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703 5
2015-07-06
     一、兰格的基本观点
    Oskar Lange的Marxian Economics and Modern Economic Theory一文(该文发表在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June 1935上,后收录在由David Horowitz主编的Marx and Modern Economics一书中,Modern Reader Paperbacks,1968。翻译:许彬,《马列主义研究资料》1989年第1期,人民出版社出版。)从对马克思经济学与现代经济理论的争论出发,探讨了马克思经济学的真正优越性以及其优越性的原因。


     1、马克思经济学的真正优越性——与现代经济学的比较

     兰格认为,柴田教授虽然站在马克思经济学一边,却没有真正认识到马克思经济学的优越性。诚然,马克思经济学把握了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长期变化的基本趋势,但更重要的是马克思创立了一个研究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并揭示其发展必然性的理论。

    与单纯为马克思辩护一般马克思主义者不同,既受过一般均衡分析训练,又出生于社会主义国家,熟读马克思经济学的兰格试图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比较马克思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各自的长处。在他看来,二者的成就分属于不同的领域,“马克思经济学能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放在一个首尾一贯的理论中加以研究,——其发展的必然性正是从这一理论中推导出的;而资产阶级经济学并不能比历史记载更深一层。另一方面,不妨说资产阶级经济学能够把握资本主义经济日常生活的现象,这比马克思主义者所能提供的任何东西都要高出一筹。”


     马克思经济学的优越性在于提供了一个能够揭示资本主义发展规律性的“经济发展理论”,这意味着马克思绝不是仅仅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现象进行了描述,而是说,马克思构筑了一个“理论”,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是简单的推测,而是可以从这个理论中逻辑地得出的。但是马克思经济学对日常的经济运行的把握却远不如现代经济学。


     现代经济学的价值理论本质上是一个静态均衡理论,它研究既定约束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问题。这些既定的条件包括消费者偏好,生产函数、生产组织、制度等,但对这些因素本身的研究不是经济学的内容,因此,现代经济学其实是纯经济科学,甚至不能算是社会科学。对于这样的现代经济学来说,对制度的分析是根本不需要的。所有的经济运行的原理都可以从鲁滨逊.克鲁索的世界中推导出来。并且在任何社会都是适用的。那么如何解释资本主义中的发展现实呢?他们认为,这只是一种“例外”,既然是例外,就最多只能被历史学家和统计学家描述,却不可能被经济理论逻辑所证明。因为复杂的现象是不可能被单一的规则说明的,因而是不可能被纳入到一个简化的经济理论模型中的,发展理论是不可能的。另一种观点是:即使经济发展理论原则上是可能的,它也不属于经济学的范围。因为经济发展理论要求有超出经济均衡理论所包含的假定以外的附加假定。


     与此相反,通过对制度的分析,马克思不仅提供了一个经济均衡理论,而且提供了一个经济发展理论。马克思认为,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行机制中推断出一定情况下某些经济数据变化的必然性和范围,在特定的意义上说是可能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生产函数的变化,而这一变化只有从资本主义特有的制度结构中才能够推断出。这样,马克思揭示了有关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做出的对未来事件的推断因而是有说服力的。


       与研究领域的区别相联系,马克思的理论适合于长期的根本性的预测,而现代经济学则擅长于具体的经济指标变化的预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7-6 13:41:08
有点 意思 ,比较中肯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6 13:56:25
那lz觉得“劳动价值论”是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6 14:03:56

能否传上电子版??

马列主义研究资料 1989年 第1辑 总第55辑


【作 者】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列主义研究资料》编辑部编 【形态项】 272 【出版项】 北京:人民出版社 , 1989.03 【ISBN号】7-01-000470-6 【中图法分类号】A8 【原书定价】$3.00 【主题词】马列著作研究(学科: 研究资料)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学科: 研究资料) 【参考文献格式】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列主义研究资料》编辑部编. 马列主义研究资料 1989年 第1辑 总第55辑.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9.0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8 10:37:01
奥斯卡·兰格对马克思经济学的贡献

赖建诚

  马克思经济学在20世纪,曾经影响地球一半人口的生活形态与思维方式。我们可以不喜欢它,但不可以不理解它。今日的它在声势上已明显衰退,但有多少儒林豪杰在这个领域放过异彩,有许多值得介绍的精彩人物与事迹。
  马克思(1818-1883)的著作很丰富,长远深刻地影响人文社会诸多领域(社会学、历史、哲学、政治学、人类学)。对经济理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三大册的《资本论》,来批判古典学派的见解。他的主要批判对象是亚当·斯密。
  马克思反对古典学派的基本认知与分析方法,他不把问题的重心放在土地、资本、劳动、利润,而是着重阶级冲突、剥削剩余价值、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失业、景气危机、土地与生产工具公有化、银行与金融体系国家化、革命、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些名词与概念,清楚指出马克思经济学的取向与独特性。
  问:在众多精彩人物与学说中,为什么奥斯卡·兰格(Oskar Lange)会引起你注意?
  答:因为他在经济分析上有重要贡献,在政治上和外交上有特殊的历程。他出生在波兰西南部的大城Krakow,1926年大学毕业,1928年取得法学硕士,1927-1931年在Krakow大学担任研究助理。转折点是1934年获得Rockefeller(洛克菲勒)奖学金赴英国,1937年转往美国。1938年任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教授,主因是1934-1936年间,他在英国的重要经济学期刊《经济研究评论》发表4篇论文,其中两篇是纯理论,两篇是马克思与社会主义的理论。
  赴美后的学术成果更引人注目:1942-1960年间,在顶尖刊物《计量经济学》发表6篇论文,在《美国经济评论》、《经济学季刊》、《计量经济学》都有重要论文。简言之,他在经济理论与社会主义这两个领域,已是世界级的学者。这些不凡的成就,引起当时苏联领导斯大林的注意,请求美国罗斯福总统特许兰格赴苏联访问,商讨社会主义建设议题,还邀请他担任日后波兰内阁的阁员。
  1943年兰格取得美国籍,二次大战尾声时,他和流亡伦敦的波兰ZF意见分歧,转向由苏联支持的另一派人士。他一方面表态支持斯大林路线,另一方面要求美国ZF对流亡的波兰人士施压。政治上他有过几个角色:(1)在罗斯福与斯大林之间扮演白手套,讨论战后波兰重建问题。(2)二次大战后他放弃美国籍,新成立的波兰ZF,派他担任首位驻美大使。(3) 1946年担任波兰驻联合国代表。(4)1947年返国在ZF部门任职,也在华沙大学继续学术研究,担任经济计划与统计方面的工作。(5)1961-1965年间任内阁副主席,还短暂代理过国家主席。
  问:真是精彩的人生,但也实在太刺激,难怪61岁就早逝。他有哪些学术贡献?
  答:分两方面说。(1)对纯理论的分析,例如效用函数的决定因素、利率与生产理论的关系、利率与最适消费倾向、储蓄与投资、福利经济学的基础(他曾证明福利经济学的第一和第二定理)、经济均衡的稳定性、萨伊法则的批判、论创新、乘数理论、计量经济学、投入与产出分析、批判货币数量说。
  (2)社会主义经济学方面,例如对比马克思经济学与现代经济理论、苏联的马克思经济学、斯大林著作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法则、论中央计划经济、计划经济的原理。兰格深受英美新古典学派的影响,认为市场机制确实有效率,但他又坚持社会主义的大方向(生产工具与资源国有化、中央计划经济)。他结合市场与计划这两个看起来不兼容的概念,主张在总体宏观的层次上,走社会主义与中央计划;在产业、厂商、消费的个体微观层次上,走市场经济与自由化。
  这种“综合果汁”的异类结合,是取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优点,能发挥价格机能的效率,也能避免资本主义的分配不均。兰格在波兰和美国都长期生活过,他认为这是可行的,只要中央计划者能善用市场机制,同时要求国营产业成本极小化和利润极大化。为了追求这项理想,他晚年还研究控制学、学习操作计算机,希望能应用在中央计划上。
  问:真有使命感。可否介绍兰格的马克思经济学?
  答:那我就介绍他1935年在《经济研究评论》发表的“马克思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理论”。此文的背景是1933年7月有位日本学者柴田启(Shibata Kei),发表了“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分析与(瑞士)洛桑学派的一般均衡理论”一文,主旨是对比马克思经济学与现代均衡理论。柴田的论点是:虽然一般均衡理论很精细也很完整,但对资本主义的组织以及发展的规律,无法提出有效的解说。相对地,马克思经济学虽然有许多缺失,反而更能解说资本主义的特质,原因何在?兰格觉得这个问题有意思,他想提出自己的见解。
  问:我认为这不是个好问题,柴田的问题,就好像是在问为什么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影像分析,虽然是最新的医疗科技,但反而比不上年老的传统心理专家,更能解说人类的不理性行为。
  答:柴田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兰格要接续柴田的议题,想厘清马克思经济学和“资产阶级经济学”(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双方有哪些本质上的异同,各自有哪些优劣点。
  问:兰格的立场偏向社会主义,他认为资产阶级(现代)经济学有哪些缺点?
  答:(1)注重科学工具的应用,例如用微积分、计量统计方法、几何图形来分析短期问题(厂商竞争、消费函数)。优点是可以得出具体的答案,但比较不看重整体制度的合理性和长期的走向。(2)愈来愈强调大规模生产的效益,取代中小型的生产模式,从自由竞争模式走向寡占与独占。(3)愈来愈走向(凯恩斯式的)ZF干预,取代古典学派的自由放任(看不见的手与市场价格机能)。(4)从自由贸易走向保护主义,在国际关系上更强调国家主义。(5)把资本主义的生产模式带到发展中国家,这是经济的帝国主义,改变许多文化的价值观与生活形态。(6)强权国之间的利益争夺激化,造成资本主义更不稳定。现代理论的主要关怀,是科学性的外观(数学模型化),比较不重视制度的合理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12 14:50:40



请阅读批评!!

和“保卫《资本论》”有关的最新的电子版

许光伟2015:我为什么与如何写《保卫资本论》草稿.pdf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