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088 16
2015-07-27

        记得《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中有一句经典的话语:“当我看见一个危险信号的时候,我不跟它争执。我躲开!几天以后,如果一切看起来还不错,我就再回来。我是这么想的,如果我正沿着铁轨往前走,看见一辆火车以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向我冲来,我会跳下铁轨让火车开过去,而不会愚蠢地站在那里不动。它开过去之后,只要我愿意,我总能再回到铁轨上来。”

    前言:回不来的刘强们

财富的骤来骤去,带走的是一个个刘强们,以及他们的人生和他们的理想及追求。笔者最近在研究实业与投机的复杂关系,虽然经编辑几番催促,但是在重新收集了数据外,在理论方面,依然感觉没有把握住投机的本质。特别是对于企业家从实业转向投机,从实体经济转向虚拟经济,我还存在困惑。如此种种无法建立一个有意义的框架。最近的刘强事件,让我重新研读金融期货,慢慢感觉到,投机也许就像是黑夜与白天一样,都是人性的本能(威廉姆森语),无法消除,有其存在的意义:例如增加流动性,形成价格,形成竞争淘汰,促进知识完全和信息的对称。特别是最后一个,一直是我的研究领域。危机的“机”,就在于取得了新的知识和信息,否则“机”从何来?所以,人类历史上的1929大萧条,还有类似的金融危机和股灾,都在知识完全和信息对称上,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例如1933年的证券法,经历1929年的大萧条的考验,美国通过了许多制度设计,作为知识的结果,新制度设计中隐含很多的对信息对称的要求:例如罗斯福强调的“必须对一切银行信贷和投资业务进行监管;必须制止拿别人的钱进行投机。”而1933年证券法第一条内容就首先强调了信息公开制度,确立了发行证券公司必须公开其信息的一套制度安排,也为今天的任何金融市场都强调的信息对称打下了基础。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1933年证券法第2点就强调了禁止信息的滥用、限制内部交易,禁止使用内部信息。1934年的证券交易法则限制用于投机目的的信仰,建立防止操纵市场和保障证券购买者得到充分的情报。我们所要注意的是投机的普遍性,归于一个人性的问题。每个人都想一夜暴富。这不是自由放任的过错而是无知的过错!上市公司即私人社会资本的公众化带来的问题:公司的财富与私人的财富的矛盾,后者带来任人唯亲和以权谋私,所以公司治理出现问题(最近,日本的偶像级公司东芝会计丑闻震动全球)。拉尔夫·德· 贝茨写道: “ 一些银行把经营投资事务作为他们银行业务的一部分,令人惊奇地玩忽信托责任, 以存户的存款从事证券市场投资和投机交易。揭露的正是今天华尔街的最大问题:用别人的钱去投资投机,却为自己的利益服务。

我认为不是监管或者是自由放任的问题,关键应该是无知。只要有知识,无论是自由。-----证券市场的投机圈钱交易类似今天的A股:以低价的股票发行内部人,用高价格售出,这样一种金钱游戏,没有为当时的人识别。没有人揭露其不当,应该就是知识不完全的结果:新的东西出现了,内部人乘机投机,投机的实质:相当于欺骗和操纵市场赚钱,据估计,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投机狂热中, “ 肆无忌惮的股票交易所操纵者从不下上百万的投资者中诈取了约25 0 亿美元” 这是一个惊人的数据,也是一个有实证的数据。结合时人的行为特征:投机后面是政府的非理性的维护利益集团的行为、当时总统的盲目自信,普通人和精英的贪婪和欺骗,实业界企业家的行为,转向创造性破坏,不管利润的来源是什么,他们会创造出许多的东西来,例如虚拟经济和复杂金融衍生品、证券交易的规则、杠杆和“参与制”控制公司。。。。。。。。。。。。

    一、大时代之不确定性的时代

--------这是一个如此不确定性的时代,贪官转眼下台,权贵转眼成为过眼烟云,曾经在大腕,悲壮一跳。似乎不是每个面对不确定性的大海时,都能够像有信仰的“少年派”一样,坚持到了彼岸,因为这个过程需要面对的考验太多了。那么,为什么刘强们回不来了呢?这其实是追问一个严厉的人生意义的问题。是学术的道与术的问题,也是生与死的问题!经济学的生死,经济史的生死,学者的生死、精英及普通人的生死。这是生命周期,也是要经受的考验,最后归二大国的兴衰与文明的生死。对于微观的个体,财富不代表意义,但是,为之付出一切的,忽然倘若失去意义,这样的人生,还值得为之努力吗?刘强们在告诉我们人生的残酷的一面,如果有一天,在不确定性的冲击下,不是战争就是危机,不是萧条就是任何人的人生中难免要面对的狂风暴雨,。。。。。甚至,你所有的努力和奋斗都被冲击而瞬间失去了意义呢?刘强们,作为一个重视基本面的期货明星,应该说是代表了未来的中国期货的发展方向。(刘强的操作是重视基本面的操作,正是代表中国期货的未来,可惜他不知道,对中国的经济形势的判断,不但离奇,还是测不准的,因为政府和利益集团的意愿去干预经济大多、大厉害)。他们相信改革,相信政府,相信中国的崛起,但是,为什么在大势上判断错误,明明是牛市,却要成为股灾?

一个原因同样是“无知”,期货明星可以 对一个品种例如黄金、橡胶或者大豆了解很深,正如刘强师父所说的:你做橡胶期货,却没有访谈过老农,了解过橡胶的生长周期和技术用途,你如何能够做好?!基本面的操作,是一个期货明星的大境界的提升,要对中国的大势进行判断,需要的是对整个中国的经济的理解才行啊,而且,不能通过K线图,中国是要经过危机的牛市啊。这个周期可能是五六十年的周期,这个“改革牛,政策牛”,是在多长的周期内呢?大国兴衰是五百年一兴五百年一亡,期货的周期却只有不到一年,甚至是更短,以不知道有夜晚的蚍蜉来比喻,想把握中国的基本面,没有精心的研究和几十年的在高层的经历和把握,却恰恰脱离了基本面。我等期待之大平之盛世,需要的磨砺还在文中之外,大国气运,正如道德经曰:“天下,神器也,不可为,为之必败。不可持也,持之必失。。。。。。。”正是对基本面的判断的错误,导致了刘强的绝望和失去信心,最终自杀。。。。他看到了基本面是好的,是改革牛,却没有看到基本面也是坏的,是需要危机的。大国的崛起是风风雨雨中崛起,说到底,刘强们对历史的理解还是不够深刻。尤其是大国的崛起的历史。。。。。。

二、 一些杂谈:回归人生的质朴的信念和信仰

------- 期货人生的心跳历程:从厮杀的捕猎到寻求共赢的信佛,从接近梦想“进则天下退则园林”到“无所适从并怀疑自己是否适合这个市场”。如果他们们忘记了财富 的 根源和创新的本质,必然意味着他们在一条追求不确定性的道路上,失去方向 。实业和创造真正的财富,可以让你脚踏实地,从而不曾经失去敬畏,也就不会迷失方向。活着更好。

(一)制度设计的问题

【1】期货的杠杆放大的不仅仅是资金的倍数,更是放大的人性的贪婪、希望和恐惧,而缩短的却是投资者在期货市场中的寿命。期货行业曾经做过一次统计,在期货公司开户的投资者平均的寿命是半年。半年,只有半年,这就是大多数期货投资者的投机寿命!

【2】发明期货市场的初衷只有两个:套期保值和发现价格。套期保值可以帮助企业规避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风险,锁定生产利润,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但直到如今,中国的企业能实现真正套期保值的仍是寥寥无几。原因很简单:企业相关人员的贪婪。本是抱着套期保值的初衷来到期货市场,但最终却跟散户一样去追涨杀跌,投机倒把,大赚大亏,这种企业客户屡见不鲜

(二)、社会环境的问题

【1】《期货大作手风云录》中,逍遥描述了曾经纸醉金迷的人生。道出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实质:纸醉金迷,丧失信仰。

【2】作为曾经的人造明星,很厚黑的期货公司,代表着无数金钱中的欲望迷失,乃水很深的最厉害的最厚黑的名利场。

【3】厌倦人生。赚钱大病,肖遥突然感觉到一种恶心,突然觉得自己以前所热爱的期货是那么的虚无缥缈,他第一次对期货有了一种厌倦的感觉,这种感觉不好,非常的不好。信仰的是赚钱和猎杀财富,却没有创造财富。

(三)人生的信念、信仰问题

  【1】对于人生,我首先浮现出来的是:大海。是的,茫茫无边无际的大海,在这样的大海上漂泊的孤独者,就是少年派,实际上每个人都是少年派,都在人生在大海中漂泊。例如少年时的勇猛却在第一次外出的火车上,碰上警匪勾结,最终跳下火车的逃亡的人生的确传奇。期货市场,是人类追求战胜不确定性的一个战场。刘强崇拜的投机大师斯坦利克罗在1929年开枪自杀。是什么让他们失去了洞察力,并从而让他们失去了信仰。 面对牛市的狂迷,刘强是一个清醒者:他指出,在股市和期货市场里混了快20年了,身边曾经的股神比比皆是。什么一月翻倍的,什么一年百倍的,我都见过很多,但仍然活到现在的,屈指可数。市场从来不缺少明星,市场永远缺少寿星。

【2】厌倦猎杀的游戏而信佛.

刘强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8541e50102vdya.html表明他已皈依学佛,并且追问人生在股市中的意义。甚至就在大众狂欢赚钱的时候,刘强却在反思人生,2015-03-25 07:52:53博客),他开门见山就问:“我们来股市究竟是为了什么?很多人会回答,这不是废话吗?当然是来赚钱!错,如果你是这么想,你已经属于大众了,而股市永远是个大众赔钱,少数人赚钱的地方,对吗?接下来你肯定会继续追问我,那我们来股市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无法回答你,因为每个人的慧根不同。我只能告诉你,老虎来到这个世界是来吃肉的,狗来到这个世界是来吃屎的,绵羊来到这个世界是来吃草的,人来到这个世界是来修行的。所以,不要盯着眼前的那一点面包屑争来争去了!放下自己,去安静的禅修向佛祖去寻找答案吧!只有开了慧之后,你才能知道自己究竟是老虎还是绵羊?只有知道了自己究竟是谁之后,你才能知道你来到股市的最终目的!认识自我远远比认识股票要难得多!”股票市场上的人生是不断的和对手和不确定性厮杀。最深刻却是一种无奈,当人性为狼,不得不面对猎人的枪时的无奈。刘强把期货市场的工作视为一种捕猎和厮杀的人生:”看完了电影《狼图腾》,很好的电影,场面效果不错,可以打80分。但是可能是因为我太爱那本小说了,所以总觉得电影拍的不够过瘾。大自然,狼和人之间的物竞天择的关系没拍出来,狼捕猎时的团队作战的精神拍的不够到位,总之有点小遗憾。记得当年看完小说,我立马崇拜起了草原狼,还向狼学习交易之道。几年过去了,我对此有了不同的看法。狼再厉害,在人类的猎枪面前还是不堪一击,为什么?我们做交易就一定要捕猎成你死我活吗?有没有共赢的方法?佛陀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如果我们把屠刀改成橄榄枝,在资本市场实现共赢好不好?记得有位朋友说,我们交易员的目标就是在市场中寻找黄羊,吃掉它,发现老虎,远离他。那如果有一天市场上全是老虎和狮子该怎么办?我的想法是寻找新的绿洲,开发新的大草原。如今的中国A股就是这片新的大草原!你懂的 ”  

【3】 梦想与理想中的刘强,曾经如此幸福去靠近梦想,其博客指出:工作的最大乐趣在于看着自己的梦想一天天临近!

(2015-01-25 13:28:01)总有人问我,你都不缺钱了为什么还要那么拼命的工作?你图什么?这个问题我也在大理休息时问过自己。其实,当你真正安静下来,待在大理整天吃喝玩乐的时候,你慢慢真的会觉得无聊。我现在想明白了,当你满足基本的温饱之后,工作的最大乐趣就在于和别人分享你的梦想!当你通过自己的努力,看着自己梦想之中的对冲基金私立大学一天一天靠近时,那种幸福感是无以伦比的!感恩所有信任我的朋友,有了你们的信任,我会继续努力,为大家服务下去。


       曾经归隐的刘强在2015-06-04 10:04:54发出生命中倒数第二篇博客“进则天下,退则田园”:再次重温半年前的散步路,感慨颇深!天还是那么蓝,山还是那么高,水稻还是那么绿,而我的心早已物是人非。进则天下,退则田园。两年前,哀大莫于心死的我选择了归隐大理,想就此逍遥一生,谁能想到仅仅一年后,我就选择了再次创业,成立我的私募对冲基金,再闯江湖。真是造化弄人!半年后,我回来了,带着一点点的成绩,也带着一丝丝的疲惫,更是带着对大理的思念。人生何尝不像行禅?抬起,前进,放下。如今,我又再次抬起了,我又继续前进了,说真的,我也不知这次会何时去放下……看着大理勤劳的农民在田间劳作,我突然再次想起了那首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静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那么,我究竟是退步了?还是向前了呢?哈哈,人生难得几回搏!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持走下去!加油!

【4】刘强的成功哲学。很简单的成功和失败。其偶像利弗莫尔几起几落,赚大钱后再次赔光,让他深感厌倦。他甚至觉得自己再也不能赢得这个游戏,打算洗手不干了。这种失去信心的状况才是最可怕的!我也经历过破产,我深知那种绝望的心情,用生不如死来形容那种绝望的心情一点也不为过。但没有办法,我们所从事的行业就是个大起大落的行业,要想在期货里赚大钱,就得承受这种破产的绝望。屡战屡败不可怕,失去信心才可怕!屡败屡战最可贵,皇天不负有心人!只要你能坚持活下来,能够耐心等待大趋势的到来,你就会成为期货市场的大赢家!一定能!”

【5】期货把人性中性格弱点放大十倍,于是生命不能承受如此之重。7月7日,刘强曾在新浪专栏撰写文章:一位基金经理对近期股市的几点反思:整整两周时间,我没有发一篇微博,为什么?因为我在痛苦的反思!此次股灾颠覆了我的很多投资原则,让我感到无所适从,甚至多次怀疑自己是否还适合这个市场?这次短暂的牛市,冷静下来,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不足,慢慢发现其实问题的核心还是出现在自己的几大性格弱点上。一、对于基本面的过于执着,让我忽视了技术面的风控提示我个人一直是个基本面派,所选的股票的主要原则就是该公司未来的业绩会稳步增长,由此该公司会由一家中小市值的公司成长为中大市值的公司,而我的长线持有则会享受到公司成长所带来的股价飞跃。这种选股方法在多次的牛市中都屡试不爽。这种忽略短期小波动,长线持有的股票大多数都会有几倍以上的高额回报。但没想到这种长线持股的方法让我在这次股灾中失去了止损的最佳时机。很多浮盈非常大的股票刚开始下跌时,我无动于衷。跌破20日线,我开始重点反思这些股票,基本面毫无问题,继续持股。跌破30日线,开始意识到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止盈出局。跌破60日线,觉得这么好基本面的股票居然能跌到这么低的价格,于是重仓买入,马上被套,大盘暴跌,股价跟着暴跌,再止损。心态彻底乱了。究其原因,还是自己太过于执着于股票的基本面了,觉得只要是股票好,主力又没出局,我怕什么?没想到赶上了百年不遇的股灾,再强的主力这次都被包了饺子。这次A股的股灾让我想起了1930年美国的大股灾。从1930年5月到1932年11月,短短两年的时间里,美国股市连续出现了6次大暴跌,道琼斯指数跌到了惊人的41点。在这场股灾中,近4000人因破产跳楼自杀,5000万人失业,美国和全球进入了长达十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在这场股灾中,投资大师欧文费雪在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万美元,顷刻间倾家荡产。一代投机天才利弗莫尔在这场股灾中输掉了1亿美元,最终选择开枪自杀。一直到25年以后的1954年,美国的股市才回到了股灾前的指数水平。想一想这个场景,何等惨烈!而我们这次A股的股灾,虽然指数还没有如此惨烈,但下跌之快,下跌之猛,覆盖范围之大,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虽属天灾,但其实还是可以避免如此之大的损失的。这就要靠技术分析的风险提示了。在这点上,斯坦利克罗是我们的榜样。最近打算再次重读斯坦利克罗的《期货交易策略》,向大师学习。

此博客发表17天后,在政府救市即将成功之际,重视基本面做多的刘强却跳楼自杀。大时代下的一个精英明星的人生划上句号,他学习了偶像的结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7-27 15:27:15
A同事对于投机与实业精彩评论:
股市上赚钱的人有两类:一类是完全信息拥有者,无风险地赚钱,另一类是运气型,投机心理赚了钱。我认为重点不是投机的理性与否,而是这种行为带来的负面效应,这种行为损害了诚实劳动者的积极性,而且使得那些投机没有赚钱的人负面情绪更激烈,投机赚钱的人贪欲更大,进一步破坏了实体行业。其本质原因在于资本市场的实际功能发生了异化,人们不再按照公司的实际业绩去估值,公司的价值变成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结果,炒作,操纵股价,恶性循环。这与资本市场建立的初衷已经背道而驰。 像汪丁丁、吴晓波等人的杂文不错,你写的东西我也欣赏。我偏好更为学术一点的文章,像哈特的系列论文和他的《企业、合同、财务结构》一书。哈特本人在2007年去过交大讲课,很遗憾我无此缘分。他的文章艺术性和实用性结合得很好,虽然他声称是科斯的崇拜者,但我认为他是自谦。他好像没有主动宣传过他的观点,至少我没有看见过。每当他的工作论文一出现,我会感到一种震撼,虽然我并未通读这些文章。曾看到他的文章中提及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的冲突,我也深深感到实质重于形式乃是会计的核心和难题,背后乃是中国哲学名实之争的千年命题。不敢称与哈特所见略同,我更愿意效法他,做实会计的基本理论研究与教学。我们的问题在于被碎片化的知识和情感所牵引,以为自己在做着重要甚至神圣的事情,但实际上可能将自己的价值过多地建立于他人的评判上,执着于“我”的重要性和“我”的影响力,荒废了时间,空虚了心灵。重视外在的舆情,追随内心的热情,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尽可能有直接经验,避免空谈,这是我的想法,但可能没有做到。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认为自己如果彻底领悟这一点,实践这一点,不再执着于“我”,心态会更平和。
  我的回答:(A是非常少见的有自己个性的学者,他对于投机,对于人生)说得很深刻。
   执着有时候是一种到达。到达“道”的一种方法(刘强们只是在路上,没有到达彼岸,却失去前进的信心而崩溃)。
   投机与实业的矛盾是最我最近在困惑的想构建的一个理论框架,发现投机远远不是那么简单。除了它是一个人性的重要特征(威廉姆森语),还带来了流动性和价格形成。。。没有投机是不可能的。
   但是投机被金融界人士所崇拜之外,认为是金融的核心,最近期货界传奇人物刘强自杀,让我注意到金融界对投机的推崇与迷茫,大众则对投机是爱恨交加,自己想投机有收获,但是又害怕投机的损失。   就好像是人性中的恶一样,善恶交织在一起。到底是互相补充还是互相竞争。我还在困惑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27 15:28:04
国期货界传奇人物刘强自杀 或因股灾及抑郁症
2015-07-24 21:58:57|
来源:观察者网|
作者:大公网|

-->
我要分享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
打印


  刘强生前的照片,他也曾经与小编交流过投资心得。如果有另一个世界,愿刘强在那里安好

  提醒广大投资者: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7月24日下午,微博上突然出现了一则流言,称中国期货界传奇人物,瑞林嘉驰对冲基金经理刘强因在6月底的股灾中投资失利以及抑郁症,于7月22日在北京华贸酒店顶楼平台跳楼自杀。

  @和讯网期货已于24日下午6点40分通过微博证实了刘强自杀的消息。而刘强的家人,以及刘强所在的公司瑞林嘉驰,暂时没有出面对传言进行评论。

  刘强是瑞林嘉驰对冲基金的基金经理,毕业于北京物资学院的他是中国投资界的传奇人物,被称为“中国的杰西·利弗莫尔”。在网络上,刘强以@逍遥刘强为名,经常与投资者进行理论和经验交流,他的博客也记载了海量的投资心得,因此刘强在圈内有着极佳的口碑。

  据刘强的好友反映,虽然一直有患有抑郁症的传言,但生活中的刘强为人非常热心,一直以美国上世纪20年代的着名投资人杰西·利弗莫尔为偶像,日常喜欢写作。就在不久前,刘强撰写的小说《期货大作手风云录》才刚刚出版。这部小说可以认为是刘强的自传,书名也是他向偶像致敬的一种特殊方式——这个标题令人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描述利弗莫尔事迹的着作《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记得《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中有一句经典的话语:“当我看见一个危险信号的时候,我不跟它争执。我躲开!几天以后,如果一切看起来还不错,我就再回来。我是这么想的,如果我正沿着铁轨往前走,看见一辆火车以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向我冲来,我会跳下铁轨让火车开过去,而不会愚蠢地站在那里不动。它开过去之后,只要我愿意,我总能再回到铁轨上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27 20:52:04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27 22:40:50
——Jack.船长 发表于 2015-7-27 20:52
,,,,,,,,,,,,,,,,,,,,,,,
可否理解成沉默是金,无语面对人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28 06:40:33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