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385 0
2008-11-06

  奥巴马面临棘手的经济问题恐力不从心   

  美国新当选的总统奥巴马将面临同样棘手的经济问题,而可利用的工具也一样不足。

  银行体系仍旧脆弱,而且需要更多纳税人的钱来援助。众多银行破产,让降息至1%的效益难以展现。而美国现在和日本的极低利率已经相去不远,也已没有什麽降息空间。

  房屋价格仍在下滑,且将持续削弱银行偿付能力。

  政府提出的纾困方案会有所帮助,但效果也很有限。政府发放给民众的援助资金,可能主要用来偿还债务,或者是存起来以防不时之需,而非实际用于消费支出。另一方面,公共建设计划尽管迫切需要,但仍需要一段相当的时间来策划和执行。

  国际经济情况亦快速恶化,抑制了对美国产品的需求。此外还有个非常迫切的风险:明年中海外人士支应美国大量借款需求的意愿可能降低,恐将让奥巴马政府难以施展政策。

  为了援救金融产业,同时向消费者伸出援手,美国过去六个月内的借款计划和债务暴增,而在接管抵押贷款巨擘房利美和房贷美之後,也让政府的债务规模大幅扩张,但房屋市场仍在下滑,抵押贷款资金流动性也未见大幅改善,而这些帐最後却会算在纳税人头上。

  虽然政府发行的债务有价证券在2007年底时只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0%,但如果把房利美和房贷美的债务纳入,这个数字就会接近 75%;此外,还有一项7,000亿美元的银行纾困案要融通,而奥巴马也提出了1,750亿美元的刺激方案,奥巴马的方案很可能轻易地大幅超出这个数字。

  "美国财政赤字的融通,终究和外国投资人对增持资产的意愿息息相关,"三菱东京UFJ银行分析师芬克在给客户的研究报告中表示。"有愈来愈多理由让外资在重新配置既有资产时,会偏向'价值'股,而不是敲进目前处于低收益率水位的美债新券。"

  调整资产配置时,若是投资人从美国债券转进其他资产,或甚至只是不愿在筹码变多时买进更多债券,在某些因素的配合下,将会推升美国利率并削弱美元。

  山雨欲来?

  外界免不了会热烈讨论新政府将如何避免重蹈过去的错误政策,以及如何重振信心。要避免的错误经验可多了;过去许多官方政策似乎把重心放在提升"信心",其作法是一边否认问题的严重性,另一边忙着进行纾困。

  然而就算对新政府给予最高的善意支持,但现实的情况是,债务紧缩、全球景气下滑,加上银行体系顶多只能维持奄奄一息状态、最糟可能破产的局面,将使新政策难收振衰起敝之效。

  近日连串经济数据显得极为难堪。在一段时间过去後,可能在奥巴马就任之前,经济问题将是最困扰金融市场的因素。

  供应管理协会(ISM)表示,美国制造业活动指数从9月的43.5骤降至10月的38.9,低于40的读数不但异常疲弱,且创下了26年来的新低。

  一份报告显示,美国民间雇主在10月狂砍15.7万个职位,这对于周五即将公布的美国劳工部就业报告而言是一极为不利的徵兆,而就业市场及消费者支出料将持续承压。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公布的10月银行资深放款专员调查报告显示,自7月起市场即缩紧信贷条件,尤其是工商业贷款。在受访的银行中,有95%调高对中大型企业的贷款利率。当留意的是,这是项领先指标,因为目前信贷供需状况,将是明年企业资本支出及聘雇员工的关键。

  接下来的情况也差不多。未来会有更多差劲的数据出炉,更多刺激支出的措施,更多央行干预,以及更多降息之举。

  到某个关键时刻,可以想见奥巴马政府会和FED联手,开始考虑推出风险较高的创新措施。

  "决策官员必须考虑使出更多非常手段,如无限量地供应货币等等,"苏格兰皇家银行分析师Robert Lind在客户报告中指出,"但我认为,他们可能会在逼不得已时才会使出这些招数,因为这可能对通胀及美元不利。"

  倘若借钱的手段淡出了讨论范围,反倒是印钞票成为话题重心时,观察美国国际债权人的反应会将会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我敢说,那场面不会太好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