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1599 0
2008-11-04
  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显现,9月份我国GDP涨幅在5年来首次回落至个位数,今年全年GDP涨幅有可能从去年11.7%回落至9.5%~9.8%,这一下跌惯性有可能继续一年甚至两三年,为了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决策层加大了基本建设投入,央行也在一个半月之内三次降息,货币政策放松的信号非常明显,更多配套财政政策也有望出台。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机构预计四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出口增速都有所下降,其加权平均预测值分别为26.7%、20.8%和18.7%,分别低于三季度的27.2%、23.2%和23%。固定资产投资的下降是前段时间我国进行通胀治理的结果。而社会消费需求的下降也有大部分是源于通胀,紧接着的次贷危机所引起的经济危机也使人们对未来的收入不确定性增强,以及对未来经济的增长缺乏信心,人们在这样的预期下往往会节俭开支,倾向于增加储蓄以防范未来的收入下降。出口方面的下降当然很大部份来自国外需求的下降以及人民币的升值。
   北大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经济在今年四季度还将为经济增长“保九”而努力。为了应对放缓的经济增速,央行在年内至少还将降息两次。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发布最新“朗润预测”显示,17家国内外研究机构预测四季度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9.1%,较三季度微升0.1个百分点,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为3.7%,较三季度回落1.6个百分点。据悉,这17家机构除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外,还包括花旗银行、汇丰银行和中金公司等中国宏观经济领域最有权威性的研究机构。法国巴黎证券亚洲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陈兴动表示,全球经济下滑将对中国出口产生很大影响,在过去七年中,世界贸易平均增长率是14.3%,中国贸易平均增长率为27.6%。“在过去七年里,贸易出口对GDP的贡献率达到17%,在去年更是上升到19.7%,出口是中国经济的第一拉动力。”陈兴动表示,如果出口出现零增长,中国GDP增长速度就只有8.1%。“出口下滑导致中国出口制造业产品需求减少,制造业的下滑将影响到工业增加值增长,进而减少居民收入,消费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事实上,外部经济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已经显现。国家信息中心最新报告显示,综合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相关指数已连续11个月出现回落,确保经济平稳增长渐成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而为了应对经济下滑,央行在短短一个半月时间内已经三次宣布下调利率。
  不过,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还是希望央行减息应该再大胆一些,“调控部门应当改变传统加息周期的思维方式,在通货膨胀率迅速变化的环境中,利率调整应尽可能一步到位。1998年利率调整滞后,导致实际利率比企业投资回报率高,企业不愿投资,最终造成总需求的持续低迷。”
  当然降低利率,增加财政支出是扩大内需的途径,但目前关键是要增强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为此,政府必须使其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有显著的效果(财政政策在经济下滑期间往往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而货币政策由于存在时滞性往往会使其效果与最终目标适得其反),通过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投资和消费。并且在必要的时候要将保持经济增长作为首要的目标。
  本轮的经济增长出现下降趋势,本人认为主要原因是我国经济本身的周期性调整,次贷引起的经济危机恰逢其时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所以,要抑制本轮经济的下滑,政府在依靠货币政策的同时,必须更多地使用财政政策。在货币政策能量释放完后(目前货币政策仍有一定作用),应该大力加大财政政策的使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