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才天 发表于 2015-7-18 10:44 
1、怎么不再问“驴子吃草量与驮草量的关系是不是劳动量与生产商品价值量的关系”了?知道暴露了自己缺乏经 ...
1、我所提出的观点应当放到我说话的语境中来理解,而不是由你来规定一个语境。再说,不管放到哪个语境中,驴子的吃草量就是驴子消费的“生活资料”数量,这与驴子是否驮草(劳动)没有任何关系,即便它不驮草,它也要吃草。人类社会中的情况也是如此。你能说你的吃饭量就是你的劳动量吗?那请问:你吃一个馒头时你的劳动量是多少?如果你每天在家吃饭平均花费2个小时,这就是你劳动了两个小时?那么这两个小时的劳动产品是什么?被你吃掉的食物就是你的劳动产品吗?小时工资也好、日工资也好,都是给予劳动的报酬,而不是给予吃饭的报酬。你如果不为资本家劳动,你以为你每天在家吃饭两个小时资本家就会支付你2小时的工资吗?你以为你吃掉了价值100元的食物资本家就会支付你100元的工资吗?
2、使用价值的生产当然离不开自然力。但即便是使用价值的生产,自然力的作用也是有正面与反面之分的。自然力的正面作用越大,生产使用价值所必要的劳动就越少,从而创造的价值就越小;如果自然力的正面作用大到了不需要任何劳动就足以提供人类所需要的某种使用价值的程度,那么这种使用价值就不再有任何价值。例如,如果不需要人类的劳动自然力的作用就足以提供人类所需要的全部空气,那么这时的空气就不再有任何价值。反之,如果自然力的反面作用越大,那么生产使用价值所必要的劳动就越多,从而创造的价值也就越大。如果自然力的反面作用大到了这样的程度,无论人类耗费多少劳动都无法生产出任何使用价值,那么这时的劳动就毫无必要了,也就不再创造任何价值。
你在对自然力的作用的理解上,一方面把自然力的在使用价值上的正面作用当成了自然力创造价值,因而你根本无法解释完全由自然力提供的空气为什么没有价值。另一方面,你只看到了自然力的正面作用,而根本看不到自然力的反面作用,因此看不到正是自然力反面作用的存在,人类的劳动才是必要的,正是这种必要的劳动才创造了价值。
再来看看你那个假设:“一个农民每年消耗粮食400斤不变,劳动能力为种4亩/年;他如种2亩土地,亩产量500斤,年收入1000斤,如有3亩土地可收入1500斤,种4亩收入2000斤。但是他只有2亩土地可种,只能收入1000斤,那么这个假设说明了什么呢?它说明了土地的自然力也是在创造价值的,更简明的假设是,如果遇到严重旱灾,颗粒无收,他劳动2个月不仅没有收益还赔了种子和肥料,这难道不是自然力有创造价值的功效有力证明吗?”
第一个假设,农民只有2亩地可种,其所得的收入比种4亩地时减少了一半,这说明发挥作用的自然力和农民的劳动都减少了一半,所以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就减少了一半;并且,因为农民的劳动减少了一半,所以其所创造的价值也就减少了一半。
第二个假设,如果遇到严重旱灾,颗粒无收,他劳动2个月不仅没有收益还赔了种子和肥料,这个说明,自然力的负面作用不仅阻碍了农民生产使用价值,而且也阻碍了农民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