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是逆差增加呢?
发达国家中一般是类似日本,资本顺差,贸易逆差。 发展中国家大多是贸易顺差,资本逆差。
美国是双逆差。 主要是大多数国家,个人都愿意把资金存到美国去。
是不是要搞一个国际货币啊?不懂,不过觉得他们提到的货币均衡理论。
一般均衡理论是来自微观经济学的,比较切实,宏观经济是基于微观经济的。
这篇文章的开头,以一个岛国做比喻,但这个假设里有几个问题:
1)“甲岛居民相信乙岛货币价值等同于黄金”这是怎么做到的?我想到的是我们需要对方的技术,管理。来提高我们的生产力,包括我们的出口能力,生产能力。
2)“两个岛同时发生大旱灾,粮食颗粒无收”,这个比喻,也不能延伸到整个经济活动中,特别是不能比喻现在的金融危机。毕竟生产能力还在,如果你要购买,还是能买到合适价格的产品的。对吧?这个比喻可以适用的情况是,那个国家突然不能提供你需要的产品了,这种极端情况。
回复
1)这是现实。乙岛货币就是曾被与黄金等价,后又脱钩的美元。
2)只有假设极端情况,你才能看到问题。
1)我是问怎么做到的,不是说不现实。全球大多数国家,包括现在的俄罗斯,普京的强硬你知道吧,也一样有大量的美元储备。
你想怎么样?外汇储备回流肯定不是个办法。你的意思是国内流动那些美钞啊?
我们国家的经济,房地产情况你了解,被人称作十八城市逼宫救市,你说说美国倒闭了多少银行啊? 中国还没有银行倒闭就有杭州的书记出来说怪话。
2)国外在中国也有投资。你也可以极端假设。
人家现在支持你拿钱去买他的产品,资产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29 14:01:10编辑过]
这道理如此明显,以至国外有专家怀疑我们国家在搞阴谋。“中国人在补贴我们的生活方式。是我们把他们当浑人?还是他们耍我们?”
汗一下这个,我们还拿钱出去救国外的市呢。
谢谢那位版主救市了。我又有大米了。
再说一句,从阴谋论的角度来说,我觉得上面的这篇文章是房地产商搞出来的。(开玩笑啊,是学术讨论)不过要从微观的角度来看,目前房地产市场,国内的价格高于国外。还是买国外的资产比较合适,汇金要买资产还是买国外的好啊。
我们国家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实际是企业出口2万亿美元商品,获得2万亿美元,交给中国银行,然而这些企业得到14万亿人民币,在国内使用。请大家思考,如果我们不出口这2万亿美元商品,也就是手里没有这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同时给中国的老百姓发14万亿人民币,买下对应的商品。两者比较,那一种对中国人更有利。
请大家思考,如果我们不出口这2万亿美元商品,也就是手里没有这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同时给中国的老百姓发14万亿人民币,买下对应的商品。
如果你发了钱给我,让我买上百件衬衫,上百件玩具,我就把它们卖给老外,换几个INTEL芯片,换1台CISCO路由器,换几块KFC.买几张好莱坞大片(盗版的也可以),买个正版的WINDOWS软件。
你老兄有啥土特产,咱也换点,不过估计你不要,因为你有几百件衬衫穿着舒服呢,还有几百个玩具玩。
一方面国内有人受冻挨饿,另一方面将财富换不能用,不能花的美元(用美元在国外购买产品到国内,国内没有消费能力,购买生产线,同样要倒闭)。我写文章反对继续增加美元,我不知道你们怎么思考问题的。购买3760亿美元美国两房债券,大部分损失的可能性很大,这相当于农民3-4年辛勤劳动,我不知道您是如何看待的?
经济学家应考虑在美元经济体系下,我们需要保持多少外汇储备。彻底的解决方法是建立自己的经济体系。
人大论坛太不象话了啊,好心的版主给我发了100元,我又花了50买书,可下载老是失败。50元买书的投资/消费就失败了,好像昨天被小贩找了20元假币一样,特不爽。
还要写帖子挣钱啊。
HWD,问题,你都提出来了,国内消费不足,投资机会缺乏,出口导向型经济有问题。国外投资收益不确定。
你的解决方案是建立自己的经济体系,似乎方法是发钞票。我还嫌加工资不够快,干脆大家规定一张钞票撕开来用,每个人的CASH就DOUBLE了。好不好?
这样吧,你有啥好的投资建议,先搞一个微观的方案,如果能盈利,坛子里肯定有人能给你投个几个亿的。
我们国家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实际是企业出口2万亿美元商品,获得2万亿美元,交给中国银行,然而这些企业得到14万亿人民币,在国内使用。请大家思考,如果我们不出口这2万亿美元商品,也就是手里没有这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同时给中国的老百姓发14万亿人民币,买下对应的商品。两者比较,那一种对中国人更有利。
你根本都没弄明白什么叫“需求”,如果没有其它国家来买“这两万亿美元”的产品,这两万亿的产品可能压根就不存在,至少远没有这么多(如果楼主没明白这句话说明你还需要温习宏观经济学),产品的生产出来,不仅需要有厂房和工人,还需要有顾客
话说回来,就算你说的这两万亿产品“发”给国民,吃干当净,有意义么?两万亿美元虽然有缩水的危险,好歹还算是笔储蓄放在那。更别说这操作完全不现实了:发什么?发钱?你能保证国民会花吗?发实物?你咋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呢
这个例子把本是中性的货币变成了非中性了,
其实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存在其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假设没有世界货币的存在,我们回到物物交换的年代!我想我们的生活水平应该要回到200年前吧!
因为作为实体经济润滑剂的货币,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外汇储备我想其最为主要的作用不是财富效应而是金融安全作用,要不我们就放弃固定汇率让人民币对美元随风飞,但似乎我国的经济结构的弹性还没用强健到可以放弃固定汇率,虽然各大主权财富基金正在大张旗鼓的进行投资,但我们不能忽略其目的不是盈利,而是保值!
而世界货币应该由美国人来发还是由IMF来发,我想其中应该考虑到美国占到全球经济总量的巨大比例,因此现阶段美元相对风险最为小的储备资产。因此我国的储备结构中美元资产仍为美元居多。
我们国家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实际是企业出口2万亿美元商品,获得2万亿美元,交给中国银行,然而这些企业得到14万亿人民币,在国内使用。请大家思考,如果我们不出口这2万亿美元商品,也就是手里没有这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同时给中国的老百姓发14万亿人民币,买下对应的商品。两者比较,那一种对中国人更有利。
对于这句话我是相当的无语了
两者比较我都不喜欢,最后央行每月自动给我的存折打上5000块,那样全国人民不用干活也可以过上小康生活了
先不说人家怎么不好,但是假设将中国占1/3以上的对外出口换成国内消费可能吗?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如此的不堪一击,导致公民都把钱存在银行,如果拒绝与美国人交易,那中国人还能去哪里找如此庞大的需求!
别总跟我在这里讲些意识形态的东西,
你说部像现在这样,那怎样呢,
什么才是财富,难道是一大堆失业的劳动力,
你说让政府发钞票,如果经济的增长真的能依靠发钞票来解决那我们大可回到清朝去了,关起门自己搞吗?
这位仁兄喜欢脱离现实考虑问题的习惯不太好啊!
并且没意思.
先不说人家怎么不好,但是假设将中国占1/3以上的对外出口换成国内消费可能吗?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如此的不堪一击,导致公民都把钱存在银行,如果拒绝与美国人交易,那中国人还能去哪里找如此庞大的需求!
别总跟我在这里讲些意识形态的东西,
你说部像现在这样,那怎样呢,
什么才是财富,难道是一大堆失业的劳动力,
你说让政府发钞票,如果经济的增长真的能依靠发钞票来解决那我们大可回到清朝去了,关起门自己搞吗?
这位仁兄喜欢脱离现实考虑问题的习惯不太好啊!
并且没意思.
呵呵, 有这样 搞笑言论的, 论坛又不止一个.
我是个做生意的,经济学懂得不多,不过我觉得微观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还是合适的。
至于对人的相信,我打个比方吧,我和你比较了解,我知道,你很有能力,中科大是一流大学,收入也不错,所以你要找我借钱,我就借给你,(固定利息的),这样你借了很多钱,有一天,你感冒了,肺炎了,需要治疗,再找我借钱,这时候我就有疑问,一是你要多少钱治疗费,二是你能否治好上班。
还有一个问题,我要反思一下我当时借你的钱是不是太多了,没有考虑风险。这也是可以的,但当时我也是看上了利息和你的良好信用的。
我还要考虑,借你这么多钱,可能你以后的收入总和,留下生活费用后,还不了。所以我犹豫的很。
这里并没有说我相信微观经济学,和相信你之间有逻辑错误。也不是因为我相信人是无私的,你是无私的,就把钱借给你。
如果你说你有一些股票,套在里面,按现在价格给我,我觉得股票还要跌,所以不愿意买,也是正常的BUSINESS.
或者一种情况是,我们都知道你的股票两年后要涨上去,到时候你就可以还清我的钱,但你现在要是抛了,(买给别人)你还可能通过工资更长时间来还我的钱了。
其实我知道你能还我的钱的,时间长,利息还多,主要是考虑通胀问题,如果我考虑到借钱给你有通胀风险,我可以考虑要你支付保值的费用。
而且我知道你很有知识,有能力,经常要向你请教一些经济学问题,你都能给我提供咨询服务。我觉得借点钱给你也还是可以的,你的知识在进步,我用今天的钱,买了你明天的知识。
还有,因为生意往来,我还借了别人的热钱,有可能某个时候要债上门,我希望留点钱应付,也是一个考虑。
国与国之间贸易平衡是很重要的,贸易差额也是客观存在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30 15:28:46编辑过]
顺差是“拿更多的产品换回更少的产品”?又不是说就两清了,何以这么定义顺差?其实生活中你所谓匪夷所思的人遍地都是,可能包括你自己,如果你的银行存款和股票等金融资产数量之和大于对外负债的话
乖乖,红色这一句所指的“事实”,是很吓人的,那意味着庞大的国债购买群体,不论是机构还是个人,不论是居民还是非居民,都是不会算账的糊涂蛋
顺差是“拿更多的产品换回更少的产品”?又不是说就两清了,何以这么定义顺差?其实生活中你所谓匪夷所思的人遍地都是,可能包括你自己,如果你的银行存款和股票等金融资产数量之和大于对外负债的话
呵呵,你说的是。如果我所得大于支出,差额以金融资产的方式持有,则面临与国家一样的问题。我同样不得不面对手中持有金融资产购买力持续下降的事实。而且,像我如此的“匪夷所思”的人不计其数,但这能否说明我们手中持有的资产购买力没有下降?此为其一。其二,对于上述看似“匪夷所思”的人而言,却也是无奈之举。试问,你能否给出一个建设性的意见,可以让我们手中的货币不被“享有”贬值之苦?况且,我们可能还要买房子、娶妻子、养孩子。但对国家,仿佛就没这么多必要了吧。
同样的讨论,也适用于你给出的红线讨论部分。即便我们的机构和个人如您所言,都是不会算帐的糊涂蛋,也同样不能改变我们手中的资产哪怕是国债——即使考虑到利息因素——面临的购买力不断下降的事实。更何况,他们不是糊涂蛋。因为,他们还有什么选择呢?
我倒希望,您,假定自己有100万,当然是自己辛苦赚来的,考虑一下,会如何做?其会面临怎样的结果?如此,上述讨论或许就更明白了
请楼主具体列举哪几位“主流经济学家”在何时在何处说过如此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