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规划是产业发展的战略性决策,是实现长远发展目标的指导性纲领。产业规划编制的过程就是在产业基础、资源条件、要素条件等多重约束下,确定发展战略,进行目标最优化的过程。
产业发展规划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尤其近几年引起了各级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然而产业发展规划能否编制得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否能够真正推动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推动产业园区未来五年甚至十年的科学、快速发展是规划编制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编制产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意义
重点之一,确定了产业发展规划才能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但由于规划师更多地关注战略、土地、布局、目标等方面,对产业本身的重视还不够。
产业发展规划一般归属于发改委系统管理,城市规划归属于规划系统管理,两个规划侧重不同,一个侧重于经济,一个侧重于空间。城市规划有法律依据,按照重要程度由国务院或省市政府批准,但本质上比人大批准的国民经济中长期规划低了一个等级,属于下位规划。而产业发展规划没有法律依据,处于相对劣势地位,往往纳入到中长期规划或城市规划体系中,却又没有给予其足够的重视,但本质上产业发展规划是对产业发展进行细致而全面的专项规划。
产业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紧密相关,一方面产业发展规划可能引起城市功能的变化,从而对城市规划提出要求,促进城市功能布局的优化和调整;另一方面,城市规划也制约和引导着产业的空间布局,影响产业发展的性质和方向,进而推动产业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侧重于产业发展路径和目标,城市规划侧重于空间规划,但产业发展规划要研究产业的空间布局,空间规划也不能缺少对产业发展的分析和研究。产业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根源,城市发展应以产业规划为导向,换句话说,没有产业发展分析的城市规划缺少产业支撑,其规划成果很难科学合理。
二、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要点
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对于优化生产力布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近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决策意识的增强,各级政府、产业园区、企业越发认识到产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性,不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编制产业发展规划,以规划科学合理的产业体系,加大项目招商力度,从而推进产业园区快速、可持续发展。
三、产业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主要包括城市发展战略、性质和规模的确定,以及城市空间形态、总体布局、基础设施规划、交通体系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等内容。
产业发展规划是一些城市规划的研究。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要点主要体现在发展环境判断得是否准确,发展目标确定得是否科学,发展任务安排得是否合理,空间布局是否充分考虑了产业发展的需要,保障措施是否能有针对性地推动产业的发展。
四、前期的调研重点
中长期规划和城市规划中通常涉及产业发展规划的内容,但没有赋予足够的重视,不够具体和全面。产业发展规划作为专项规划,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为使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推动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在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时,在发展环境、发展目标、发展任务、空间布局以及相关保障措施等几个方面需要格外关注。
此外,现在编制的产业发展规划大多没有经过评审,第三方评审是确定规划科学性的重要途径,规划评审与规划编制的侧重不同,但需要注意的要点一致,建议相关部门加强规划评审工作,优化产业发展规划,从而推动产业园区的科学发展。
为了使发展环境判断准确,发展任务安排合理,需要查询各种信息,从各种途径收集资料,也需要与国家的有关部门、大型企业或协会联系,寻求他们的帮助,他们通过与这些产业接触,了解产业发展的国内外形势,了解这个产业在国内的布局情况,了解产业内所需原材料的来源和终端产品的销售去向,也了解技术发展水平和发展瓶颈,能给我们的产业规划提供可行性建议。当这些资料不充足时,也可以到其他省市甚至国外去实地调研,获得第一手资料。
在产业规划编制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对规划地点的产业现状进行深入调研,需要与当地的发改委、经信委等政府部门以及典型企业多次座谈,要详细了解产业园管委会的现状运营情况和发展设想,了解当地大型企业的现状运营情况和在当地的发展规划。不仅如此,产业规划必须紧密结合当地的中长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上级政府的规划,尽量不要发生冲突,如果发生冲突,必须详细分析冲突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寻求最合理的解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