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606 25
2015-07-15
从精神界,从书本中并不能产生出思维,因为书本的、理论的东西并不能直接对一个精神发生作用。能够对精神产生作用的只能是现实(现实运动);只有现实才能对精神发生作用并使之产生改变。我们看到,人们不可能通过所谓“教育”来改变一个极端自私的精神,只有现实,只有与这种精神相对立的现实的强烈作用才会使这个精神发生改变。因此从书本中不可能使思维直接发生,书本的东西也只能通过存在于精神中的各种现实因素才会起作用,才会引起思维;在这里,书本的东西只不过起启发作用。一个建立起来了的精神(一个现存的精神)包含着许多现实因素,书本的东西把这些现实因素启发了,使它们重新作用于这个精神本身,使这个精神激起对存在着的老问题的再思维。因此,现实是思维的源泉,而精神界中书本、理论等则不能成为使思维得以发生的源泉。头脑要真正思考一些问题,就要到现实中去,而不能只在精神界中,只在理论中,只在课本和古典著作中打转,在书本中是不会产生问题的。在精神界,缺乏思维的头脑和精神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为呈现在这些头脑和精神面前的所谓知识、理论等都是思维的结晶,而在思维结晶面前必须付出思维(并且是同样的思维,即与思维结晶中所包含思维相同的思维)才能把握这个思维结晶。学校教育中的‘学’是缺乏思维的,它在一个思维结晶(即所谓知识)面前不是采取‘死记硬背’的形式就是采取‘单纯理解’的形式,而死记硬背是不存在任何思维的,理解则是片面、不完全的思维,即它对思维结晶只具有肯定的思维,而没有否定的思维。真正的思维则是:在对一个思维结晶(一个知识)进行思维时既有肯定的思维也有否定的思维。
  书本的东西只有通过相应的现实才能作用于一个头脑和精神,使之运动、发生思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7-15 07:27:29
hhj 发表于 2015-7-15 07:23
从精神界,从书本中并不能产生出思维,因为书本的、理论的东西并不能直接对一个精神发生作用。能够对精神产 ...
理论与实践,学校很少会带学生实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15 07:27: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15 15:45:51
很少这样的,我只能这样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15 21:41:11
若水容止 发表于 2015-7-15 07:27
理论与实践,学校很少会带学生实践
    学校带学生做的是针对性的专项实践,人的一生都在实践,知就是建立于这些实践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15 21:44:10
龚民 发表于 2015-7-15 07:27
物质变精神,反过来也成立,精神变物质。
   像悟空和尚那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