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20日的师父微博上,看到这样一条:当代著名管理学研究者、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第五项修炼》作者彼得•圣吉(Peter Senge)先生在北师大高级管理者发展中心赵实主任的陪同下走进龙泉寺参访交流,受到龙泉寺方丈学诚大和尚的热情接待,双方就东西方文明、科技与宗教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交流。
师父微博发布彼得•圣吉先生参访交流信息
师父与彼得•圣吉先生互赠著作
一个美国来的管理大师和千年古寺里的当代高僧能交流什么呢?没有在现场的我,感觉灰常好奇地说……
我百度了一下,原来彼得•圣吉是美国当代的管理学大师,他所创作的《第五项修炼》系列管理教程被西方企业界誉为21世纪的管理圣经,主要内容有“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等五项管理技巧。彼得•圣吉希望通过这些具体的修炼办法来提升人类组织整体运作的“群体智力”。看来人类群体的智力水平真的是非常堪忧啊,让大师们费心了!
简而言之,《第五项修练》希望企业通过带动全体员工学习一种系统的思考模式,转变机械、静止的思考方式,以学习与创新精神为目标,在共同愿景下进行长期而终身的团队学习。
看完这些,我默默地在心里震惊了一会儿。因为这位管理大师的“修炼”,和我们在龙泉寺正在进行的“修炼”,真的是很像很像很像的呀!
在师父带领下重焕新生的龙泉寺,正是通过师法友团队的建设,带动僧俗二众全体的共同修学。以学佛、弘法为大家的共同愿景,从建立佛法正知见开始,转变大家的常执、我执,从而通过观照缘起法,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在生活、工作、学修中解决问题、断除烦恼。我们在成佛愿景下的这种团队修学,不仅是长期而终身的,更是多生多世和合增上的。龙泉寺里出世间法的修行,与彼得•圣吉教授在世间所从事的管理学修炼,有异曲同工之趣。不由得让人感慨,佛法的圆融无碍构成了与世间万法沟通对话的基础。
近年来,彼得·圣吉教授也对中国的儒、道、佛等传统文化思想多有接触并非常感兴趣,他曾于2003年-2006年间多次率团队拜访南怀瑾先生,展开禅宗的相关对话。在参加2009中国企业领袖年会谈新商业文明的中国路径时,彼得·圣吉更是直言,工业文明在取得成就的同时,第一是破坏生态。第二,破坏了传统文化。指出“要从西方学习”这个观念就是错误的观念,(中国)应该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应该跟西方是平等的。
今天,古老的佛教与当代的管理学这两种东西方不同智慧在龙泉寺相遇,又有谁能参透这一期一会所凝结的众缘和合呢。
近期,准备买本《第五项修炼》看看,好好参一参,也欢迎各位同学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