多餐桌上都摆满了苹果产品,使用者正在浏览网页,似乎在找寻新电视连续剧、或是真人秀电视恶搞类节目(humiliation-fest)的灵感。64岁的霍尔身穿黑色西服(这是媒体人的标准行头),在此“如鱼得水”。他对菜单稔熟于心(“我有时到这里吃早餐”),瞧都没瞧一眼,就点了印度烩饭。我则选了香脆面与红咖啡酱搭配的三文鱼,我俩各自啜饮着Virgin Mary鸡尾酒时,霍尔开始向我介绍一周的忙碌行程。
第二次入主BBC两年来(他如今执掌这家庞大的媒体帝国,手下员工超过1.8万人,每年预算高达50亿英镑),霍尔很是得心应手。他每天的工作真可谓“日理万机”——从因应数字时代以实现公司转型到即将到来的电视执照费再谈判(这场政治意味十足的谈判将决定BBC能否继续以目前的运营模式经营)。
但霍尔急着向我介绍刚在利物浦举办的BBC节目展销会的情况,那一天BBC总共向全球700家广电同行销售了自己的节目。“展销会可以推销BBC颇具创意的节目,我们希望通过Worldwide这个外销平台获利。”他说。
那一周的行程还有更多既定活动,其中包括视察BBC默西塞德(Merseyside)总部。霍尔对利物浦情有独钟,他的童年就在附近的伯肯黑德市(Birkenhead)度过,尽管他如今字正腔圆的发音中,已听不出丁点利物浦的口音。他之后将前往曼彻斯特附近的索尔福德(Salford),这座城市被誉为BBC的北方中心,但有时被视为BBC员工的域外流放地,聚集了从伦敦总部“发配”来的媒体人(尽管大家都老大不情愿)。霍尔喜欢每周来此一天,给自己的这些手下打气助威。
霍尔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除此之外,这也是某种政治宣示——不仅委婉地解释了霍尔为何没时间吃午餐,而且强烈地昭示BBC在英国国民生活中的独一无二、盘根错节以及非同寻常的地位:它既是优秀节目输出大户,又是ZF下属机构及地区发展的提振者,还是社会服务机构及创意产业引领者。
. . .
2013年以来,霍尔就一直执掌这家扑朔迷离的媒体巨无霸。他本不是总裁的当然人选。1973年,他从牛津大学哲学政治及经济专业一毕业后就进入BBC工作,随后一路攀升,直至担任新闻总监,但他在1999年的总裁之争中败北。作为上世纪90年代作风强悍、锐意改革的前总裁约翰•伯特(John Birt)的助手,他曾是BBC业务重组(由管理层与咨询方共同有意为之)的积极推行者。尽管公认为能力出类拔萃,但BBC内部人士说他人缘不尽如人意。“他有点像冷酷无情、专司毁灭的机器人戴立克(Birtian Dalek,BBC著名科幻电视剧《神秘博士》中Doctor最大的对头机器人,译者注),”他的一位熟人当时这样评价。
他不久离开了BBC,担任了皇家歌剧院(Royal Opera House)首席执行官,并第一次获得了把一家国家级机构转危为安的宝贵经验。“国人如今已把皇家歌剧院的那段风雨飘摇岁月忘得一干二净,”他这样说道,他指的是上世纪90年代末,位于考文特花园(Covent Garden)的皇家歌剧院因翻修而关门长达两年,从而导致了痛苦的后遗症。霍尔帮助稳住了阵脚,聘请著名指挥安东尼奥•帕帕诺爵士(Sir Antonio Pappano)担任音乐总监,并一举扭亏为盈。他对我说:自己任期结束时,感觉得心应手、春风得意。
勿庸置疑,对霍尔来说,BBC本与他风马牛不相及,但2012年年底,突然爆出了已故BBC主持人吉米•萨维尔(Jimmy Savile,如今已是千夫所指)的性侵丑闻。霍尔被当时的BBC信托基金主席彭定康(Lord Patten)请回去,以帮助身处丑闻漩涡的老东家摆脱困境,处理因采编立场问题引发的危机,另外还得处理管理层的内斗以及员工薪酬的丑闻。
霍尔突然注意到我光听不吃,于是关切地问我是否不喜欢点的菜。“我不太喜欢吃小茴香,”我回答道,同时无精打采地用叉子摆弄着小茴香,没想到,量大根多的小茴香就是三文鱼的配料。“我妻子特爱吃这东西,”霍尔心不在焉地说道。我俩都停了下来。“我不知道刚才咋会那么说,”霍尔说道。
. . .
他把印度烩饭一扫而光后,我俩又回到了刚才的话题。重回BBC两年来,给我的感觉是一切尽在其掌控之中,这从一方面反映出他拥有说一不二的权力。据知情人说,在过失不断的前任总裁乔治•恩特威斯尔(George Entwistle)上台仅54天就挂帅而去后,彭定康实际上是恳请霍尔重回老东家。“托尼无疑是自里斯勋爵(Lord Reith)以来最有权势的BBC总裁,”一位知情人这样说道,里斯是BBC独断专行的创始人。
霍尔履新后第一把火是委任直接听命于他的核心高管小组——其中前工党ZF文化大臣詹姆士•珀内尔(James Purnell)出任策略与数字部主管,前《泰晤士报》(Times)总编詹姆斯•哈丁(James Harding)出任新闻总监;此外,霍尔还聘请了皇家歌剧院前财务负责人安妮•布尔福德(Anne Bulford)出任BBC财务总监。许多熟知内情者把这视为有些隐秘恐怖的小圈子,但霍尔对此则不以为然。“我深信团队的力量,这可以追溯至我初入新闻这一行时——在BBC贝尔法斯特总部以及BBC新闻节目《新闻之夜》(Newsnight)工作的那段日子——你观看歌剧以及芭蕾舞时,能看到团队的关键作用。”
这个核心小组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竭力防止出丑。在BBC这种自以为是的主持人泛滥的媒体集团,出丑现象司空见惯;尽管霍尔不遗余力打造BBC自己的明星,但他却为此制订了更为苛刻的条件。“明星的薪水减少了10%多。”他说。他还补充道:诸如马克•里朗斯(Mark Rylance)以及戴米恩•路易斯(Damian Lewis)这样的明星愿意降低片酬,原因是“他们对BBC节目质量和本身的口碑深信不疑”。马克•里朗斯与戴米恩•路易斯在最近开播的《狼厅》(Wolf Hall)中担任主演,该部好评如潮的古装剧改编自希拉里•曼特尔(Hilary Mantel)的两部小说。
但险情仍时有发生。我们会谈后没几天,BBC又全力应付主持人杰瑞米•克拉克森(Jeremy Clarkson)耍酒疯而引发的连锁反应。杰瑞米•克拉克森才华横溢、放浪形骸,是知名度很高的《疯狂汽车秀》(Top Gear)节目主持人,据报道他因拳揍制片人而遭停职,也许会从此卷铺盖走人。但观众的求情信源源不断,甚至卡梅伦首相(David Cameron)本人也出面施加压力,表示克拉克森若遭开拔,自己也会“心碎不已”。
这就引出了霍尔核心小组的另一项关键工作:不让常常抱有敌意的政客插手BBC事务。在霍尔的工作安排日程中,那一周他原定要参加国会下院(House of Commons)的特别委员会会议,讨论BBC持股权的问题。BBC的高层硬着头皮接受国会质询的次数越发频繁,竭力为从员工薪酬问题到如何处理萨维尔事件辩护。
霍尔承认国会拥有质询公款如何花掉的权利,尤其是近年BBC的表现实在差强人意。在前几任总裁(马克•汤普森(Mark Thompson)除外)的领导下,BBC声名狼藉————肆意侵犯员工权益、打造IT系统劳而无功以及拐角处那幢光鲜亮丽的新办公大楼引发的恶评。但霍尔担心严格监管造成的负面影响————无论是破坏媒体的独立性还是打击员工的士气。“BBC采编的独立性真的至关重要。”他说,“议会的监督有点像洗热水澡,水温越调越高,但必须保证水温不会一下子突窜至沸点。”
另一不太关注的则是严格监管对BBC自信心的打击,而霍尔辩称自信心在任何创意机构都是至关重要的。“不能因为出一次错就把人全盘否定。”他激动地说道,“犯错后,必须有勇气承认,而且需要打造这样的企业文化————容忍管理层从中吃一堑长一智。我记得父亲常说:要保证人100%正确是荒谬绝伦的。我的天,如果能保证所做的事三分之二正确,就很不错了。”
霍尔面临的问题是:自己必须直面那些傲慢无理的ZF部长与国会议员。随着惨烈的大选拉开序幕,政治话题似乎一下子都冒了出来。近几天,霍尔与其它广播公司一起,与保守党就大选前政党领袖电视辩论会的转播问题打起了口水仗。
议会掌握着BBC的未来命运。勿庸置疑,霍尔本任期内的最大挑战是:主导BBC就续签皇家特许证(Royal Charter)以及未来10年的公共拨款数额(每年37亿英镑)与ZF进行谈判。
要完成这项艰巨任务,霍尔首先得说服质疑声甚嚣尘上的政界:即获得公共拨款的BBC在这个媒体多样化的时代至关重要。霍尔因最近公布的一项特别委员会报告而倍受鼓舞,该报告透露议员们表示未来10年,电视税(目前每年向英国所有拥有电视机的家庭收取145.5英镑的费用)应继续收取。
我马上对他说,打断一下,特别委员会报告还提到可以引入用户交费制的可能性。下院也呼吁不付电视税的行为不入刑————多数观察人士认为此动议会大幅增加逃费行为,使整个运营模式难以为继。此外还有一个恼人问题:在这个节目大同小异的时代,通过电视机的天线,科技可以轻而易举 “蚕食掉”简单的收费制度。霍尔的对策简单易行:观众须支付完电视税后,方可链接BBC的数字平台iPlayer。但在当今异常活跃的时代,我很怀疑这种销售模式能轻易地成功。
当然,这些争论仅是部分论据。当务之急仍是说服国会与公众认识到:在这个受众选择多样化的时代(从青少年最喜欢的You Tube视频短片到Netflix提供的即时点流媒体服务),BBC仍然不可或缺。“我们必须应对追剧这个来势汹汹的新生事物。”
即便如此,他仍深信不疑BBC对英国社会的巨大价值。“BBC是英国创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BBC不存在了,肯定还得另外创建出一家来。”
. . .
霍尔的父亲是位经常出差的银行高管(“我老爸为Martin’s银行工作,就是连续剧《爸爸的部队》中梅因沃林上尉(Captain Mainwaring)常去的那家银行”),他经常穿梭于英格兰中部地区(Midlands)及西北部各个城镇,霍尔本人的良好修养很大程度源自电视的熏陶。
“我通过观看BBC的纪录片了解二战历史以及邱吉尔的故事,肯尼斯•克拉克(Kenneth Clark)的纪录片《文明的轨迹》(Civilisation)一下子激发了我对艺术的浓厚兴趣,他指的是上世纪60年代BBC拍摄的那部著名纪录片。“在我看来,BBC一直兼具教育和启迪之双重功能。因为我有这样的成长经历,所以我觉得公众应该欣赏到最好的节目。”
我俩转向BBC独特的销售模式这个棘手话题。出乎意料的是:当我要求霍尔随便说出BBC制作、而其它同行难以企及的一个节目时,没想到他爽快地答应了。他慎重回答道:“好,古装剧《狼厅》的导演彼得•考斯明斯金(Peter Kosminsky)就曾公开说,若没有BBC参与,投拍《狼厅》根本不可能。”
但霍尔真相信考斯明斯金的话吗?他真认为尽管投资巨大,天空电视台(Sky)也永远不会投拍《狼厅》吗?他稍微扭了一下身躯说:“我认为天空电视台不会,”说完后又补充道:“你瞧,如今我这么说了,天空电视台听到后肯定会说,‘当然啰,我们肯定会投拍的。’”
尽管如此,霍尔还有更充足的理由。他坚持认为:总体说来,英国广电系统如今的“生态格局”(他如此称谓)可以给全国观众提供上乘节目,理由是它能实现百花齐放。
“我们创建了行之有效的体制,重要的是不会肆意妄为。”他说。“正因为如此,我们英国有了电视税模式的BBC,有了靠广告收入支撑的英国独立电视台(ITV)与Channel 4频道,也有了靠收费制好节目不断的天空电视台。观众也因此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机会,我们也拥有了全世界最棒的广电体系。即使稍作改动,也会因小失大。”
在如今的经济紧缩时代,上述想法是否能最终实现目前不得而知。霍尔承认,未来ZF的拨款可能会削减——即便这样做很不得人心。
尽管BBC已宣布以传统方式停播BBC三台节目的计划——这是BBC第一次裁掉旗下主要频道(虽说在线节目仍将保留)————但霍尔认为BBC将来不应该再作任何缩减。他指出马克•汤普森2010年曾努力裁撤Radio 6音乐电台而最后未能得逞。“这是他为Radio 6所打的最漂亮的广告。”霍尔格格笑着说,“他不能裁掉音乐电台。听众也回应说,‘你不能裁!’”
我俩喝完咖啡后,就把话题转向霍尔如何引领BBC走向未来的问题。他拥有绝对权力;目前不明朗的是:在确保其政策的延续性后,他将如何使用这巨大权力?他希望以何功勋传之后世?
霍尔希望能把BBC的节目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推出更多优秀节目以及促进全民对话。“你很难想像没了BBC的英国会是什么模样,”他如此断定道。“我希望在本人的任期内,可以打造一个信心十足与实力雄厚的BBC,制作出更多深入人心的节目。”他说得可圈可点,但(奇怪地)感觉有些直白,与其说描绘的是雄心勃勃的远景规划,倒不如说是冠冕堂皇的目标。
说完这,我俩就决定分道扬镳。霍尔最后瞥了一眼他最喜欢的三明治小店,然后穿过大门,轻松自如地回到BBC总部大楼,一切显得那么游刃有余。
有些人建议BBC应该变成Netflix这样的视频流服务商,借助用户交费发展自己。诸位如果是BBC掌门人,会以何种模式的电视频道与广播电台服务大众?
乔纳森•福特是《金融时报》商界领袖撰稿人
图片由詹姆斯•弗格森(James Ferguson)提供
The Riding House Café餐厅位于伦敦Great Titchfield Street街43-51号,邮政方位:W1W 7PQ
加烟熏鳕鱼的印度烩饭、半熟鸡蛋以及豌豆苗:13.50 英镑
加入红咖喱与香菜的油炸三文鱼拌香脆面:17.50英镑
两杯Virgin Mary鸡尾酒:9英镑
美式咖啡:2.75 英镑
过滤式咖啡:2.60 英镑
总计(包括小费):51.02 英镑
译者/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