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借力中美战略对话加快改革 中国安邦集团研究总部(ANBOUND)
中美今年的战略与经济对话正在华盛顿举行。对中国而言,这一对话机制除了是与美国高层进行沟通和博弈的重要渠道外,还是一个可以借用推动加快改革的契机。
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这个关键的政策篮子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一直在推动让人民币被纳入该篮子,以扩大人民币的使用范围,使其成为一种全球储备货币。
美国作为IMF的最大股东,是人民币加入SDR必须跨过的一道“坎”。中美在本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讨论了将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的事宜。从讨论内容来看,美国正抓住中国推动人民币加入SDR的机会,再次敦促中国推进改革,以使人民币像美元和日元等那样成为“可自由兑换的货币”。美国财政部长表示,“中国的外汇干预自去年对话以来明显减少”,积极评价了中国的改革姿态;同时又敦促中国,“进一步的汇率制度改革非常重要”。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美国财政部长似乎又在玩原则上肯定、实际上设置障碍这一套游戏,想为人民币套上辔头,迫使中国做出一定让步。不过,这种看法仍然没有摆脱“阴谋论”的思维。在安邦咨询(ANBOUND)研究团队看来,虽然进一步推动金融改革是美国设定的筹码,但从本质上看,这也是中国的内在需求。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本身就意味着将采取措施促进人民币在资本项下的可兑换。实际上,中国正在采取措施推动相关改革,如外汇管制已经放松,并且今年可能会进一步放松,向海外资金进一步开放中国的股市和债市,推出链接上海与香港股市的沪港通,并准备在年内推出深港通,实施中国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安排以及择机推出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QDII2)境外投资试点等等。
更为重要的是,美国在谈条件的同时,对于人民币加入SDR仍保持了建设性的态度。美国财政部一位高级官员表示:“当中国通过谨慎但彻底的方式进行改革并进一步自由开放,人民币国际化对于中国和全世界都是有建设性的。”而不久前,美国国务院经济和商业事务首席副助理国务卿库尔特•童也表示:“我们持续鼓励中方在货币操作中尽可能实现最大的灵活性(推进汇率市场化),我想这同人民币能扮演更大角色方面是拥有一致性的。”
由此看出,中美双方在关于人民币加入SDR的影响上,并无本质的冲突。虽然两方的利益不一,但从中国的市场化改革需求来看,加快金融领域改革的步伐,推动将人民币纳入SDR也是中国自身的需求。在不少时候,中国改革的阻力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内部,如果能借着IMF体系将人民币纳入SDR来推动中国国内的金融改革,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从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来看,加快中国金融领域改革是中美在人民币纳入SDR问题上的共同诉求,中国需要在坚持以我为主的基础上,借势中美这一对话机制,继续加快国内金融市场改革步伐。
(注:安邦咨询公司是中国内地一家独立智库机构,专注于财经与公共政策研究。本文只代表该机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