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2861 9
2005-08-11

制度经济学家没有能力(金融学家和宏观经济学家 are closer to valid data)或者不愿意做经验分析,所以制度经济学家只能在少得可怜的经验分析的基础上凭借对现实世界的“感觉”构造理论模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8-11 13:32:00

制度经济学家的最大幸运!

几乎所有的社会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制度问题,但不知道“人飞不起来”是不是因为激励不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12 10:42:00

“人飞不起来”是技术问题。单单大脑与骨骼的重量要想使人飞起来就需要几米长的胸肌。

制度学者主要以案例分析为主。“数字分析者”其实也只是凭借对现实世界的“数字感觉”构造理论模型。

制度学者的确容易良莠不齐,但这不是否定制度学派的理由。金融学者也存在良莠不齐的局面,只不过区别可能是他们都懂数学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12 13:03:00

不是否定制度学派。千万不要上纲上线!(特别是腰缠万贯,掌握话语权的时候)

只不过是想说:每一个“制度学派”的成员在构造理论模型(特别是针对某个具体的现实问题)时,都必须保持谨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12 13:09:2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12 19:42:00
很多人学习的时候会有这种疑惑,可是静下心来,再多读点书,就会知道以前的看法有点幼稚了。觉得制度经济学太泛的人,大概就是因为他是门外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12 19:50:00
难道金融学者构建模型(特别是针对某个具体的现实问题)时不必保持谨慎吗?是否closer to valid data不该是批评制度学者的角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