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产生源自商品交换,交易效率提高导致了城市形成,由密度经济所引起的交易效率是城市规模合理化的标准。城市的发展促使了简单商品流通向发达商品流通的发展,而城市化水平的差异是造成流通水平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城市化与商品流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城市化的进程对商品流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商品流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另一方面,城市化的发展又为商品流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为商品流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城市化与商品流通发展的进程缓慢具有互为因果关系。国家采取的限制城市发展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商品流通的发展,而商品流通发展缓慢也阻碍了城市化的发展。
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东南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大力吸引外资,加强开放程度,进而国家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各大城市的城市化进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发展,很多在几年前小村庄式的存在,经过几年的发展成为了现代化的大都市,城市化进程的高节奏很快便带动了商贸业的快步伐、高水平发展,因而在商品流通发展速度上要远远快于城市化进展缓慢的中西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