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一下交易费用理论的原理(以外包为研究对象)
交易费用理论又称“新制度经济学”或“产权经济学”它是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科斯(Coase,R.H)、威廉姆森(Williams,O)、阿罗(Arrow,K.J)、诺斯(D.North)等人。交易费用理论的奠基人科斯认为,市场中存在着交易费用,其内容主要包括:记载交易中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如获取和处理市场信息的费用,这是在交易准备阶段产生的费用;为完成市场交易而进行的谈判和监督履约的费用,其中包括讨价还价、订立合约、执行合约并付诸法律规范而必须支付的有关费用;未来的不确定性引致的费用,以及度量、界定和保护产权的费用等。因此,科斯认为,企业主要是由于市场运行成本的存在而产生的。而企业与市场交易并存的主要原因在于:首先,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内部收益递减,且在内部执行更多交易时内部交易成本会上升,当成本上升到与市场交易成本相当时,企业生产规模达到均衡,超过这一临界,企业就被市场所取代;其次,当企业内部交易增加时,企业在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上就会显得无力,当资源的浪费造成的损失等于公开市场上的交易成本时,企业就达到停止扩张点。所以,当内部成本过高,通过市场交易变得更经济时,则把该项生产活动从企业分开是有利的。
之后,威廉姆森(Williamson 1975)对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将其归纳为两组;第一组因素是交易主体行为的两个基本特征,即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第二组因素是有关交易特性的三个维度。而这其中机会主义行为是非常基本的因素,它对各阶段的影响是间接的,必须通过其他因素间接产生作用。在外包的决策过程中将它直接作为分析对象几乎不具有可操作性。同时有限理性是针对决策者而言的,它实际上是决策模型使用者素质的一部分。正是基于这两点原因,在有关外包的研究中,很少对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进行研究,而主要研究第二组因素即有关交易特性的三个维度对交易成本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外包决策。
(1)不确定性(Uncertainty)。由于市场环境的复杂多变,使交易双方的稳定性受到影响,进而增加履约风险。库普曼斯(Koopmans.T.C)把这种不确定性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初级的不确定性,即由于市场环境变化和消费者偏好的改变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一种是次级的不确定性,即由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和相互依赖程度的不对称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导致“契约人”有限理性的重要原因。不确定性因素越多,谈判和签约时间就越长,交易成本也越高。
(2)交易重复出现的概率(Transaction Frequency)。由于机会主义和不确定性,契约总是不完全的,需要专门的治理机构来保障契约关系的稳定性和可调整性,但建立这种机构是具有费用的,这笔费用是否能够得到补偿在一定条件下取决于交易发生的频率。如果进行的交易不是经常性重复发生的,这种新增费用就很难得到补偿;反之,交易是经常重复进行的,这笔费用就容易得到补偿。一般来说,只有对高频率的交易建立保障机制才是经济上合算的。
(3)资产专用性(Asset Specificity)。资产专用性是与通用性相对的,指一但投资形成某种资产,由于较高的转换成本而很难将其重新配置使用,或者说重新配置使用将导致巨大经济损失。专用性是交易的一个最重要特征,因而他对交易成本的影响也是最大的。资产专用性可以分为三类;地理区位的专用性、人力资产的专用性、物力资产的专用性。专用性程度高的产品,容易导致锁定问题;而且对于外包商来说,由于客户少,很难实现规模经济。专用性和不确定性高的活动应该在企业内部通过科层组织来解决,反之则应外包出去由外部供应商来解决(Monteverde and Teece 1982)。
根据交易成本理论的观点,外包是介于市场和企业的中间组织。在给定生产要素的情况下,企业有三种选择,一是自己生产,二是从现货市场购买,三是实行外包。企业的所有者将根据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的最小值做出选择。虽然市场机制是解决资源配置的最优办法,然而市场中存在着不完全竞争、信息不对称、不确定性和机会主义行为,这些因素将导致企业寻求资源的内部一体化。当完全内部一体化由于竞争的交易成本很高而受到限制时,进行外包合作就是最好的选择。组织通过外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外包商通过享受规模经济而具备竞争优势,但节约的生产成本或多或少的要被人力资源外包的成本所抵消,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所产生的成本包括;评价供应商的成本、谈判成本、协调控制成本等(Picot, 1991)。所以,根据该理论,只有当外包所产生的成本之和小于自己生产的成本时才应当进行外包,否则就应当实行资源管理职能的内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