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540 0
2015-06-21
金融世界过度膨胀的先兆

美国企业上周跨越了一座里程碑。Dealogic的数据显示,美国并购交易价值在今年5月达到2430亿美元,创下单月最高纪录。上两次的单月最高纪录分别出现在2007年5月和2000年1月,签署的协议价值分别为2260亿美元和2130亿美元。

000052331_piclink.jpg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全球签署的并购协议价值达到1.85万亿美元,如果持续这种趋势的话,2015年全年并购交易价值将超过2007年创造的4.6万亿美元的最高年度纪录。

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应该据此得出什么结论?如果你想乐观一点,你可以将此视为动物精神值得欢迎的回归。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最初那段时间,企业高管受到了如此大创伤,也感到如此恐慌,因此他们把削减企业债务和成本放在第一位。但现在那些头衔里挂着“首席”两个字的企业高管(C-suite)更乐于进取了。尤其引人瞩目的是,当前的并购热潮不是像科技热时期那样,仅席卷了一个行业,而是席卷了包括零售、石油、制药和科技在内的众多行业。

但对这种趋势的另一种较为悲观的解读是:西方金融体系正淹没在过多的现金和信贷当中。历史经验显示,此类境况很少会有好的结果。毕竟,关于前两次并购交易高潮的一个关键事实是,它们正好与股票和信贷出现泡沫的时间重合。在前两次并购交易创出最高纪录后不久,那些泡沫都破裂了,并带来了令人痛苦的后果。

此外,当前并购热潮的背景令人不安。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企业利润飙升至创纪录的水平:例如,高盛(Goldman Sachs)估计,(不包括金融和公用事业企业在内的)标普500成分股企业的利润率大约为9%。在正常情况下,这理应引发企业投资热潮,实际上,这也是政策制定者一直渴望看到的。

但投资热潮并未出现。相反,高盛表示,投资占营业现金流的比例在过去5年里实际上已从29%下降至23%,这显然是因为企业对增长前景感到悲观。

这意味着他们需要为资金找到其他用途。许多公司拿出大量资金用于股份回购:贝莱德(BlackRock)表示,今年4月,标普500成分股公司用于股份回购上的资金达到创纪录的1330亿美元。他们也派发了丰厚的股息。实际上,分析师预计,今年美国企业用于红利派息和股份回购的资金总额将会超过1万亿美元,高于预计的营运和研发支出。

但不出所料的是,资金也在流入并购交易,因为企业高管寻求通过引人瞩目的方法来表明他们不白拿薪水。

一些银行家辩称,这种策略并不坏,至少不比其他一些糟糕选择更坏。高盛的戴维•科斯京(David Kostin)在一份写给客户的报告中表示:“在我们看来,鉴于美国股市当前估值过高,把资金用于收购——尤其是以股票协议的形式收购——比用于回购更具战略说服力。”

在政策制定者看来,问题在于,这股突然迸发的并购热潮不太可能大举推动经济增长。从2000年和2007年的情况来看,它也不会为股东带来多少长远价值。更令人不安的是,尽管并购最初是由多余的现金和股票提供的融资,但现在它似乎更多地也是通过举债融资。例如,上周Dealogic还披露称,2015年企业债券发行量达到了创纪录的5434亿美元。这让投资级企业的债务股本率达到了85%,而2010年的这一比例是72%。



来源: 英国《金融时报》 吉莲•邰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